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天人交戰,張江沒有打開京都城門,而是命人將京門外的滄月難民牽引到附近的一個縣城安頓,每日兩餐白粥加白菜管飽,有尋釁滋事者就地處決不必報備,膽敢借職務之便因國別民族之恨濫殺無辜者停職罷官,不湊巧,這些難民被安排在斷鴻縣,城外幾十具無人收斂的死尸發出令人作嘔的肉臭,活著的滄月難民看見這些死尸被蛆蟲蚊蠅啃噬有些不忍目睹,更有甚者以淚洗面挪不動步,雙手緊緊捂住嘴巴不讓自己哭出聲,只因血脈相連生為至親,一馬當先走在前頭的京都守城軍皺了皺眉心中默默留了個數,到了城樓下亮出京都軍牌,李別趕緊吩咐人打開城門迎接,聽說要將后面跟著的萬余難民安置在他斷鴻縣時,雖然心里一萬個不高興,但臉上做足了功夫沒一句不是,也不敢多問,畢竟這是那位的安排,心中暗自計較京中那位應該不會因為射殺了幾十個滄月難民就降罪于他,或許這次安排就有希望他將功補過的意思在里面。
“按國主指示,這些人可以像我唐國工民一樣勞作,給予三分之一的工酬,但不可奴役隨意打罵,我會留下十位監工督察,期間你若有陽奉陰違之舉,輕則檢討重則罷官!還有,叫人把城外那四十七具腐尸集中火化了,火化之時可以讓家屬送一程,找幾個人給他們鞠個躬陪個不是。”
“李別牢記國主指示,絕不敢徇私舞弊草菅人命,還請大人放心,我保證大人下次來時這群人完好無損,城外腐尸今夜就能安置妥當。”臉上笑意盈盈,心中大罵晦氣,遙想當年舊主攝政,禁衛軍也不敢這么對他李家頤指氣使,六十萬禁軍教頭也是由他李家一手舉薦,現如今一個小小的新上任守城軍頭目在他面前不卑不亢,這個人他記下了,等日后逮著機會恢復李家榮光得好好玩一玩。
送走了京都守城軍,斷鴻縣城門一關,李別看著烏央央的一大群滄月難民一臉的不開心,雖說國主送來了幾箱銀錢給這些人支付工酬用不著他自掏私庫,但萬余人的涌入還是給斷鴻縣帶來不少壓力,城里沒有可以容納這萬余人的場地,城內守軍都沒有這些難民多,化整為零做苦工也不好找合適的勞作場所,各家酒店客棧的小二只多不少,也不知道那位怎么想的,如果換做是他,他肯定會將萬余人分成幾十批送入各個縣城,七十縣平攤下來也就每個縣接納一百四十余人,幾乎不會對城中居民造成多少影響,如今一股腦全塞給他,估計是對他作為一方父母官能力的考驗吧,拋開思緒,立即著手安排人手出城收尸架柴火,先把那些不會動的處理了再來處理眼前這些能跑能跳的。
四十七具腐尸被陸續抬進熊熊燃燒的巨大火坑,從幾十戶人家里搜羅的干柴,萬余滄月難民以一種特殊的祭奠儀式為他們送行,尸體內的水分都蒸發得差不多了,下火坑后焰更高。萬余滄月難民被零零散散地送進各個需要苦力勞作填補的地方,衙門、監獄、餐館、客棧、田地,少則幾人,多則幾十人,死了親屬的那幾十位滄月難民雖對李別這位縣太爺心懷怨恨,但也不敢公然鬧事復仇,畢竟唐國國主有言在先,膽敢鬧事就地處決。
從滄月長途跋涉逃往唐國避難的民眾越來越多,很多死在了半路上,受了兩個游牧部落的虐待,本來就吃不飽穿不暖,日夜不停趕路積勞成疾身子骨弱的很難活下來,狼撕、狗咬、鳥啄,不過幾日就見了白骨,兩個部落對這些僥幸逃出滄月的原著人無意追捕,畢竟自家只是一片百萬游民的草原,滄月卻是一塊能養活六七百萬民眾的富饒疆域,一半沃土就足夠他們全族人棲身安命,拆不出多余的人力抓一些出境的無家可歸人。之后逃進唐國的滄月難民有了張江引人入縣的做法在前,被各個縣城陸續吸收,得到一處安身立命的立錐之地,有了國主號令,雖背上了亡國奴的名頭但唐國民眾也沒幾個想著去欺壓侮辱這些逃難至此的可憐人,隨著日月不停更換,入了鄉,這些得到唐國接納的滄月難民也逐漸融入唐國民風習俗,從最初的大門不邁二門不出,到后來的穿唐國式樣衣裳參加當地民眾節日,在滄月治不了的病聽鄰里人的勸買唐國新藥服用后竟然起效神速,堪稱靈丹,張江也沒想到新藥會成為加速滄月難民融入唐國最強的助推器。兩個月過去,已不再有滄月難民進唐,初步統計,這段時間內進了唐國國境的滄月難民近三萬人,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滄月滅國遺留的最后火種,可惜永遠做不了燎原之火,張江不允許,兩個游牧部落也不允許!
