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源涵養型城市生態下墊面構建技術研究
- 李其軍 王理許 陳建剛 張書函等
- 3766字
- 2021-04-09 22:14:32
2.3 抗旱節水型園林地被植物篩選
2.3.1 材料與方法
選擇北京地區常用的10種地被植物和宿根花卉(見表2-13)進行試驗,所有供試苗木全部采用二年生苗,進行蒸散量及不同灌溉處理下的觀測,具體如下:
表2-13 地被及宿根花卉名錄

毛茛、澇峪苔草、八寶景天、地被月季、馬藺、紫花地丁、鳶尾、萱草等8種采用小型蒸滲儀法測定。株距25cm×25cm,每小區內安裝3個小型蒸滲儀,為3個重復。在土壤水勢達到灌溉點灌溉前后分別稱重,得出實際蒸散量ETc。蛇莓、五葉地錦采用TDR法。每處理設3個小區(1m×1m),每小區安裝1個TDR管,為3個重復。定期用TDR探頭測量土壤含水率,由兩次測量值之差即可求出實際蒸散量ETc(使用TDR法之前要用烘干稱重法校正;TDR法測出的是容量含水率,兩次測量值之差乘以土壤層深度即為耗水的體積。分層測量后將各層消耗的水量相加得到總耗水量)。
采用蒸散量反饋式灌溉方法確定灌溉量。以20cm深度的土壤水勢達到-50kPa時作為灌溉點。通過試驗基地的小型氣象站的氣象資料,利用FAO公布的Penman-Monteith修正公式,算出參考作物蒸散量ET0。
作物系數是衡量植物需水性能的一個指標,求出不同時期各植物的作物系數Kc=ETc/ET0。
蒸散量測定的基礎上設置100%ET0、75%ET0、50%ET0、25%ET0(其中,ET0由試驗田中設置的小型氣象站數據換算)四個處理梯度,觀測植物在不同灌溉處理下的生長和景觀表現,確定植物適宜的灌溉標準。
測量指標包括:株高、冠幅、莖數、花量、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計算根冠比。
2.3.2 生長季蒸散量
10種植物的蒸散量測量結果見表2-14。可見,澇峪苔草和馬藺的蒸散量最低,分別為240.33mm和291.45mm;五葉地錦和蛇莓蒸散量最高,分別為462.3mm和494.95mm;其余6種植物中,地被月季和毛茛蒸散量相對較低,分別為311.05mm和312.95mm;其次是八寶景天,為350.71mm;而萱草和紫花地丁蒸散量相對較高,分別為367.1mm和368.7mm。以蒸散量衡量植物的抗旱能力為:澇峪苔草>馬藺>地被月季>毛茛>鳶尾>八寶景天>萱草>紫花地丁>五葉地錦>蛇莓。
表2-14 生長季地被植物的蒸散量

續表

2.3.3 作物系數
作物系數是衡量草本植物需水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公式Kc=ETc/ET0,可得出每種地被植物6—10月的作物系數,見表2-15。蛇莓和五葉地錦蒸散量高,作物系數便相應地高,其值分別為1.03和0.85,其中蛇莓6月、7月、10月的作物系數都大于1;澇峪苔草、毛茛、地被月季的作物系數都比較低,基本在0.4~0.5之間,說明其蒸散量相對較低;馬藺相對于前三種蒸散量較低的植物來說,作物系數相對較高,但各月也基本在0.6左右;萱草和紫花地丁作物系數在0.7左右。
以草本植物需水性排序,則10種植物的節水能力從強到弱為:毛茛>澇峪苔草>地被月季>八寶景天>馬藺>鳶尾>萱草>紫花地丁>五葉地錦>蛇莓。
冷季型草坪草是北京市目前比較普遍且大量使用的地被植物,有研究表明,其作物系數介于0.8~1.4之間,本次試驗中涉及到的10種植物中,只有蛇莓和五葉地錦的作物系數處于這個范圍內,其他的都少于0.7,由此可見,除上述兩種地被外,其他地被植物需水性都低于冷季型草坪草,可作為冷季型草坪草的節水抗旱替代品種。
表2-15 地被植物的作物系數

