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移民項目的組成

首先是淹沒影響實物的確認、其次是單價的確定。最終形成移民補償補助資金。確定移民淹沒實物就要進行實物調查,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需要通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實物調查規范》(SL 442—2009)了解淹沒影響區事物調查的內容與定義。通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范》(SL 290—2009)了解水庫淹沒影響移民安置補償補助和規劃資金的形成過程。在整個資金形成的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任何一個數據的使用都是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公開透明的計算成果。為了更好地了解移民資金的組成,首先要對實物調查有所了解。征地移民實物調查的任務是全面查明征地范圍內的人口、土地、房屋、城(集)鎮基礎設施、工業企業及主要專業項目實物的數量和質量。為論證工程規模、比選工程設計方案、研究工程建設對地區經濟影響、編制征地移民規劃、確定征地移民補償投資以及征地移民實施等提供基礎資料。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2.1 實物調查

(1)農村人口調查。農村人口調查指居住在調查范圍內,有住房和戶籍的人口;長期居住在調查范圍內,有戶籍和生產資料的無住房人口;上述家庭中超計劃出生人口和已結婚嫁人(或入贅)的無戶籍人口;以及暫時不在調查范圍內居住,但有戶籍、住房在調查范圍內的人口,如升學后戶口留在原籍的學生、外出打工人員;在調查范圍內有住房和生產資料,戶口臨時轉出的義務兵、學生、勞改勞教人員等。

(2)農村房屋調查。農村房屋調查指淹沒影響范圍內的居民私有房屋、農村經濟組織集體所有房屋。同時,根據承重構件材料不同,可將農村房屋結構區分為以下5類,即為框架結構、磚混結構、磚木結構、土木結構以及土(石)窯洞等。根據房屋的用途,分為主房和雜房。主房是指層高(屋面與墻體的接觸點至地面平均距離)不小于2.0m,樓板、四壁、門窗完整的住房。雜房是指拖檐房、偏廈房、吊腳樓底層等樓板、四壁、門窗完整,層高小于2.0m的附屬房屋。其面積的測量要求為房屋外墻(柱)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包括具備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0m以上(含2.0m)的陽臺、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永久性建筑。考慮到農村房屋的實際情況,對于屋內的天井,無柱的屋檐、雨篷、遮蓋體以及室外簡易無基礎樓梯均不應計入房屋面積。有基礎的樓梯應計算其一半面積。沒有柱子的室外走廊不應計算面積;有柱子的室外走廊應以外柱所圍面積的一半計算,并計入該幢房屋面積。封閉的室外陽臺應計算其全部面積,不封閉的陽臺應計算其一半面積。

對于附屬設施項目如圍墻、門樓、水井、曬場、糞池、地窖、玉米樓、沼氣池、禽舍、畜圈、廁所、堆貨棚等,以反映其特征的相應單位如平方米(m2)、個、處等計量,給予統計。

在房屋調查時對于不同結構房屋的內外裝飾,由調查單位根據各個工程建設征地區房屋的具體情況確定。

(3)農村土地調查。按《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07)的規定,土地調查結合征地移民的具體情況,土地一級分類共分為以下12類。

1)耕地是指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應包括熟地,新開發、復墾、整理地,休閑地(含輪歇地、輪作地);以種植農作物(含蔬菜)為主,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證收獲一季的已墾灘地和海涂;臨時種植藥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臨時改變用途的耕地。耕地中還應包括南方寬度小于1.0m、北方寬度小于2.0m的固定的田間溝、渠、道路和田埂(坎),調查時應按相應地類計列。

耕地包括水田、水澆地和旱地。水田是指用于種植水稻、蓮藕等水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實行水生、旱生農作物輪種的耕地。水澆地是指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種植旱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種植蔬菜的非工廠化的大棚用地。旱地是指無灌溉設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種植旱生農作物的耕地。包括沒有灌溉設施,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旱地可分為旱平地、坡地、陡坡地。

2)園地是指種植以采集果、葉、根、莖等為主的集約經營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蓋度大于50%或每畝株數大于合理株數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園地包括果園、茶園和其他園地。果園是指種植果樹的園地。茶園是指種植茶樹的園地。其他園地是指種植桑樹、橡膠、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藥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園地。

3)林地是指生長喬木、竹類、灌木、沿海紅樹林的土地。包括跡地,但不包括居民點內部的綠化林木用地和鐵路、公路征地范圍內的林木,以及河流、溝渠的護堤岸林等。

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有林地是指樹木郁閉度不小于20%的喬木林地。包括紅樹林地和竹林地。灌木林地是指灌木覆蓋度不小于40%的林地。其他林地又包括疏林地(指樹木郁閉度≥0.1、小于0.2的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指造林成活率不小于合理造林數的41%、尚未郁閉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滿3~5年或飛機播種后不滿5~7年的造林地)]、跡地(指森林采伐、火燒后5年內未更新的土地)。苗圃(指固定的林木育苗地)。

4)草地是指以生長草本植物為主的土地。

草地包括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和其他草地。天然牧草地是指以天然草本植物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人工牧草地是指人工種植牧草的草地。其他草地是指樹木郁閉度小于10%,表層為土質,以生長草本植物為主,不用于畜牧業的草地。

