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倥侗門上添道體,青田宗內多廢材
- 執道天行
- 古巷老僧
- 2740字
- 2021-04-17 21:37:36
房間內,昏暗的火光穿過彌漫在房間內的熱氣,將泡在木桶中元七與魏世琰的小臉平添了些許朦朧,本來魏世琰是不想和元七一同沐浴,可架不住這廝軟磨硬泡最終還是答應了。
元七玩弄著捅里的熱水對魏世琰道:“你想好了要去修仙了嗎?”
魏世琰將頭發擠干道:“不知道,我阿爹或許不讓我去,你呢?”
元七將脖子也泡進水里只留出一個腦袋:“我也不知道,但我覺得吧,還是修仙好,比一輩子待在這強多了。”
魏世琰道:“我只知道反正是不討厭。”
元七嗯了一聲但突然又想到什么:“不行!我不能去,咱倆都去修仙了,那楊老三還不得急瘋了,他可是最不想待在村子里了。不行,不行!”
魏世琰道:“你一直記著旁人,怎么就不為你著想呢,那日在山上也是。”
元七又將目光看向胸口:“那日在山上很多事情我都記不得了。”
魏世琰道:“你記不得最好,挺嚇人的。”
元七點點頭:“水涼了,還泡嗎?”
魏世琰站起身拍了拍元七肩膀:“我先去睡了。”
魏世琰剛出來就有一個老人推開門門走了進去為他披上一件衣服,元七坐在木桶里仰頭看著木頭屋頂不知在想些什么。
清晨,正月初五
落霞村迎來了一個與往日不同的早晨,數十個村民圍在魏晏家,等到陶錦初與杜嫣然帶著魏世琰走出來,村民高呼一聲:“仙師!”
魏世琰回頭對著一臉不舍的魏晏跪下磕頭道:“父親,孩兒這便走了。”
魏晏將他扶起眼含熱淚道:“兒呀,千萬要保全身體,你娘走得早,爹就你這么一個兒子,莫要讓爹臨了還要經歷親人離去之苦!”
魏世琰也是哽咽著:“爹,您放心,等兒子學道歸來,定常陪在您老膝下。”
陶錦初出聲道:“魏公放心,仲景這孩子我們一定會照顧好。”
魏晏舉袖掩淚:“如此,便托付給道長了。”
陶錦初點點頭然后回身拔出仙劍,手中長劍浮空變大幾分,眾人無不驚艷欽佩。
“仲景,我們該走了。”
陶錦初抓起他的手,魏世琰點頭示意:“爹,孩兒去了。”
元七爬上屋頂看著底下眾人,他實在不擅長與人分別,因為他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他要說的話其他人也會告訴魏世琰。
兩把仙劍載著魏世琰朝著遠方飛行,魏世琰離開了卻也帶走元七無限的遐想與向往,元七不明白,昨日還堅持要留住魏世琰的魏晏為何過了一夜便改了口。
今日無風卻也讓人神清氣爽,楊遇春也在人群中,只不過他對這件事提不起興趣,唯一在意的是魏世琰走了,那村外的私塾便要少去一個人。
“孩子,快下來,摔下來可還了得。”福伯在下面一臉焦急道。
元七朝著他扮了個鬼臉笑嘻嘻道:“好。”
健康城,一名御史端著飯菜站在門后不住嘆息,羊榕路過見轉笑而不語,而那么御史見到羊榕連忙上前道:“祭酒,這昨日的飯又熱了一下,可楊公還是不肯吃。”
羊榕接過:“你去吧,這是那個老小子又鬧脾氣,我給他端過去。”
那名御史松了一口氣拱手行禮道:“如此,多謝祭酒。”
羊榕端著飯菜站在門外敲了一下房門,不久里面便傳出聲音:“回去吧,我不吃。”
羊榕卻是推開門走了進去一進門便能聞到油燈發出的焦味,他趕忙放下飯菜跑到窗前挑開:“好你個老小子,就沒嗆死你!”
楊時挺惺忪的眼睛看向來人等見到是羊榕后道:“是壽節呀,幾時了?”
羊榕拿起蒲扇不住扇風道:“辰時了,一夜沒睡?”