2.3.4 不同灌溉水平下的地被植物生長狀況
試驗通過調查植物在不同灌溉處理下的生長和景觀表現,確定植物適宜的灌溉標準,評價其適應節水灌溉能力。
由表2-16可知,充足灌溉條件下,馬藺的生物量指標與控制灌溉條件下的有顯著差異;75%ET0和50%ET0的灌溉水平沒有明顯差異,但兩種處理條件下,馬藺的株高、冠幅、葉片數、總葉面積、地上部干重均較100%ET0灌溉水平下有顯著下降,說明控制灌溉影響了馬藺的觀賞性,但根干重顯著增加,使得三種灌溉條件下馬藺的根冠比很接近,無明顯差異,這說明馬藺有著很強的抗干旱脅迫的能力。25%ET0灌溉條件下,雖然馬藺的各項指標都下降了許多,但仍然能正常生長。因此,考慮到馬藺的觀賞性,節水灌溉以75%ET0和50%ET0的灌溉水平為宜。
表2-16 不同灌溉水平下馬藺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表2-17可知,在四個灌溉梯度下,鳶尾的株高、冠幅無顯著差異,但對葉片的大小有影響,干旱情況葉片明顯變小。而且水分受到控制后,地上部干重、根干重等指標都明顯低于充足灌溉條件下的,但根冠比沒失調,反而是越干旱,根冠比越大。這說明鳶尾抗旱性較強,即使進行深度控制灌溉,對景觀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因此,鳶尾屬于可以深度控制灌溉型地被植物。
表2-17 不同灌溉水平下鳶尾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表2-18可知,75%ET0處理下,萱草的各項指標與100%ET0處理下無顯著差異,但50%ET0和25%ET0兩個處理下,萱草的葉片明顯變得又窄又短,根冠比也明顯降低。而25%ET0條件下,萱草葉片數量還明顯減少。以上分析說明萱草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為了不影響其景觀性,最好以75%ET0的輕度干旱脅迫為宜。因此,萱草屬于可以輕度控制灌溉型地被植物。
表2-18 不同灌溉水平下萱草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表2-19 不同灌溉水平下地被月季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表2-19可知,在充足灌溉條件下的月季外觀表現,均優于控制灌溉條件下的,無論是株高、冠幅、地上部干重,還是花量,都與其他三個灌溉梯度下的有著顯著性差異,但是充足灌溉條件下,月季的根冠比嚴重失調,這說明充足灌溉,反而不利于提高月季的抗旱性。而75%ET0條件下,雖然地上部各指標均比充足灌溉條件下的要差一些,但根系健壯,根冠大。由此說明,干旱對月季的觀賞性有影響,但在75%ET0處理下,卻是最健康的。50%ET0條件下,除月季根干重與75%ET0的有差異外,其他指標都沒有明顯差異。因此,月季的抗旱性相對較強,屬于可以深度控制灌溉型地被植物。
由表2-20可知,在四個灌溉梯度下,紫花地丁只有根冠比在0.05水平下無顯著差異,其余指標均差異顯著,說明紫花地丁對水分脅迫極敏感。當受到干旱脅迫時,其生物量和觀賞性隨即下降,干旱脅迫越嚴重,生物量和觀賞性下降越多。因為受脅迫后,地上部和根的變化幅度相近,故其根冠比差異不顯著。同時可以看出,75%ET0處理下,紫花地丁除地上部干重外的各項指標與100%ET0處理下無顯著差異,說明紫花地丁在不低于75%ET0的輕度干旱脅迫下,仍可基本維持其觀賞性。但要指出的是,在75%ET0處理下,其覆蓋成坪的速度較100%ET0處理還是有差異的。因此,如果在園林中應用需要其快速覆蓋地表,最好仍維持100%ET0的灌溉處理。因此,紫花地丁屬于需充足灌溉型地被植物。
表2-20 不同灌溉水平下紫花地丁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表2-21可知,在75%ET0和50%ET0灌溉條件下,八寶景天只有分蘗數在0.05水平下有顯著差異,其余指標均差異不顯著,而且在50%ET0處理下,八寶景天的株高、冠幅、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分蘗數在各處理中處于最高,說明八寶景天更適于在50%ET0的水分處理中生長,這也符合景天科植物抗旱的特性。因此,八寶景天屬于可以深度控制灌溉型地被植物。
表2-21 不同灌溉水平下八寶景天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表2-22可知,在四個灌溉梯度下,毛茛的所有指標在0.05水平下均有顯著差異,說明毛茛對水分極敏感。75%ET0與100%ET0處理下的各觀賞性指標基本差異不顯著,故75%ET0的灌溉量基本可以滿足園林中的應用。因此,毛茛屬于可以輕度控制灌溉型地被植物。
表2-22 不同灌溉水平下毛茛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表2-23可知,在四個灌溉梯度下,澇峪苔草的株高、根干重、葉長均無顯著差異。25%ET0灌溉條件下雖然冠幅和分蘗數減少,但根冠比卻遠遠高于充足灌溉條件下的。以上分析說明,澇峪苔草具有極強的耐旱性,干旱條件下能健壯生長,但在園林綠化中應用,為增加分蘗,加快其成坪速度,前期應給予相對充足的灌溉。
表2-23 不同灌溉水平下澇峪苔草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表2-24可知,在四個灌溉梯度下,五葉地錦的所有指標在0.05水平下差異顯著,說明五葉地錦對水分脅迫極敏感。但可以看出,100%ET0處理和75%ET0處理下,其莖條數、覆蓋度、地上部干重和根冠比這四個指標差異不顯著,說明五葉地錦在不低于75%ET0的輕度干旱脅迫下,仍可基本維持其觀賞性。因此,五葉地錦屬于可以輕度控制灌溉型地被植物。
表2-24 不同灌溉水平下五葉地錦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由表2-25可知,在四個灌溉梯度下,蛇莓的所有指標在0.05水平下差異顯著,說明蛇莓對水分脅迫極敏感。雖然實驗結束時75%ET0處理下的覆蓋度和100%ET0處理下的無顯著差異,但是由于75%ET0處理下的植株生長較100%ET0處理的緩慢,其達到郁閉成坪的時間較100%ET0處理的要晚,同時75%ET0處理下的單片葉面積顯著低于100%ET0處理,總的來說,75%ET0的灌溉處理影響了其觀賞效果,故蛇莓最適宜的灌溉量應是100%ET0。因此,蛇莓屬于需充足灌溉型地被植物。
綜合10種地被植物在四個灌溉梯度下的表現(見表2-26),分析得出:馬藺、鳶尾、地被月季、八寶景天、澇峪苔草屬于抗旱性強的地被植物,可深度控制灌溉,50%ET0灌溉條件下能生長良好;萱草、毛茛和五葉地錦抗旱性較強,可輕度控制灌溉,以不低于75%ET0為宜;紫花地丁、蛇莓,屬喜濕地被植物,為維持其最佳觀賞效果,需充足灌溉。
表2-25 不同灌溉水平下蛇莓的生物量

注 多重比較僅限于同列之間,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
表2-26 十種地被植物抗旱性能對比

綜合上述試驗結果,分析得出馬藺、澇峪苔草、鳶尾、地被月季、八寶景天這五種地被植物具有較好的抗旱節水性能,同時在干旱條件下依然能保持較好的綠化觀賞效果,推薦為北京市抗旱節水型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