5)商服用地指主要用于商業、服務業的土地。

商服用地包括批發零售用地、住宿餐飲用地、商務金融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批發零售用地指主要用于商品批發、零售的用地。包括商場、商店、超市、各類批發(零售)市場、加油站等及其附屬的小型倉庫、車間、工廠等的用地。住宿餐飲用地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餐飲服務的用地。包括賓館、酒店、飯店、旅館、招待所、度假村、餐廳、酒吧等。商務金融用地指企業、服務業等辦公用地,以及經營性的辦公場所用地。包括寫字樓、商業性辦公場所、金融活動場所和企業廠區外獨立的辦公場所等用地。其他商服用地指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業、服務業用地。包括洗車場、洗染店、廢舊物資回收站、維修網點、照相館、理發美容店、洗浴場所等用地。

6)工礦倉儲用地指主要用于工業生產、采礦、物資存放場所的土地。

工礦倉儲用地包括工業用地、采礦用地和倉儲用地。工業用地指工業生產及直接為工業生產服務的附屬設施用地。采礦用地指采礦、采石、采砂(沙)場、鹽田、磚瓦窯等地面生產用地及尾礦堆放地。倉儲用地指用于物資儲備、中轉的場所用地。

7)住宅用地指主要用于人們生活居住的房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的土地。

住宅用地包括城鎮住宅用地和農村宅基地。城鎮住宅用地指城鎮用于生活居住的各類房屋用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別墅等用地。農村宅基地指農村用于生活居住的宅基地。

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指用于機關團體、新聞出版、科教文衛、風景名勝、公共設施等的土地。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包括機關團體用地、新聞出版用地、科教用地、醫衛慈善用地、文體娛樂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公園與綠地和風景名勝設施用地。機關團體用地指用于黨政機關、社會團體、群眾自治組織等的用地。新聞出版用地指用于廣播電臺、電視臺、電影廠、報社、雜志社、通訊社、出版社等的用地。科教用地指用于各類教育、獨立的科研、勘測、設計、技術推廣、科普等的用地。醫衛慈善用地指用于醫療保健、衛生防疫、急救康復、醫檢藥檢、福利救助等的用地。文體娛樂用地指用于各類文化、體育、娛樂及公共廣場等的用地。公共設施用地指用于城鄉基礎設施的用地。包括給排水、供電、供熱、供氣、郵政、電信、消防、環衛、公用設施維修等用地。公園與綠地指城鎮、村莊內部的公園、動物園、植物園、街心花園和用于休憩及美化環境的綠化用地。風景名勝設施用地指風景名勝(包括名勝古跡、旅游景點、革命遺址等)景點及管理機構的建筑用地。景區內的其他用地按現狀歸入相應地類。

9)特殊用地指用于軍事設施、涉外、宗教、監教、殯葬等的土地。

特殊用地包括軍事設施用地、使領館用地、監教場所用地、宗教用地和殯葬用地。軍事設施用地指直接用于軍事目的的設施用地。使領館用地指用于外國政府及國際組織駐華使領館、辦事處等的用地。監教場所用地指用于監獄、看守所、勞改場、勞教所、戒毒所等的建筑用地。宗教用地指專門用于宗教活動的廟宇、寺院、道觀、教堂等宗教自用地。殯葬用地指陵園、墓地、殯葬所用地。

10)交通運輸用地指用于運輸通行的地面線路、場站等的土地。包括民用機場、港口、碼頭、地面運輸管道和各種道路用地。

交通運輸用地包括鐵路用地、公路用地、街巷用地、農村道路、機場用地港口碼頭用地和管道運輸用地。鐵路用地指用于鐵道線路、輕軌、場站的用地。包括設計內的路堤、路塹、道溝、橋梁、林木等用地。公路用地指用于國道、省道、縣道和鄉道的用地。包括設計內的路堤、路塹、道溝、橋梁、汽車停靠站、林木及直接為其服務的附屬用地。街巷用地指用于城鎮、村莊內部公用道路(含立交橋)及行道樹的用地。包括公共停車場、汽車客貨運輸站點及停車場等用地。農村道路指公路用地以外的南方寬度不小于1.0m、北方寬度不小于2.0m的村間、田問道路(含機耕道)。機場用地指用于民用機場的用地。港口碼頭用地指用于人工修建客運、貨運、捕撈及工作船舶停靠的場所及其附屬建筑物的用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管道運輸用地指用于運輸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管道及其相應附屬設施的地上部分用地。

11)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指陸地水域、海涂、溝渠、水工建筑物等用地。不包括滯洪區和已墾灘涂中的耕地、園地、林地、居民點、道路等用地。

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庫水面、坑塘水面、沿海灘涂、內陸灘涂、溝渠、水工建筑用地和冰川及永久積雪。河流水面指天然形成或人工開挖河流常水位岸線之間的水面,不包括堤壩攔截后形成的水庫水面。湖泊水面指天然形成的積水區常水位岸線所圍成的水面。水庫水面指人工攔截匯集而成的總庫容不小于10萬m3的水庫正常蓄水位岸線所圍成的水面。坑塘水面指人工開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小于10萬m3的坑塘常水位岸線所圍成的水面。沿海灘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與低潮位之間的潮浸地帶。包括海島的沿海灘涂,不包括已利用的灘涂。內陸灘涂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間的灘涂;時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灘地;水庫、坑塘的正常蓄水位與洪水位間的灘地。包括海島的內陸灘地,不包已利用的灘地。溝渠指人工修建的南方寬度不小于1.0m、北方寬度不小于2.0m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槽、渠堤、取土坑、護堤林。水工建筑物用地指人工修建的閘、壩、堤路、水電廠房、揚水站等常水位岸線以上的建筑物用地。冰川及永久積雪指表層被冰雪常年覆蓋的土地。

