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與修復實用技術指南
- 謝崇寶 籍國東 張國華編著
- 1756字
- 2021-04-30 19:06:54
第2章 農村生活區污染防控技術
2.1 系統規劃與總體布局
2.1.1 規劃原則
(1)堅持并網處理原則。經濟較發達地區,與城鎮相鄰的鄉村,生活污水可以通過建造集納污水的管網,統一收集、輸送到城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后排放或回用。
(2)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在廣大農村,由于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難度較大,技術方案應因地制宜,經濟適用,力求投資少、見效快,管理簡便。
(3)堅持保護區禁止原則。禁止在水源保護區構建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農村服務產業,從源頭上消除威脅農村水源地安全的潛在污染源。
(4)堅持毗鄰區三同時原則。毗鄰水源保護區的農村生活區,應堅持配套的污染防控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的原則,及時處理流出生活區的廢污水,確保達標排放。
(5)堅持合理控制原則。以農村資源環境容量為約束,有序引導和合理管控農村生活區服務產業發展規模,避免大量外來人口臨時涌入破壞當地生態平衡,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
2.1.2 總體布局
(1)緊臨城市地區總體布局。緊臨城市地區排水系統可以依托城區排水系統建設,一方面城區基礎設施條件較好,另一方面近郊地區基礎設施大多屬于城市基礎設施的有效覆蓋范圍,所以排水系統也進行聯網建設,與城市排水系統相協調,并從長遠規劃著眼,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
(2)居民點密集地區總體布局。農居點密集地區的特點是農戶圍繞某個經濟較好的集中地(如鎮區)居住,形成農居點密集的地區,這類地區的排水處理情況較為復雜,應進行充分的技術經濟分析。如果地形有利于污水集中收集,則可將幾個村莊的污水進行統一處理,或順應地形坡度排入鎮區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局部偏遠地區污水不易排出,則分片區自行處理,采用單戶處理或聯戶處理方式??刹捎梦鬯芮占鬯蛐陆ɑ驅υ泄芮M行改造利用,計算排水量,合理確定管渠的斷面尺寸、坡度等,以保證排水暢通,避免污水橫流現象發生。
(3)居民點分散地區總體布局。農居點分散地區與城區距離較遠,農居點分布較為分散,平均人口密度低。規劃應采用以分散處理為主,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排水系統的小規模建設方式可以與村莊經濟發展相適應,二者同步發展或排水系統建設緊隨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力求同步,使其既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又能保持經濟對排水系統建設的積極引導作用。
(4)分類建立雨水收集系統。雨水收集主要分為屋頂雨水收集和地面雨水收集。在屋頂建設導流管將屋頂上的雨水匯集到導流管中,經過簡單過濾和凈化過程排入自然水體或存儲起來供生活用;地面雨水成分復雜往往含有大量懸浮物和雜質,在地面水匯流區建立導流溝,將雨水集中在一起,通過沉淀和過濾以及進一步凈化排放到水體中或供生活之用。
(5)合理鋪設排水收集管網。因地制宜地采用合流制或分流制布設室內和室外排水收集管網,立足當前并兼顧長遠考慮合理確定管徑。
(6)采用資源化生物生態處理技術。應根據區域特點,借助農村獨特的自然條件,推薦采用資源化生態處理技術,將再生水用于沖廁、保潔、洗車、綠化、環境和生態用水等。
(7)強化運行管理。定時檢查及更新管網,減少管網的漏損率;使用節水型水嘴、節水型便器系統、節水型淋浴器、節水型洗衣機等,降低水的使用量;合理調整服務產業區水價,以經濟杠桿提高從業人員的節水意識,排放污水必須達標,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2.1.3 分類單元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分為五大分類單元:單戶處理單元、聯戶處理單元、整村處理單元、聯村處理單元、并網處理單元。實際工作中,可根據處理設施建設的經濟性和運行管理的方便性來確定采用何種分類單元。
(1)單戶處理單元是指以一家一戶為考慮對象,在單戶的范圍內,將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收集和處理,處理設施歸家庭所有,并由家庭負責運行維護。
(2)聯戶處理單元是指以多家多戶為考慮對象,在他們居住的范圍內,統一規劃建設生活污水的收集和處理設施。
(3)村落處理單元是指以自然村落或行政村為考慮對象,在該村的范圍內,統一規劃建設生活污水的收集和處理設施。
(4)聯村處理單元是指以相對集中的多個村為考慮對象,通過管渠系統收集污水,并輸送至集中處理設施進行聯村集中處理。
(5)并網處理單元是指以城市周邊農村或鄉鎮污水集中處理為考慮對象,可通過城市污水管網延伸或建設類似城市污水處理廠等方式來解決這類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基本可以參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標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