萬人請愿,張江還是沒有發兵滄月的打算,麻風病疫情經過醫館的齊心合力已經全員康復,他的重心重新放回狙擊特訓,每隔三日檢查一次訓練成果,畢竟是從一萬個年輕氣盛的孩子中選出來的三十人,朝著張江所定目標全力沖刺的同時彼此之間也在暗自較勁,前一個打出七環的成績,后一個就一心想著打出八環,訓練進程遠遠超過張江設想的預期,這群孩子的專注和忍耐他也有所不及,想著技多不壓身,閑下來的張江也跟著練起了槍法,因為有著前世的知識儲備身子骨也越發健壯,他很快就趕上了這批學員,當這群孩子在七百米處打固定靶二十發全中時,張江撤掉了訓練場里的靶位,先是丟了一批雞鴨鵝進來,由一人在遠處用石子驅趕引起雞鴨鵝恐慌四處飛奔,其余人領彈打飛奔中的雞鴨鵝,打雞、打鴨還是打鵝由張江臨時指定,不幸被打死的雞鴨鵝就是這三十人一天的伙食,這種訓練持續了一個月,一月之后換成了一只烏鴉,在烏鴉被驅趕受驚飛出訓練場之前必須把它打下來,一人一只,驅趕打靶輪流更換,直到全員都能做到一槍斃命才能結束,花了兩個半月三十人才和這堂課道了別。
春桃的肚子漸漸隆起,張雨童還差月許就到三歲,現在倒是不怎么粘著張江,整日里惦記著娘親的大肚子,有一次春桃熟睡這小家伙醒來想爬到娘親的大肚子上玩耍,被張江及時看見拉住抱到一邊狠狠訓斥了一頓,小女娃當場嚇得號啕大哭,這是爹爹第一次兇她,看見哭得小臉全是淚花的女兒,張江也有些于心不忍,本想好言相勸講明白其中利害,但又怕不到三歲的張雨童聽不懂道理不長記性這才狠下心嚴訓,要是像叫他起床一樣坐上春桃的肚子蹦跶兩下,估計是一尸兩命,后果他承擔不起!看見女兒躡手躡腳想爬上春桃肚子的時候,張江嚇得一頭冷汗,毛孩子不知輕重就得想辦法讓她知道。
第二天上桌吃飯的時候,往日最喜歡坐在父親身邊讓父親幫自己夾菜的張雨童坐得離張江遠遠的,落在老東家和春蓮中間,眼神閃躲不敢抬頭看張江,為了緩和父女兩的關系張江特意夾起一塊張雨童最愛吃的豆腐腦伸過去,但張雨童用兩只小手把飯碗緊緊蓋住,以前吃飯的時候屬她最鬧騰今天一句話也不說,其他人起初只當是這小娃子今天想和爺爺外婆親近,現在再傻也看出了一些不尋常的端倪,幾雙眼睛很默契地紛紛看向張江期待他給個說法,張江自顧吞下豆腐腦把前因后果說了個明白,幾人非但沒有幫處于絕對弱勢的張雨童半句,反而轉頭帶著笑意地教育她,也委婉地幫襯了張江幾句,小女娃還挺上道,竟然當眾承認自己的錯誤,春桃離坐一手托著肚子走到女兒身邊牽著她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說:“雨童,娘親肚子里是你的妹妹或者弟弟,以后也會和你一樣陪伴爹爹和娘親,到時候要是爹爹再欺負你,他(她)可以幫你一起打爹爹,不能坐的哦。”
再過一月滿三歲的張雨童完全聽懂了幾位大人的意思,不過才三四天的功夫又粘著張江不放,只不過自從那次嚴厲訓斥后就再也沒有坐過張江的肚子叫他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