12)其他土地指上述地類以外的其他類型的土地。其他土地包括空閑地、設施農業用地、田坎、鹽堿地、沼澤地、沙地和裸地。空閑地指城鎮、村莊、工礦內部尚未利用的土地。設施農業用地指直接用于經營性養殖的畜禽舍、工廠化作物栽培或水產養殖的生產設施用地及其相應附屬用地,農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曬場等農業設施用地。田坎主要指耕地中南方寬度不小于1.0m、北方寬度不小于2.0m的地坎。鹽堿地指表層鹽堿聚集、生長天然耐鹽植物的土地。沼澤地指經常積水或漬水,一般生長沼生、濕生植物的土地。沙地指表層為沙覆蓋、基本無植被的土地。不包括灘涂中的沙地。裸地指表層為土質,基本無植被覆蓋的土地;或表層為巖石、石礫,其覆蓋面積不小于70%的土地。

(4)農村水利設施調查。水利設施調查指征地范圍內的村組所有的水庫、山塘、引水壩、機井、渠道、水輪泵站和抽水機站,以及配套的輸電線路等。調查內容為建成年月、規模、效益、主要建筑物名稱、所在地面高程、原投資、固定資產原值、凈值等;對于灌溉渠道僅調查干渠、支渠、斗渠。

(5)農村農副業設施調查。農副業設施調查包括行政村、村民小組或農民家庭興辦的榨油坊、磚瓦窯、采石場、米面加工廠、農機具維修廠、酒坊、豆腐坊等。調查內容應包括主產品、原料來源、生產規模、年產量、產值、年利稅,主要設備、設備原值、凈值,從業人員數量等。

(6)農村文化、教育、衛生、服務設施調查。文化、教育、衛生、服務設施調查包括文化活動站點、小學校、幼兒園、衛生所、獸醫站、商業網點等。調查內容為產權單位(人)填報地點、產權單位(人)名稱、規模、從業人員、年效益等,并逐項進行核實。

(7)農村其他項目調查。其他項目調查主要包括零星林(果)木(指果樹、經濟樹、用材樹、風景樹等)。即征地范圍內房屋四周的零星林(果)木和植株面積小于0.3畝或林帶冠幅的寬度小于10m的林(園)地的林(果)木。墳墓調查范圍為近3代以內的單、雙棺墓。電信、廣播電視設施調查為逐戶調查電信、廣播電視設施數量。居民點基礎設施調查主要包括給水、排水、道路、電力、通信等。

(8)城(集)鎮調查。城鎮是指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駐地;集鎮是指鄉級人民政府駐地或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確認的建制鎮和非建制鎮,或集市貿易、市政工程和公用設施已形成一定規模,已成為農村一定區域經濟文化和生活服務中心的場鎮。城(集)鎮范圍應為城(集)鎮的建成區。建成區是指房屋等建筑物基本連片,基礎設施基本具備的區域。位于城(集)鎮建成區內的農業村(組),調查內容和方法應與農村調查相同。

城(集)鎮的調查內容應包括基本情況調查和工程建設征(占)地實物調查。內容應包括用地、人口、房屋及附屬設施、零星林(果)木、機關事業單位、工商企業基礎設施、鎮外單位等調查。

基本情況調查內容包括城(集)鎮性質、功能、規模、高程分布、文化教育衛生設施、基礎設施、對外交通、防洪工程和其他等,以全面了解城(集)鎮的全貌。即城(集)鎮的分類(城鎮、建制鎮、非建制鎮)、在區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收集城(集)鎮的發展規劃資料。高程范圍應包括街道的最低、最高高程及主要街道的高程范圍、紅線寬度、車行道寬度、路面材料等。規模應包括行政范圍、占地面積(建成區面積)、總人口及其分類、近3年人口變化情況、房屋總面積及分類面積等。文化教育衛生設施包括學校、醫院、圖書館、影劇院、文化站等的座數及規模。基礎設施應包括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郵電通信、廣播電視、廣場、公園等。對外交通應包括對外交通的方式、等級等。防洪應包括防洪工程及其防洪標準、歷史洪水位及相應頻率,淹沒范圍、歷時等。

調查范圍內的用地分類及面積調查,可向當地有關部門收集資料,同時可持圖現場查勘勾繪,并量算其面積。

城(集)鎮建設用地可分為商服用地、工業倉儲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特殊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等。建成區內若有耕園地,應按農村土地的調查方法進行調查。

城(集)鎮人口調查包括居民、機關單位集體戶、工商企業集體戶人口、寄住人口。按戶口性質應分為農業人口、非農業人口。以長期居住的房屋為基礎,以戶口簿、房產證為依據進行調查登記。無戶籍的超計劃出生人口,戶口臨時轉出需回原籍的義務兵、學生、勞改勞教人員,在提交鄉級及以上人民政府相關證明材料后,可納入人口調查登記。有戶籍、無房產的租房常住戶,可納入人口調查登記。無戶籍但與上述家庭戶主常住的配偶、子女及父母,在查明原戶口所在地情況,提交鄉級及以上人民政府相關證明材料后,可按寄住人口登記。具有住房產權的常住無戶籍人口在查明原戶口所在地情況,提交鄉級及以上人民政府相關證明材料后,可納入人口調查登記。無戶籍但居住在調查范圍內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正式職工、合同工,在查明原戶口所在地情況,提交鄉級及以上人民政府相關證明材料后,可納入人口調查登記。

