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無處不在
當你想到演講時,你的腦海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大大的報告廳、舞臺、燈光、大屏幕、精美的PPT,以及一個站在舞臺中央侃侃而談的人……這也許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心目中的演講的樣子吧。
但是,演講一定要有舞臺嗎?一定要有PPT嗎?一定要有演講稿嗎?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在會議室里面對領導、同事、客戶講話,也可能需要在大禮堂內面對幾百人發言。如果你剛好是一位講師,或者從事與主持、宣傳、推廣等有關的工作,那么你當眾發言的頻率會更高。
可以說,每一次當眾發言都是一次演講。演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但是,不論面對哪種類型的演講,總會有人感慨:“為什么別人演講時可以張口就來,贏得陣陣掌聲,我一演講就狀況百出,不是卡殼就是忘詞呢?難道我天生就搞不定演講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疑問和困惑,也有很多人已經認定自己天生不是演講的“材料”。作為一名演講教練,我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我怎樣才能在演講時不緊張?
?我怎樣才能像那些大咖一樣,站在臺上就能口吐蓮花?
?我怎樣才能克服演講時忘詞的窘狀?
?我是不是真的不適合演講?
……
關于這些問題,我想每個人應該都尋找過解決方法,比如深呼吸、適量運動、冥想、提前了解場地環境、尋找觀眾里的熟人……可就算你真的照做了,該緊張還是緊張,該忘詞還是忘詞,這些方法好像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那么,我們看到的那些在臺上激情四射、慷慨激昂的陳述,真的是發言者天賦異稟、“張口就來”的嗎?
以我的個人經驗來看,并不是這樣。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這也是我的一個親身經歷: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焊接工人,他的技術十分了得,焊接的是“天眼”這樣的高精密儀器,并因此獲得了“荊楚工匠”的稱號和“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那一次,他要作為勞模代表上臺領獎發言,請我去為他做發言輔導。
他是個不善言辭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喜歡跟事打交道,不擅長跟人打交道,所以連他的發言稿都是同事幫著寫的,他照著讀就行。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表現得很靦腆。當我要求他講幾句給我聽聽時,我發現他拿著稿子的手在不停地抖,從始至終頭都沒抬過,眼睛也沒離開過稿子,就像一個小學生在不帶感情地“朗讀課文”。
當時距離他上臺發言還有兩天時間,為了讓他的心態放松下來,我開始跟他聊天:“焊接學起來很難嗎?最難的是什么?”這個問題一下打開了他的話匣子,他的眼睛亮起來,開始滔滔不絕地跟我講:要想焊接精密儀器,就要眼到、手到、心到,尤其是手持焊接槍時要紋絲不動;焊接對身體的控制力要求很高,普通人堅持幾分鐘就不行了,所以需要長期堅持和練習……
我笑著說:“這篇演講稿可沒有你的焊接槍重哦,你焊接時手都不抖,講個話卻抖了!”他很不好意思,說自己沒上過臺,心里慌得很,在專家面前就更慌了。接下來我跟他分享了我上學時自己利用焊接技術組裝小收音機的經歷,并告訴他,談焊接技術,他是我的老師;而現在談演講,我是他的老師,我們可以互相學習。
之后,我為他制訂了一個“三步走”演講能力提升計劃。
第一步:學抬頭,和觀眾進行眼神交流。我在演講稿上畫好斷句符號,要求他在畫符號的位置必須抬頭看觀眾,然后再接著讀。
第二步:學朗讀,了解重音、停頓和語速。
第三步:學習部分脫稿,注入情感。
兩天的時間很短,但他學得很努力,練習得也很認真,到正式演講時,他已經能比較坦然地面對觀眾,流暢地演講了。
接下來,他跟隨省勞模巡講團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巡講。兩個月后,我在襄陽舉辦講座,邀請他參加。當時我問他,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他的學習感受,他欣然應允。讓我驚喜的是,他竟然能夠完全脫稿,即興演講了。他的演講很真實,也很真誠,我相信以后任何場合的演講,他都敢去嘗試了。
果不其然,后來他又受邀去幾所大學演講,效果都非常好。有一天,他給我發微信說:“陳老師,我已經匯報完了,沒緊張,但不知道為啥,自己一度有些鼻酸哽咽,以前沒感覺到……”
我回復他說:“你已經找到感覺了。”
這正是演講應有的感覺。
這位焊接工人的經歷,就是一個演講學習者的成長經歷,非常具有典型性。他從一個拿著稿子不敢抬頭的“演講小白”,到可以脫稿進行即興演講,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在這兩個月里,他只進行了七次公眾演講,已經足以幫他克服緊張、膽怯、忘詞等問題,從而使他能從被動地講給別人聽,到在舞臺上打動自己、看見自己,體現出了一個演講者的成長與變化。
說到這里,你一定發現了,任何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都是從“演講小白”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都需要克服恐懼、緊張、害羞、忘詞等糟糕的狀態,也需要戰勝演講枯燥、缺乏情感、聲音干癟、語速不當等尷尬的情況,一步一步成長起來。
以我的個人經驗來看,演講有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是表達,即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說什么,把自己知道的東西講出來,讓別人知曉。
第二個境界是共情,即你不僅知道自己想說什么,也知道別人想聽什么。你不是停留在把自己知道的東西講出來,而是更在意別人是否愿意接受你講的,并力求用語言搭建起一座橋梁,讓自己的思想真正進入別人的內心世界,引起對方的共鳴。
第三個境界是忘我,即你真實地面對自己和他人,真正敞開心扉分享你的熱愛、你的故事、你的夢想。這一刻你會忘記一切,只專注于自己所講的內容,你會呈現出一種真實、自然、生動的狀態,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你的狀態會感染他人,你的觀點可以直擊人心,你讓人們感受到演講的力量。這就達到了演講的最高境界。
我認為,這三個境界是一個演講者必須經歷的成長與變化。如果你在學習演講的過程中能夠經歷這三個境界,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演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