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引江河信息化系統研究與應用
- 張加雪 錢福軍編著
- 1310字
- 2021-04-30 18:23:26
前言
泰州引江河位于江蘇省泰州市、揚州市境內,南起長江,北接新通揚運河,全長24km,高港水利樞紐是泰州引江河的江邊控制口門,包括泵站、節制閘、調度閘、送水閘、復線船閘及110kV變電所。江蘇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為江蘇省水利廳直屬正處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負責高港樞紐及其上下游3.2km河道工程的直接管理,同時承擔江蘇省里下河腹部地區湖泊湖蕩及泰州引江河河道工程的行業監管職責。
近年來,江蘇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為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深入推進信息化建設。信息化是水利現代化的顯著標志,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現代化水平。當前,各地的水利信息化建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信息采集的范圍還不廣、調度運行管理的手段還不高、信息化發展不均衡、不同時期不同應用系統互聯困難、各類工程相互之間尚未完全建立起滿足業務需要的網絡通信平臺、信息化建設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統一系統的信息化保障體系等,這些問題成為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建設的瓶頸。為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江蘇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按照水利部《水利信息化頂層設計》《江蘇省水利信息化化發展規劃》中提出的信息化建設要求,從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信息化建設方向和內容入手,著力開展水管單位信息化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工作。管理處圍繞“統一技術架構、強化資源整合、促進信息共享、保障良性運行”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了技術領先、實時有效、穩定可靠的信息化體系,建成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整合閘站信息化系統、船閘信息化系統、工程安全監測系統、河湖管理系統、管理處業務管理系統等多個應用系統,達到了“信息采集全面覆蓋、調度運行管理高效、信息共享方便快捷”等建設目標,解決了當前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特別是通過多個業務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極大地推動了工程管理現代化水平。
本書編寫的目的是為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信息化建設提供參考。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編寫組多次邀請高校、科研院所專家進行交流和討論,對所管工程和相關職能科室的信息化建設情況進行全面調查,認真總結管理處信息化建設的成果,按信息系統總體架構、工程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工程管理系統、綜合辦公系統、數據中心的建設等層次進行編寫。
本書由張加雪、錢福軍編著。張加雪負責全書策劃與審定,并承擔了1.1、1.2、4.1、5.1、5.2、6.2、6.6、6.7的編寫;錢福軍負責全書編寫大綱的擬定、統稿和編審,并承擔了3.1、3.3、3.4、5.1~5.5、6.5的編寫;趙林章承擔了3.2、5.1~5.5、6.1、7.1~7.4、10.1~10.6的編寫;唐鴻儒承擔了2.1~2.6、6.1、8.1~8.4、9.1~9.3的編寫;錢江承擔了1.1、1.2、2.1~2.6、4.1~4.4的編寫;樊錦川承擔了3.4、6.5、6.8、7.1~7.4、10.1~10.6的編寫;李頻承擔了5.1、5.2、6.3、6.4、6.8、11.1~11.4的編寫;邱建龍承擔了4.2、4.3、6.6的編寫;劉軍承擔了6.2、6.7、8.1~8.4、9.1~9.3的編寫;錢華清進承擔了3.1~3.3、6.3、6.4、11.1~11.4的編寫。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河海大學教授鄭源、劉惠義,揚州大學老師包加桐以及何中偉、臧偉、周嘉言、呂文婷、黃玲碩士生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信息化管理涉及專業較為廣泛,由于編者水平和實踐經驗有限,書中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與專家提出寶貴意見。
作者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