房屋調查應區分權屬、用途、結構。按權屬可分為居民私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公房等。

居民房屋包括獨戶居民房屋和單元樓居民房屋,按用途可分為主房、雜房;居民臨街商業門面房應區分有無營業執照單獨調查登記。機關、企事業單位房屋按用途可分為住宅、工商業用房、辦公用房、文化體育場館、倉庫和其他用房等。住宅是指供單位職工居住尚未出售給職工的房屋(含學生宿舍等)。工商業用房是指對外營業,以經營為主的各種用房。辦公用房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的辦公用房。文化體育場館是指從事體育訓練比賽、文藝演出的各類場館。倉庫是指儲存糧食、各種原材料和成品物資的倉庫。其他用房是指不在上述用途內的房屋。房屋結構可分為框架、磚混、磚木、土木等。房屋建筑面積是指房屋外墻(柱)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包括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m以上(含2.2m)的陽臺、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永久性建筑的面積。應計算全部建筑面積的房屋和附屬建(構)筑物包括以下幾種。

1)永久性結構的單層房屋,應按一層建筑面積計算;多層房屋應按各層建筑面積總和計算。房屋內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及樓梯間、電梯間等,高度不小于2.2m的部位,均應計算建筑面積。穿過房屋的通道,房屋內的門廳、大廳,均應按一層算建筑面積。門廳、大廳內的回廊部分,層高不小于2.2m的,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樓梯間、電梯(觀光梯)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應按房屋自然層計算建筑面積。在房屋屋面以上、屬永久性建筑且層高不小于2.2m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及斜面結構屋頂高度不小于2.2m的部位,應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挑樓、全封閉的陽臺應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屬永久性結構有上蓋的室外樓梯,應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計算。與房屋相連的有柱走廊,兩房屋間有上蓋和柱的走廊,均應按其柱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房屋間永久性的封閉的架空通廊,應按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應出入口,層高不小于2.2m的,應按其外墻(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層及保護墻)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有柱或有圍護結構的門廊、門斗,均應按其柱或圍護結構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玻璃幕墻等作為房屋外墻的,應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屬永久性建筑的有柱的車棚、貨棚等,應按柱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依坡地建筑的房屋,利用吊腳做架空層、有圍護結構,且高度不小于2.2m的部位,應按其外圍水平面積計算。與房屋室內相通的伸縮縫,應計入建筑面積。居民2.2m以下的雜房調查方法,與前述規定相同。

2)應計算一半建筑面積的附屬建(構)筑物包括:與房屋相連有上蓋無柱的走廊、檐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獨立柱、單排的門廊、車棚、貨棚等屬永久性建筑的,應按其上蓋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未封閉的陽臺、挑廊,應按其圍墻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無頂蓋的室外樓梯,應按各層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有頂蓋、不封閉的永久性的架空通廊,應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

3)不應計算建筑面積的附屬建(構)筑物包括:層高小于2.2m以下的夾層、插層、技術層和層高小于2.2m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突出房屋墻面的構件、配件、裝飾柱、裝飾性的玻璃幕墻、垛、勒腳、臺階、無柱雨篷等。房屋之間無上蓋的架空通廊。房屋的天面、挑臺及天面上的花園、泳池。建筑物內的操作平臺、上料平臺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臺。騎樓、過街樓的底層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利用引橋、高架路、高架橋、路面作為頂蓋建造的房屋。活動房屋、臨時房屋、簡易房屋。獨立煙囪、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線。與房屋室內不相通的房屋間伸縮縫。

附屬設施及其他應包括圍墻、門樓、地坪、水井、水池、水塔、獨立的煙囪、綠化地及花壇、零星果(樹)木、電話、空調等,并應分別調查其結構、規格、數量。有中央空調、電梯等特殊設施、設備的參照工商企業的方法單獨調查。

經規劃、建設部門批準,正在施工的房屋,可按批準的面積登記,并備注為在建房屋。占用街道的臨時性商業棚架房不應調查。

同時應根據土地使用證調查登記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用地面積。

(9)工商企業調查。工商企業是指注冊資金在10萬元以上,有營業場所、營業執照,從事商業、貿易或服務的企業。注冊資金在10萬元以下(含10萬元)的,納入商業門面房調查。固定資產原值小于100萬元的小型工業企業可按本規定調查。

工商企業調查內容應包括工商企業名稱、所在地、隸屬關系、經濟成分、業務范圍、經營方式、從業人數、集體戶口人數、房屋面積;注冊資金;近3年年稅金、年利潤、年工資總額;固定資產原值;設備和設施名稱、規模或型號、數量等,并應調查設備和設施是否可搬遷。

(10)市政工程及公用設施調查。市政工程及公用設施包括道路、廣場工程應調查廣場面積,道路主、次干道紅線寬度,車行道寬度、路面材料等。供電工程應調查配變電所等級和容量、高壓線路等級及街燈布置等。給水工程應調查水源位置、水質、高程、設計及實際供水能力、主次管網布置方式、供水普及率等。排水工程應調查其排水制式、污水處理工程規模等。電信、廣播電視工程應調查電信、廣播電視的設施、設備、普及率等。燃氣及供熱工程應調查種類、規模及普及率。其他工程包括公園、人防工程、環衛設施等,應調查其規模、主要設施等。

