- DL/T 5501-2015 凍土地區架空輸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程
-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 1113字
- 2021-04-22 17:38:17
6 基礎設計
6.1 基礎埋深
6.1.1 季節凍土地區基礎埋深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不凍脹土,基礎埋深可按現行行業標準《架空輸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程》DL/T 5219執行;
2 對弱凍脹、凍脹性地基土,基礎埋置深度不宜小于設計凍深;
3 對強凍脹土、特強凍脹土,基礎宜埋置在設計凍深以下不小于0.5m處。設計凍深(Zd)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z0——標準凍深(m)。無實測資料時,除山區外,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凍土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JGJ 118中“中國季節凍土標準凍深線圖”查取;
ψzs——土的類別對凍深的影響系數,按表6.1.1-1的規定采用;
ψzw——凍脹性對凍深的影響系數,按表6.1.1-2的規定采用;
ψzc——周圍環境對凍深的影響系數,按表6.1.1-3的規定采用;
ψzt0——地形對凍深的影響系數,按表6.1.1-4的規定采用。
表6.1.1-1 土的類別對凍深的影響系數ψzs

表6.1.1-2 凍脹性對凍深的影響系數ψzw

表6.1.1-3 周圍環境對凍深的影響系數ψzc

注:1 人口為20萬~50萬的城市市區,按城市近郊影響取值;
2 人口大于50萬且小于或等于100萬的城市市區,按市區影響取值;
3 人口為100萬以上的城市,除計入市區影響外,尚應考慮5km的近郊范圍。
表6.1.1-4 地形對凍深的影響系數ψzt0

6.1.2 多年凍土地區基礎埋深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不銜接多年凍土地基,當基礎底面位于融土夾層且滿足地基土的穩定和變形要求時,可按季節凍土地基的相關規定確定基礎埋深;
2 對銜接多年凍土地基,當按保持凍結狀態設計時,基礎埋置深度宜通過熱工計算確定,但不得小于多年凍土穩定人為上限埋深以下0.5m。在無穩定人為上限資料時,可根據凍土的設計融深確定,并應滿足表6.1.2-1的規定;
表6.1.2-1 基礎最小埋置深度dmin

設計融深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標準融深(m),應根據當地實測資料確定,無實測資料時,可按本條第3款的方法確定;
——土的類別對融深的影響系數,按表6.1.2-2的規定采用;
——融沉性對融深的影響系數,按表6.1.2-3的規定采用;
——地表覆蓋影響系數,按表6.1.2-4的規定采用;
——場地地形對融深的影響系數,按表6.1.2-5的規定采用。
表6.1.2-2 土的類別對融深的影響系數

表6.1.2-3 融沉性對融深的影響系數

表6.1.2-4 地表覆蓋影響系數

表6.1.2-5 場地地形對融深的影響系數

3 當地無氣象臺站觀測資料時,標準融深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并結合當地經驗綜合確定:
1)對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地區(包括西部高山多年凍土),可按下式計算:

2)對東北多年凍土地區(包括東北高山多年凍土),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Tm——建筑地段氣溫融化指數的標準值(℃·月),采用當地氣象臺站10年以上觀測值的平均值。當無實測資料時,可按《凍土地區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JGJ 118—2011“中國融化指數標準值等值線圖”選取。
3)對我國山地多年凍土地區,氣溫融化指數標準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東北地區:

青海地區:

西藏地區:

式中:L——塔基的緯度(°);
H——塔基的海拔高度(100m)。
- GB 50260-2013 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英文版)
- GB50713-2011板帶精整工藝設計規范(英文版)
- DL/T 5492-2014電力工程遙感調查技術規程
- GB/T 51216-2017 移動通信基站工程節能技術標準
- 電磁式流量傳感器測量方法及理論
- GB 50222-2017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 石油化工廠際管道工程技術標準
- GB 50169-201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T 51243-2017 物聯網應用支撐平臺工程技術標準
- GB 51205-2016 精對苯二甲酸工廠設計規范
-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實施指南
- 鉆探、井探、槽探操作規程
- 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農業工程部分)
- DL/T5232-2010±800kV及以下直流換流站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英文版)
- 石油化工大型設備吊裝現場地基處理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