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內容精解】

1.1 現代工程咨詢方法體系

目前工程咨詢主要集中在投資項目前期咨詢服務領域,常用的咨詢方法有綜合分析、規劃咨詢、市場分析、項目評價和項目管理五類,每類又包括若干具體分析方法,某種具體方法可用于多個咨詢領域,具體如圖1-1所示。學習要求是明白方法是用來解決什么問題,并掌握方法的應用過程

圖1-1 常用工程咨詢方法

1.2 邏輯框架法

一、概念及基本結構

(一)含義

邏輯框架法是用一張邏輯框架矩陣表,來表達一個項目或活動的內涵和各種邏輯關系。它的核心是各種要素之間的因果邏輯關系,即“如果”投入了某種條件或措施,“那么”就會產生某種結果,這些條件包括事物內在的因素及其所需要的外部條件。

邏輯框架法常用于規劃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后評價和社會評價中。

(二)邏輯框架矩陣

邏輯框架法的分析結果就是形成一個邏輯框架矩陣,基本結構見表1-1。

表1-1 邏輯框架矩陣的基本結構

二、邏輯框架的編制

(一)編制步驟

編制填寫邏輯矩陣表時,先目標、再假設條件,然后確認驗證指標、確定驗證方法,見表1-2,按標號順序一般先從上到下填寫目標描述,然后從下到上確定假設條件,最后橫向填寫驗證指標和驗證方法。

表1-2 邏輯框架矩陣編制步驟

(二)邏輯框架法中的邏輯關系

1.垂直邏輯關系

即從下往上或從上往下對項目四個層次的目標及其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關鍵是分析四個層次與重要假設條件的因果關系(圖1-2)。

這里的重要假設是指四個目標層次之間存在的重要限制條件,也就是必要的外部條件或風險,例如項目所在地特定的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等。項目可能的重要假設很多,一般應選取最主要的幾個因素作為項目的重要假設。

圖1-2 垂直邏輯中的因果關系

2.水平邏輯關系

在垂直邏輯分析了四個層次關系的基礎上,利用水平邏輯分析確定如何驗證每個層次涉及的資源和成果。水平邏輯分析主要由驗證指標和驗證方法構成,見表1-3。

表1-3 水平邏輯關系

(三)重要假設條件的表述

重要假設條件是指可能對項目的實施或成功產生影響,但項目本身又無法控制的有可能發生的外部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項目所在地的特定自然環境及其變化

(2)國家政策、計劃、發展戰略等的失誤或變化帶來的嚴重影響。

(3)管理體制產生的影響。

1.3 層次分析法

一、概述

層次分析法是將與決策有關的因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

1.優點

1)系統性的分析方法,考慮每個因素的影響程度。

2)簡單實用的決策方法,計算簡便,結論明確。

3)需要的定量數據信息較少。

2.缺點

1)無法為決策者提供新的方案。

2)指標較多時工作量較大,各項因素的權重難以確定。

3)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精確計算復雜。

二、層次分析法的應用

該方法的核心是通過兩兩比較得出判斷矩陣,基本方法是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基本步驟有: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建立判斷矩陣;單層次排序及一致性檢驗;總層次排序及一致性檢驗;根據結果做出決策。數學運算不是考核重點,所以這里以例題的形式展現方法步驟,計算有所簡化,目的是理解方法的原理。

】某工廠選址建分廠,需要對廠址進行甄別,選擇時主要考慮交通便利、產業集聚和地價合理。用決策分析法來解決廠址選擇問題。

解答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主要有三層:目標層是合適的廠址,準則層是B1交通便利、B2產業聚集、B3地價合理,方案層是C1C2C3三個位置。層次結構模型如圖1-3所示。

圖1-3 層次結構模型

(2)建立判斷矩陣。用兩兩比較的方法確定各層不同因素相對于上一層各因素的重要性權數。用比較標度aij表示某一層次中第i個因素與第j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取值一般取正整數1~9及其倒數。

1)相對于目標AB層次各指標之間的相對重要性(比較標度):例如,a12=5表示指標1與指標2相比明顯重要,則a21=1/a12=1/5。

2)相對于B層次中各指標,C層次三個方案之間的相對重要性:

(3)單層次排序及一致性檢驗。根據判斷矩陣計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將特征向量歸一化后(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得到相應層次的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權值排序。判斷矩陣是否可靠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通過計算一致性指標CI和一致性比例CR分析是否符合一致性要求。這里只介紹“求和法”計算特征。

1)先計算A—B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進行列向量歸一化求特征向量,第一列中1/(1+1/5+1/3)=0.652,以此類推,W表示特征向量,Wi為特征值。

A的最大特征值=3.038

2)進行一致性檢驗:

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有標準數據可查。

CR<0.1,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3)按上述第一步方法計算C層次各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計算結果見表1-4。

表1-4 C層次判斷矩陣各項指標計算結果

C層次各判斷矩陣符合滿意一致性要求。

(4)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計算某一層次中所有元素相對于總目標A的特征向量,自上而下逐層進行。

1)根據計算得出的第二層(B層)相對于總目標A的特征向量和第三層(C層)相對于第二層各因素的特征向量,則第三層相對于總目標A的特征向量為:

2)總排序一致性檢驗:

第三層的單排序一致性指標CI(3)

CR(3)<0.1,總排序一致性通過。

(5)結論。根據廠址各方案的權重總排序,認為首選廠址為C1方案。

1.4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源于企業戰略研究與競爭分析,是對比競爭對手,分析企業自身的實力(即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和企業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機會與挑戰(即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進而制訂企業最佳戰略的方法。應用于企業發展戰略制訂時,主要內容是:

根據企業優勢和劣勢分析及機會和威脅分析,可以畫出SWOT分析圖,并據此制訂企業所應采取的策略。SWOT分析圖劃分為四個象限,根據企業所在的不同位置,應采取不同的戰略,SWOT提供了四種戰略選擇,如圖1-4所示。

圖1-4 企業SWOT分析圖

1.5 PEST分析法

PEST分析就是從政治(Politics)、經濟(Economy)、社會(Society)和技術(Technolo gy)四個方面分析影響項目的主要外部環境因素。

PEST分析法主要從外部環境出發對行業或企業未來發展做出決策,所以只考慮了宏觀因素,實際應用中還需要結合SWOT等其他綜合分析方法使用。主要分析內容如圖1-5所示。

圖1-5 PEST分析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北碚区| 固镇县| 屏边| 武陟县| 平舆县| 濮阳市| 泽州县| 遂溪县| 友谊县| 阿瓦提县| 海南省| 深州市| 偃师市| 噶尔县| 文化| 都兰县| 金川县| 图木舒克市| 奉节县| 镇雄县| 内黄县| 勐海县| 连江县| 德令哈市| 肥西县| 丹寨县| 牡丹江市| 辽中县| 铜陵市| 太仆寺旗| 金坛市| 滁州市| 常州市| 靖远县| 平凉市| 扬中市| 宁阳县| 阿拉尔市| 花垣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