(11)鎮外單位調查。鎮外單位調查包括單位名稱、所在位置、權屬、占地面積、農用地面積及分類構成、職工人數及構成、房屋及附屬物;道路、電力、供水和通信設施;經濟效益指標等。

(12)工業企業調查。工業企業應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3個行業的企業。工業企業規模應劃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大型、中型工業企業及具備以下條件的小型工業企業,應進行單獨調查。

1)在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對特殊行業,在上述有效證件的基礎上,還需有生產許可證等有關證件。

2)有固定的(或相對固定的)生產組織、場所、生產設備和從事工業生產人員。

3)具有單獨的賬目,能夠同農業及其他生產行業分開核算。

4)常年從事工業生產活動或季節性生產,全年開工時間在3個月以上。

5)固定資產原值在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原值在100萬元以下的工業企業按工商企業調查標準進行調查。

對非工業企業中符合上述條件的具有大量設施、設備的交通運輸、石油中轉等企業應參照本章方法進行調查。對符合上述規定但已停產的工業企業可參照本章方法進行調查。

基本情況調查應包括企業名稱、所在地點、行業分類、權屬關系、經濟成分、建設日期、設計規模、高程范圍、占地面積;全廠員工人數及戶口在廠人數,各類房屋結構與面積,主要設施設備名稱、結構、數量;固定資產、近3年年產值,年利稅、年工資總額;主要產品種類及產量,原材料、原材料來源地,并收集廠區平面布置圖(標有高程)、設計文件等。

工程建設征(占)地范圍內的實物應包括人口、房屋、設施、設備等。

對主要生產車間在征(占)地范圍內的企業,其征(占)地范圍外的實物也應調查并予以注明;主要生產車間在征(占)地范圍外的企業,應只登記征(占)地范圍內的實物。分散在廠區范圍外但在征(占)地范圍內的住宅、辦公用房等,應按城(集)鎮房屋調查方法進行調查。對于具有一定規模和設備的非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應據其實際占用資產調查。

調查員工人數時,應根據勞動合同、工資報表等資料調查統計正式工、合同工、臨時工人數。戶口在企業的人口調查,應參照城(集)鎮人口調查要求進行。戶口在居委會的人口應納入城(集)鎮統一調查。

房屋按用途可分為生產用房和生活辦公用房。生產用房按結構可分為排架、剛架、框架、磚混、磚木、土木等;生活辦公用房可參照城(集)鎮房屋和附屬設施的調查規定進行。工業企業的基礎設施包括供水、排水、供電、電信、廣播電視、各種道路、場地以及綠化設施等;專用設施包括各種管線、井巷工程及池、窖、爐座、機座、窯、煙囪等。企業設施應調查其結構、規格尺寸、數量,并根據賬本填寫固定資產原值。

對于位于城(集)鎮建成區以外的工業企業,在調查廠區內基礎設施的同時,應調查其廠區對外連接的專用(擁有所有權)道路、電力、電信、供水工程等。工業企業設備應按車間分類逐臺調查其名稱、購置年月、規格、型號、數量,并根據固定資產明細賬統計其固定資產原值。

此外,工業企業其他項目調查應主要包括實物形態的流動資產調查和廠區面積調查。實物形態的流動資產包括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半成品、在制品、輔助材料等,應分類調查其規格、數量。工業企業廠區面積調查應收集土地使用證,并復核廠征(占)用地面積和分類面積。

(13)專業項目調查。專業項目調查內容應包括交通工程設施、輸變電工程設施、電信工程設施、廣播電視工程設施、管道工程設施、水利水電工程設施、國有農(林、牧、漁)場、礦產資源、文物古跡、水文站、其他項目等。

1)交通運輸工程設施調查。

a.公路調查。公路分為等級公路、汽渡和機耕路。線路的名稱、起止點、長度、權屬、等級、建成通車時間、總投資等;受征(占)地影響線路段的長度和起止地點,路基和路面的最低、最高高程和寬度,路面材料、設計洪水標準等;受征(占)地影響的大中型橋梁的座數、名稱及其寬度、長度、結構、荷載標準,以及建設時間;受征(占)地影響的道班的人數,占地面積,房屋面積及結構,附屬設施數量、其他建(構)筑物類別、結構、數量等。

b.鐵路調查。調查線路的名稱、長度、權屬、等級、投入運營時間、設計運輸能力、營運狀況、總投資;受征(占)地影響線路段的長度和起止地點,路軌最低和最高高程,路軌類型,路基和路肩寬度,設計洪水標準;受征(占)地影響的車站和機務段名稱、等級、房屋(包括倉庫)結構和面積、設備名稱、型號和數量,其他建筑物名稱、數量、結構等。

c.水運設施調查。水運設施應包括港口、碼頭、航道設施等。港口調查應包括其名稱、隸屬關系、設計和實際年吞吐量、港區面積、設施、設備、職工人數、房屋、其他建筑物、固定資產等。碼頭調查包括其名稱、隸屬關系、用途(客運、貨運)、水位運行范圍、設施、設備、靠泊能力、引道長度等;停靠點調查包括其名稱、地點和設施等。航道設施調查包括名稱、位置、隸屬關系、設施、設備數量等。

2)輸變電工程設施調查。輸變電設施是指電壓等級在10kV(或6kV)及以上線路和變電設施。輸電線路應包括征(占)地涉及線路的名稱、權屬、起止地點、電壓等級、桿(塔)型式、導線類型、導線截面等,征(占)地影響線路段的長度、鐵塔高度和數量等。變電設施應包括變電站(所)名稱、位置、權屬、占地面積、地面高程、電壓等級、變壓器容量、設備型號及臺數、線間隔和供電范圍、建筑物結構和面積,構筑物名稱、結構及數量等。

