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實驗驗證

4.1 實驗平臺簡介

為了實驗驗證反向電流跟蹤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一套額定功率10kW的雙饋風力發電示范系統搭建完成,在此平臺上對該控制策略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平臺結構見圖4-1,系統照片見圖4-2。雙饋發電機由一臺鼠籠式異步電動機拖動,變流器機側和網側分別由兩片DSP (TMS320F28335)獨立控制,見圖4-3。網側變流器(GSC)以穩定直流母線電壓為控制目標,主電路為單電感并網結構,控制采用直流電壓外環和電感電流內環的雙閉環結構。機側變流器(RSC)采用定子功率外環和轉子電流內環的雙閉環結構,其控制框圖與仿真中一致。

其中,DFIG的主要技術參數見表4-1,控制器的采樣頻率為9.6kHz,開關頻率設定為4.8kHz。

img

圖4-1 實驗平臺

img

圖4-2 雙饋風力發電示范系統

img

圖4-3 電機(左:雙饋電機;右:鼠籠電機)

啟動過程如下:

(1)合上網側空氣斷路器,GSC通過軟上電電阻給直流母線電容充電。

(2)軟上電完成,切除上電電阻繼續充電。

(3)母線電壓達到預先設定的工作閾值后,GSC開始工作在PWM整流狀態。

(4)開啟原動機,設定一定范圍的轉速。

(5)待轉速穩定后,RSC啟動,在定子側建立與電網同相、同頻、同幅的電壓。

(6)定子電壓穩定后,定子并網,并以功率為指令工作。

在本文設定的實驗條件中,由原動機設定固定的轉速,模擬風力發電機在較大轉動慣量下轉速短時間內變化較小的工況。

雙饋式風力發電機組能否實現低電壓穿越受三個關鍵因素的限制,分別是漏感、轉速和直流母線電壓。由于大型風力發電機的電阻相對較小,這里不予考慮。電機漏感越大,轉子轉速越小,變流器直流母線電壓越高,越有利于實現低電壓穿越。因此,在小功率的實驗平臺中,根據標幺值合理地選擇電機和變流器參數至關重要。本文所用的實驗平臺,漏感和直流母線電壓的值較為合理,但小功率的風力發電機電阻較大,暫態過程衰減較快。實驗平臺的具體參數見表4-1。

表4-1 實驗平臺參數

img

為了防止故障下變流器失控,實驗平臺轉子側配備了Crowbar裝置和直流母線卸荷電阻。根據暫態過程分析,得出Crowbar阻值變化對轉子端口電壓的影響見圖4-4。

img

圖4-4 轉子端口電壓隨Crowbar電阻變化曲線

在投入Crowbar電阻后,為了保證變流器完全封鎖,故障后的轉子電壓必須小于直流母線電壓。直流母線電壓為650V時,對應的Crowbar電阻值為7.5Ω,留一定的裕量取7.2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衡东县| 资源县| 穆棱市| 招远市| 涟水县| 望江县| 壶关县| 昌江| 曲水县| 新乡县| 鄂尔多斯市| 黄骅市| 扎鲁特旗| 昂仁县| 诸暨市| 德格县| 利津县| 康乐县| 将乐县| 天峻县| 海盐县| 施秉县| 清徐县| 武陟县| 昌乐县| 淮滨县| 锡林浩特市| 宜宾县| 屯门区| 额尔古纳市| 中牟县| 惠州市| 扎囊县| 英吉沙县| 霍林郭勒市| 固安县| 南投县| 吴忠市| 青神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