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系生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齊春三 鄭良勇編著
- 1053字
- 2021-04-09 22:19:10
前言
在近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很少有術語能夠像生態文明一樣引起各級政府、學術界和一般公眾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強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促進生態修復?!秉h的十八大報告則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p>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系生態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人類便依山而作、擇水而居。人類的生存發展離不開水,水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越來越瘋狂。水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難以幸免。由此導致了水質污染、河流斷流、生態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土流失、水系生態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了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開展水系生態修復與建設工作對于改善水系生態環境、促進人水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水系生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了更好地研究水系生態建設關鍵技術,在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1GGH21606)的支持下開展了相關研究,本書是在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補充完善整編而成。書中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作為研究區域,針對水系生態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在深入分析研究水系生態系統基本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水系生態建設基礎理論、水系生態健康評價指標體系和水系生態建設技術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凝練總結提出相應的水系生態建設模式,從而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水系生態建設技術體系,以期為全國水系生態建設提供些微參考和借鑒。
全書由齊春三、鄭良勇統稿,其他參與本書編寫的有王樹榮(第8章)、劉德東(第7章)、宋煒(第6章)、張濤(第3章)、李楠(第2章)、劉國印(第9章)、關科(第10章)以及翟麗麗、孟令寬、陳淑媛等同志。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山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劉長余研究員以及山東省水利廳科技與對外合作處、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等有關單位領導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有限,錯誤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斧正。
作者
2015年8月
- 高分遙感水土保持應用研究
- HydroBIM-水電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
- 危巖體孕育失穩過程與物理機制
- 高寒山區降水規律及融雪徑流模擬(水科學博士文庫)
- 脈沖液體射流泵性能研究
- 筑壩河流生態水文效應評估理論與實踐
- 中國水利教育協會20年
- 水源涵養型城市生態下墊面構建技術研究
- 2014年全國水利發展統計公報=2014 Statistic Bulletin on China Water Activities
- 長距離調水系統的瞬變流模擬與控制
- 工程總承包管理理論與實務
- 北京水務青年科技成果論文集(2013年)
- 供水水質凈化1 水廠常規處理工藝(村鎮供水行業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培訓叢書)
- 水電工程造價指南(第三版)(專業卷)
- 測繪基礎課間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