3)電信工程設施調查。電信設施是指電信部門建設的電信線路、基站及其附屬設施。電信線路應包括征(占)地涉及的線路名稱、權屬、起止地點、等級、建設年月、線路類型、容量、布線方式、受征(占)地影響長度等。通信基站應包括征地涉及的通信基站的名稱、位置、權屬,設施名稱、數量,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及其技術指標或參數,占地面積等。

4)廣播電視工程設施調查。廣播電視設施是指有線廣播、有線電視線路,接收站(塔)、轉播站(塔)等設施設備。有線廣播、有線電視線路應包括征(占)地涉及線路名稱、權屬、起止地點、線路材質與線徑、影響長度和桿數等。接收站(塔)、轉播站(塔)應包括征(占)地涉及站(塔)的名稱、位置、權屬、設施、設備及其技術特征等。

5)管道工程設施調查。管道工程設施包括輸油、輸氣和供水管道等。管道工程設施調查內容應包括征地涉及的管道名稱、權屬、起止點、管道材質、管徑、輸送介質、輸送能力,受征(占)地影響段長度、相關設施設備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線路最低高程等。

6)水利水電工程設施調查。水利水電設施包括水電站和鄉級(含鄉級)以上單位直屬的水庫、提水泵站、引水閘(壩)、渠道(管道)等及其配套設施。調查內容應包括項目名稱、位置、權屬、建成年月、規模、效益,主要建筑物名稱、高程、數量、結構、規格,受益區受影響程度,職工人數等。

7)國有農(林、牧、漁)場調查。國有農(林、牧、漁)場調查內容應包括單位名稱、所在位置、權屬、場部占地、農用地、職工人數及構成、房屋及附屬物;道路、電力、供水和通信設施;經濟效益指標等。

8)礦產資源調查。礦產資源調查內容應包括征(占)地影響的礦產資源名稱、位置、范圍、礦藏種類、品位、等級、儲量等資料,工程建設征(占)對礦藏開采的影響,以及提前開采可能性等。

9)文物古跡調查。文物古跡調查內容應包括地面文物和地下文物兩部分。地面文物調查內容包括受征(占)地影響的文物名稱、占地面積、地面高程、文物年代、建筑結構、規模、保護級別等。地下文物調查內容包括受征(占)地影響的文物名稱、位置、年代、規模、保護級別等。

10)水文站調查。水文站調查內容包括征(占)地涉及的水文站名稱、隸屬關系、所在河流、測站位置、高程、測站等級、測驗項目、測驗設施、職工人數、占地面積、建筑物結構及面積、附屬物名稱及數量,以及交通、供電、供水、通信等基礎設施。

11)其他項目調查。其他項目是指軍事設施、氣象站和測量標志等。調查內容應包括單位名稱、隸屬關系、位置、高程、主要設施、設備、房屋及附屬建筑物等。

將上述各類調查情況,分別填表,經過公示和各級主管部門的確認后與移民群眾認可后,成為淹沒補償的基礎數據資料。

通過對上述各類實物的調查,按《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實物調查規范》(SL 442—2009)的要求,分別記錄并填入相關表格。這里包括一家一戶的實物,需要一家一戶建立調查檔案;同樣對于工業企業以及專項工程,也要對每家企業或單位建立調查檔案;總而言之,所有調查資料均要求單獨建立檔案,并且分類填寫相關的表格,各類調查結果經核實后,履行調查手續,最終形成匯總表(見表2.1)。調查的數據資料,經各方(包括移民本人、受淹沒影響企業業主、法人代表)簽字認可,三榜公示,各級政府批準,具有較高的權威和較強的約束性。任何人不得進行擅自更改。

通過按上述分類進行的實物進行詳細調查,登記造冊并編制水庫淹沒影響主要實物匯總表,以了解本項目的淹沒影響實物的規模,為編制投資準備基礎資料。水庫淹沒影響主要實物匯總表的基本格式見表2.1。

表2.1 水庫淹沒影響主要實物匯總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2.2.2 補償標準的確定

關于水庫淹沒移民實物的補償價格,是按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規范》(SL 290—2009)進行以下界定。

項目單價應按照國家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策、規定和選定的價格水平,分補償補助費用和工程建設費用進行編制。

(1)基礎價格的編制規定。

1)補償補助費用的基礎價格,可以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或其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價格為基礎,結合建設征地移民安置涉及區的實際情況分析確定。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或其行政主管部門沒有公布的,由設計單位自行采集分析確定。

2)工程建設費用的基礎價格,應按照單體工程隸屬行業的規定編制。沒有規定的,應按照水利工程的規定編制。

(2)項目單價應按照下述規定編制。

1)征收集體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單價應按《移民條例》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編制。劃撥國有農用地的補償單價,應根據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確定。

2)各類結構房屋、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單價,應按照典型設計的成果分析編制。房屋裝修補助單價、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單價可結合實物分類及量綱,按照房屋基本結構補償單價的編制原則編制。

3)零星樹木的補償費單價、林地和園地的林木補償費單價,應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編制。

4)設施和設備補償費單價根據實際情況,可按照相關專業的概(估)算編制辦法、定額以及有關規定進行編制。

5)搬遷補助費單價,應按照建設征地區的價格結合移民安置規劃編制。

6)其他補償補助費單價,應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本標準的規定編制。

7)工程建設費用單價編制,應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執行;沒有規定的,執行水利工程的規定。