楊時挺疲憊的撫摸額頭:“怎么可能睡得著,我要進宮面見陛下了。”
“來人,更衣。”
一人推門而入卻被羊榕單手攔住:“你先退下吧。”
羊榕將飯菜端起放到他身前長桌,隨后端坐旁邊將長桌上堆放的竹簡挨個整理收起。
“有什么事,吃了飯再說。”
楊時挺看都沒看冒著熱氣的飯菜:“不行,我要快些面見陛下。”
羊榕道:“是因為北伐之事,不妨說出來,我也好與你一同斟酌。”
楊時挺聽見北伐字眼頓時心煩氣亂道:“這那里是北伐,這簡直就是將我晉國兒郎推上刑臺!”
羊榕道:“不至于吧,顧穆不也在邊疆嗎?”
楊時挺沉聲道:“顧穆守城足以,但若是開疆擴土不是他的強項!更何況我晉國自淝江之戰以來,國力蕭條,國庫空虛,如何北伐?”
羊榕接言:“沒勸陛下嗎?”
楊時挺嘆了口氣:“能勸住,我何虛這般憂愁!昨日郭萬青突然堂前發難,指責我運籌不當致使國庫空虛,如今還要以阻擋北伐來邀名!你說說這是不是荒謬!”
羊榕道:“這些士族無不以北伐為藉詞來穩固地位,不足為奇。”
楊時挺道:“平日里,我也能習慣了,可讓我驚訝的是陛下的態度。”
羊榕鄒眉道:“陛下同意了?”
楊時挺搖搖頭:“陛下沒有明說,他只是夸郭萬青實心辦事。可這不就是默認了舉國北伐嗎?難不成陛下真的是老了。”
羊榕面色一稟:“慎言,慎言!這話不可說出口。”
楊時挺苦笑一聲:“都要亡國了,還在乎什么,你聽聽那長樂宮中的佛經聲,眼見煉丹無法求得長生便轉修佛道,大興土木修建寺廟,國庫空虛卻說是我等臣子的不是!”
羊榕嘆了口氣:“這話在這說說得了,萬不敢在殿前進言啊。”
楊時挺突然是想到什么話音一轉:“逢恩是不是成婚了?”
羊榕剛還在惆悵國之大事聽得這話一時間還回不過來神:“誰?”
楊時挺嘖了一聲,羊榕這才反應過來:“哦哦哦,逢恩啊,你還得感謝我,不然這事拖到逢恩到你這個歲數也留不下子嗣。”
楊時挺點頭:“是多虧了你,不然邊軍的事我們還插不上手。”
羊榕微微點頭道:“如此,關于軍中之事我們也能說上話了。”
楊時挺道:“要好生寬慰清河侯,日后如果真的要北伐還是要靠他左右支撐局面。”
羊榕道:“放心,我有分寸。其實我倒覺得北伐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楊時挺不明所以:“你老糊涂了!如此勞民傷財怎么能是好事?”
羊榕撫須微笑:“事要分怎么做才能看出來好壞。”
楊時挺見他這樣知道他心中有了主意,這老家伙就是喜歡劍走偏鋒,頗有昔日賈文和之風。
“說吧,有什么奇謀。”
羊榕不語卻是指了指桌上飯菜,楊時挺會意端起碗筷:“快說。”
羊榕見他進食站起身來來堂正中央:“所謂北伐,無非三優。一,收舊土以復祖宗社稷,二,聚民心所向以圖上下一心,三,平衡寒門與士族沖突。故此,我們可以利用這次北伐。”
楊時挺咽下一口米飯道:“接著說。”
“舉國上下都喊著北伐,卻是未表明向何處出兵,既如此何不上奏陛下討伐成漢李壽,一來燕,趙,漢是離我大軍最近的三國,二來是如今李壽荒淫無道,如果聯燕攻漢也未嘗不可呀,就算不勝,我們與蜀中也擱著一道天險,進退都有余地。”
楊時挺道:“此為兵,還有嗎?”
羊榕又道:“還有便是為政,陛下如今癡迷禪佛疏于政事,自梁少保返鄉歸養后,朝廷中丞相一職一直虛位以待,如今北伐,士族上下都將眼睛放在北方,楊公可以啟奏陛下以封禪之事為引對外便說以求天和,來坐上這個位置。”
楊時挺聽到這搖搖頭:“我不想坐到那個位置。”
羊榕道:“楊公昔日不爭,可如今卻是一定要爭,一切為了眾生!”
楊時挺灰蒙的眼睛看著被吃的干干凈凈的碗道:“真是老了,昔日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與陛下一同齋天,如今這才隔了一頓便如此失態。”
接著他又說道:“壽節,此事不可太過張揚,就由常青院領頭吧,儲才千日也該他們出力了。”
羊榕微微一笑:“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