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種田養畜,初窺修真
書名: 浩月山瀚云海作者名: 跑步哥本章字數: 1956字更新時間: 2021-04-12 15:14:05
某日狼族后山,有一只巨大的猿猴,正在弓著身子,開挖土地、搬運巨石。這只猴子正是云蕭。云蕭自從被狼王發配此地已有半月之久,身為工程專業出身的云蕭,也是干過農田水利的。
自從云蕭到此后,整修道路,平整田地,加固圍墻,搭籠建棚,狼族后山農場已然煥然一新。云蕭也為自己蓋了幾座巨大的茅草屋,興修了一些水利工程,就此安定了下來,感覺無比愜意。
就在昨日云蕭心血來潮,要為自己建一座景觀湖泊。這不狼族后山一座小山已經被他夷為平地,挖出了一個巨大的坑,云蕭準備抱一些石頭來,加固一下邊坡,然后引水進來。
云蕭這幾天內心感慨,這巨猿身子真是好使,連著干個半個月都不用休息,也感覺不到任何乏累。這體力拿去地球般磚,月入幾萬輕輕松松啊。就那老狼王還稱自己是人族蠻子,云蕭不屑,想讓他們見識一下文明世界的力量。
就這樣云蕭的農場就建起來了,景觀也慢慢成型,而且農場的收成還不錯。月末狼族有人來拉運食物的時候,直接被驚呆了。這是什么?有山有水有湖有花園,這只蠢猴子還挺會享受的啊!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竟然有很多的狼族成員前來拜訪。狼族人對云蕭建的自流引水灌溉工程非常感興趣,雖說有修士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完成這些,但是從來沒想過可以利用大自然自己灌溉。
這就是修真世界與地球文明的不同,修真界,修為代表這一切,有了修為,就代表有了一切,神通越高的人,也就可以擁有越多的資源。修真文明依然是叢林法則,優勝劣汰。后來轉眼一想,地球也不一樣么,只不過地球上不是修真而是賺錢罷了,地球上錢就代表一切,有錢也就擁有了很多資源。
隨著來的人越來越多,云蕭慢慢的和大多狼族成員熟悉,開始了解了一些情況。這里地處妖界中部地帶,同一圈層的妖族有狼族、猴族、熊族、鷹族、魚族、狐貍等。自己這一部分狼族只是整個狼族的一小分支,處在狼族區域邊緣地帶,與鷹族族群接壤。
妖界外部地帶是和東域、西域的緩沖地帶,一般有些小妖種族,人族等其他族類。區域大而人跡罕,雖然不重要,但是是通往圣地的地方。妖族外界,經常有修士打斗殺伐出現,因此慢慢形成荒涼之地,緩沖之地,沒有任何道統建于此地。
而妖界內部地區他們從不敢涉足,因為那里擁有更高血統的妖族存在。一旦被發現就會被直接鎮殺,有神魂俱滅的風險,那里對他們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境地。臨他們中部妖族最近的內部妖族是獅子族,隨著越來越多的中部妖族死于獅子一族之手,人們談獅色變。雖然知道最里層的生物更可怕,但是久而久之接觸不到,最可怕的成了能夠直接接觸的獅子家族。
近萬年來傳說只有猴族的絕世高手曾闖進去過,因此猴族一直是中部圈層妖界不敢惹的存在。
云蕭冷哼,不敢惹,我這肉身哪來的?原來猴族分好多種,他這種其實算是邊緣種族,和其他普通猴族沒多大區別。真正不敢惹的另有存在。
還有一個云蕭始終不解的事情,為什么無論自己走到哪里,始終能看到中原地方有一座大山矗立,后來才知道那就是所謂的圣地。
隨著交流的人越來越多,云蕭大概對此區域逐步了解,有了個大概印象,也對此地修煉體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他所能了解到的只有三層大境界,三層大境界各有兩個小境界,共六個小境界。
三層大境界分別是:聞道層;論道層;化道層。
對應的小境界是:聞道層有,識靈境與入靈境;論道層有,養靈境與出靈境;化道層有,化形境與成道境。
化道高手就可以占立山頭,開族立牌,他們狼王就是化道層,化形境高手。
可以看出前兩層,聞道、論道均與天地靈氣有關,而到了化道就會與自己的機緣與悟性有關了。
聽多了關于修真的一些說法,這極大挑動了云蕭的好奇心,作為一個地球來人,不知我去走修真這條路會取得什么樣的成果呢?他甚至好奇想學到本領,前去妖族腹地去一探究竟。
云蕭于是向熟悉的一些狼族修士打聽有沒有修煉秘籍之類的東西,可以給自己有償分享一下。因為據云蕭的想象,修煉秘籍必須的啊,為此肯定還有為修煉秘籍動刀動槍的場面。
云蕭覺得這么重要的東西,自己總不能厚著臉皮白要吧。其實云蕭想錯了,修煉秘籍或許有,但是此在狼族部落普通成員手中肯定是沒有的,因為這只是一個小部落罷了。
云蕭此舉被狼族小伙伴一陣鄙視,修煉還要書?就那幾個字,寫的清清楚楚,就在后山上自己去悟吧。難道說妖族修煉都靠自己嗎?云蕭不解。
狼族后山那幾個字是狼王刻上去的,傳言那幾個字自古以來就那些內容,沒人知道來歷,就好像天地初開之時他就在那里一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有人都是靠它啟蒙的。但是俗話說的好,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那啥,每個人的悟性不同,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所以最終大千世界有了千千萬萬個不同的修士,他們的修真又萬千個不同,但是他們的境界體系大體都是相同的。
修真啟蒙對普通人都很容易,但是悟的深得人,自然會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這是自然而然地。就和學習一樣,基礎越牢固,后期跑的越快,站得越高。
云蕭內心好奇,當天就去了后山石壁下去探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