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城市河道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2.2.1 保證防洪安全原則

城市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它以一個有組織的人群為主體,以空間和自然環境為載體,實現與周邊地區的人、財物的雙向交流,以達到本地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集聚的目的;它也是現代工業與第三產業集中的地方,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一旦由于洪水泛濫、決堤或上游大壩崩潰,遭受的損失是巨大的,因此城市河道治理必須確保防洪安全。

2.2.2 多目標原則

河道治理應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強調人對自然景觀的品位,人與水、植被、自然沙石的親近,使人獲得寧靜、清幽、凈化、閑適的體驗。并在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地域文化的原則下,以生態治河理念為指導,恢復自然河道的生態系統,對邊坡進行生態防護和綠化,河道宜彎則彎,宜寬則寬,恢復和營造良好的都市型河道景觀,保證健康的有生命特性的河流生態系統。即水流清潔,適合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流勢自然,蜿蜒曲折,淺灘深潭,時快時慢,時動時靜,河中有供植物扎根的土壤,河岸有保持空氣水分流通交換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河道資源性缺水是河道水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通過對雨洪水和再生水水源使用,增大河道用水量的供給,保證河道不斷流。河道保持連續水流有利于河道健康生態系統的形成,也能形成良好的水景觀,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場所。

生態河道建設要堅持整體性和多目標原則。在治理中要綜合考慮水質、水生態、水景觀、給水、排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排澇和文化遺產以及旅游等多種功能,還要同城市園林綠化有機結合起來,建立生態河道構建的多目標體系。

2.2.3 整體性原則

生態修復要從三維空間考慮,統籌進行上下游、左右岸,由河底至堤岸多層次立體修復,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優化與河流各要素恢復相結合,統籌考慮沿岸的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水資源利用等多方面的整體要求。城市河道景觀工程設計中應考慮景觀美學要求,合理規劃河岸帶寬度,控制污染,突出景觀設計,盡顯回歸自然,將河道景觀與周圍社區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滿足居民的休閑娛樂與親水需求,將治理、凈化、修復與環境景觀美化有機統一,營造人水和諧的生態空間。

2.2.4 系統實施原則

在河道生態建設中要堅持系統實施原則。系統實施不僅要求統一管理機構,還要求對生態河道景觀的可持續開發、利用與保護,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以獲得最佳的治理成效,達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洪雅县| 江城| 庆安县| 新丰县| 迭部县| 措勤县| 广南县| 庆阳市| 伊宁市| 连南| 锦州市| 嫩江县| 长岭县| 普陀区| 开原市| 临猗县| 桃园市| 南丹县| 玛纳斯县| 楚雄市| 辽阳市| 青神县| 突泉县| 安西县| 林甸县| 广安市| 黑水县| 鸡西市| 天台县| 威远县| 和静县| 抚顺县| 云安县| 岑溪市| 当雄县| 镇江市| 郎溪县| 嘉禾县| 堆龙德庆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