2.2.3 移民資金的構成

《移民條例》第十六條明確“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依法應當繳納的耕地占用稅和耕地開墾費以及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的森林植被恢復費等應當列入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概算。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資金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農村居民點遷建、城(集)鎮遷建、工礦企業遷建以及專項設施遷建或者復建補償費(含有關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移民個人財產補償費(含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和搬遷費,庫底清理費,淹沒區文物保護費和國家規定的其他費用。”

(1)農村移民補償費。農村移民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居民點基礎設施建設費、農副業設施補償費、小型水利水電設施補償費、農村工商企業補償費、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等單位遷建補償費、搬遷補助費、其他補償補助費、過渡期補助費等。費用計列需符合以下要求。

1)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包括征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林木補償費,應按《移民條例》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的規定計算。

2)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包括房屋補償費、房屋裝修補助費、附屬建筑物補償費,應按照不同結構類型、質量標準的重置價格計算。

3)居民點基礎設施建設費,包括移民安置點新址征收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等以及新址場地平整、居民點內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電信、廣播電視等工程費用,應根據居民點規劃設計成果分項計算。

4)農副業設施補償費,包括村(組)和農民家庭興辦的榨油坊、磚瓦窯、采石場、米面加工廠、農機具維修廠、酒坊、豆腐坊等項目補償費,應按原有設施狀況、規模和標準計算。

5)小型水利水電設施補償費,包括移民個人和集體所有的小型水電站、抽水泵站、排澇泵站、灌溉渠道、水庫、水塘等設施補償費,應按原有規模和標準,結合移民安置規劃,扣除可利用的設備材料后計算。

6)農村工商企業補償費,包括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生產設施及設備補償、零星樹木補償、停產損失補助、搬遷補助等補償補助費用。應按照實物數量和原有規模、遷移距離、搬遷時間、停產狀況分項計算。

7)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等單位遷建補償費,包括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設施及設備補償、零星樹木補償、搬遷補助等費用,應按照實物數量和移民安置規劃設計分項計算。

8)搬遷補助費,包括移民及其個人和集體的物資,在搬遷過程中的車船費、途中食宿費、物資搬遷運輸費、搬遷保險費、誤工補助費、物資損失補助費和臨時住房補貼等費用,一般按遷移距離、物資數量、運輸方式和時間等情況分項計算。

9)其他補償補助費,包括零星樹木補償、魚塘設施補償、墳墓補償、貧困移民建房補助等費用,應按需要補償補助的數量分項計算。

10)過渡期補助費,指移民生產恢復期間的補助費,以規劃生產安置人口或搬遷安置人口為基數計算,過渡期可按1~3年考慮。

(2)城(集)鎮補償費。城(集)鎮補償費包括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新址征地補償費、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費、搬遷補助費、工商企業補償費、行政事業單位補償費、其他補償補助費等。

1)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包括房屋補償費、房屋裝修補助費、附屬建筑物補償費,應按照不同結構類型、質量標準的重置價格計算。

2)新址征地補償費,包括征收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等,應根據規劃新址征地實物調查成果分項計算。

3)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費,包括新址場地平整及擋護工程、新址內街道、給水、排水、防災減災、供電、電信、廣播電視、環衛、園林綠化等費用,應根據新址規劃設計成果分項計算。

4)搬遷補助費,包括搬遷時的車船運輸、途中食宿、物資裝卸、搬遷保險費、物資損失補助、誤工補助和臨時住房補貼等費用,一般按遷移距離、物資數量、運輸方式和時間等情況分項計算。

5)工商企業補償費,包括房屋及附屬設施補償、搬遷補助、設施及設備補償、停產損失等費用,應按機關規范中“農村工商企業補償費”的規定分項計算。

6)行政事業單位補償費,包括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搬遷運輸費及物資損失等費用。各類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應按重建價格計算;搬遷運輸費及物資損失應按運輸距離、物資數量和運輸方式計算。

7)其他補償補助費,包括貧困移民建房補助、零星樹木補償等費用,應按需要補償補助的數量分項計算。

(3)工業企業補償費。工業企業補償費包括企業用地補償補助費、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場地平整費、基礎設施和生產設施補償費、設備補償費、搬遷補助費、停產損失費、零星樹木補償費等。

1)企業用地補償補助費應按需要補償的用地面積乘以相應耕地的補償補助單價計算。

2)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包括不同結構類型、用途的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應按重置價格分項計算。

3)場地平整費可按需要補償的用地面積乘以相鄰居民點場地平整項目平均單價計算。

4)基礎設施和生產設施補償費應按需要補償的設施數量乘以相應補償單價計算。對閑置的設施可適當補償,對淘汰、報廢的設施一般不予補償。

5)設備補償費包括可搬遷設備和不可搬遷設備的補償費。可搬遷設備僅考慮設備的拆卸、運輸、安裝和調試費用;不可搬遷設備補償費應根據需要補償的各類設備數量乘以相應的補償單價計算。對閑置的設備可適當補償,對淘汰、報廢的設備一般不予補償。

6)搬遷補助費包括人員搬遷和實物形態流動資產搬遷補助費。實物形態流動資產搬遷補助費,應根據需要搬遷的各類實物形態的流動資產乘以相應的搬遷運輸單價計算。

7)停產損失費應按項目合理停產時間分析計算。對已停產、倒閉、破產的企業不應計此項費用。

8)零星樹木補償費應按調查的實物數量乘以相應的補償單價計算。

(4)專業項目補償費。專業項目補償費包括交通工程、輸變電、電信、廣播電視、水利水電、管道工程、庫周交通、文物古跡、國有農(林、漁)場等補償費。

1)受淹的交通工程、輸變電、電信、廣播電視等設施的補償費,應按原等級、原標準和選定恢復改建方案的規劃設計成果,根據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頒發的概(估)算編制辦法和有關規定計算。專業項目建設征地土地征收(用)費,應按相應規定計算。

2)水利水電設施補償費,應根據復建或其他處理方案分項計算。

3)庫周交通恢復費,應根據水庫庫周交通恢復規劃項目計算。

4)文物古跡保護費,應按確定的保護方案所需費用計列。

5)其他項目補償費,包括軍事設施、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水文站等項目,應根據各項目的淹沒影響實物和遷移復建或保護的規劃設計成果,分項計算遷建或恢復補償費。

6)國有農(林、牧、漁)場補償費,應參照農村部分、其他專業項目等補償概算辦法編制。

(5)防護工程費。防護工程費應按照選定的防護工程方案設計所需的費用計列。

(6)庫底清理費。庫底清理費應按照庫底清理設計所需的一般清理分項工程量乘以相應的單價計算。

(7)其他費用。其他費用包括前期工作費、勘測設計科研費、實施管理費、實施機構開辦費、技術培訓費、監督評估費和咨詢服務費等。

1)前期工作費是指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議書階段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開展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主要包括前期勘測設計費、移民安置規劃大綱編制費、移民安置規劃配合工作費等,這些費用按農村移民補償、城(集)鎮補償、工業企業補償、專業項目補償、防護工程、庫底清理各項費用之和的1.5%~2.5%計列。

2)勘測設計科研費是指為初步設計階段和技施設計階段征地移民設計工作所需要的勘測設計科研費用。根據工程建設征地移民的類型和規模,將這些費用按農村移民補償、城(集)鎮補償、工業企業補償、專業項目補償、防護工程、庫底清理各項費用之和的2%~3%計列。

3)實施管理費是指包括移民實施機構和項目建設單位的經常性管理費用,將這些費用按農村移民補償、城(集)鎮補償、工業企業補償、專業項目補償、防護工程、庫底清理各項費用之和的3%計列。

4)實施機構開辦費是指為移民實施機構啟動和運作所必須配置的辦公用房、車輛和設備購置及其他用于開辦工作所需要的費用,可根據移民規模和機構人員編制情況,分項計算確定。

5)技術培訓費是指為提高農村移民生產技能、文化素質和移民干部管理水平所需要的費用,可按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房屋及附屬建筑物補償費、居民點基礎設施建設費、農副業設施補償費、小型水利水電設施補償費、農村工商企業補償費、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等單位遷建補償費、搬遷補助費、其他補償補助費、過渡期補助費等費用之和的0.5%計列。

6)監督費主要是為對移民搬遷、生產開發、城(集)鎮遷建、工業企業和專業項目處理等活動進行監督所發生的費用。評估費主要是為對移民搬遷過程中生產生活水平的恢復進行跟蹤監測、評估所發生的費用。根據工程建設征地移民的規模和特點,按農村移民補償、城(集)鎮補償、工業企業補償、專業項目補償、防護工程、庫底清理各項費用之和的1%~1.5%計列。

7)咨詢服務費可按農村移民補償、城(集)鎮補償、工業企業補償、專業項目補償、防護工程、庫底清理各項費用之和的0.1%~0.2%計列。

(8)預備費包括基本預備費和價差預備費,應按以下規定計算。

1)基本預備費按農村移民補償、城(集)鎮補償、工業企業補償、專業項目補償、防護工程、庫底清理與其他費用之和乘以費率計列。費率在項目建議書階段為15%,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為12%,初步設計階段為8%,技施設計階段為5%。

2)價差預備費應以分年度的靜態投資為計算基數,按照樞紐工程概(估)算編制所采用的價差預備費率計算。

(9)有關稅費包括耕地占用稅、耕地開墾費、森林植被恢復費等,應按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計列。

由此可見,移民資金構成的每一步,都是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從淹沒影響實物基本數據調查、補償補助單價的確定到最終移民資金的形成,是水利水電過程建設中最為復雜而又嚴密的工作,是通過眾多人員,包括移民本人在內實施的系統工程。所以對移民資金的管理與正確使用是移民搬遷安置實施階段最為關鍵的問題。

移民資金管理是一項政策性、紀律性、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歷來是水庫移民社會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如何管好用好移民資金,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基礎上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是維護移民合法權益,做好移民工作的關鍵,也是各級政府和移民管理部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只有堅持依法辦事,建立和完善移民資金管理監督機制,才能確保移民資金政策和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大田县| 青海省| 锡林浩特市| 灌云县| 佳木斯市| 河间市| 丹凤县| 甘孜县| 钟祥市| 平阴县| 石城县| 定西市| 青川县| 左权县| 恩施市| 娱乐| 高陵县| 抚远县| 海丰县| 吐鲁番市| 武义县| 金乡县| 综艺| 禄劝| 徐州市| 通辽市| 古交市| 房产| 项城市| 礼泉县| 内黄县| 阳新县| 固始县| 崇仁县| 汝阳县| 祁阳县| 永济市| 天峻县| 拜城县|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