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傳:半生飄零,一世盡情
- 桑妮
- 898字
- 2021-03-31 16:16:46
青荷,小露尖尖角
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
時年,朝廷上下歌舞升平。無論百姓,還是官宦,都過得愜意美好。江山迤邐、歲月靜美,人們?nèi)缤诰従彽男∠骼飫澬小?/p>
山東章丘明水鎮(zhèn),一個如青荷般清麗的小生命誕生了。
隔著千年時光,或許奢華又隆重,或許喜陳盛宴、賓客滿席,或許……只是,我無法得見。但是,我知名為李清照的她,在后來的歲月里名動天下令世人仰止。
她出生的家,是個貴族的家、煊赫的家,亦是書香門第。
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學識廣博,以文章著名,深受大文豪蘇軾的賞識,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并稱“蘇門后四學士”。劉克莊曾在《后村詩話》里如是稱譽他:“文高雅條鬯(chàng),有義味,在晁秦之上。”張耒則如是在他的墓志銘中說:“文叔‘筆勢與淇水相頡頏’。”
如此盛贊,雖可能略有些過,卻可見時人對他文學造詣的推崇。
誠然,李格非也非平庸之輩。
他于宋哲宗紹圣二年(公元1095年)撰寫的《洛陽名園記》,是被廣為傳誦的名篇,其文格調(diào)高雅,為人們稱頌不已。此外,他還精通經(jīng)學,其研究成就遠超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曾留有十萬言的《禮記精義》。清照晚年寫的《〈金石錄〉后序》亦如是說:“自來家傳《周易》《左氏傳》,故兩家者流,文字最備。”于此,我們也可從清照的言辭中看出經(jīng)學乃是李氏之世業(yè)的。
有父親如此,耳濡目染下的小清照自然非等閑之輩。
她,天資聰穎。古人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于清照處,這血統(tǒng)之事無須提,乃是那天生的,如安意如所言——即便隔了千年,亦是那金石之聲,錚錚入耳的。
母親王氏,亦非凡俗。
出身于名門望族的母親,飽讀詩書、能詩善文,是當?shù)赜忻牟排?/p>
父親,常年在汴京城,她便常常跟隨母親。閑暇時光,她會跟隨母親研習古詞和詩文,還常常纏著母親,要母親給她講各種各樣的故事,包括那個居住著父親的汴京城。
彼時,汴京城于母親而言,亦是霧里花、水中月,是聽過而未曾見過的。
所以,母親與她講那里的宮殿,講萬人之上的皇帝,講車水馬龍、繁花似錦的街市,更與她講多情詞客。
由此,京城在小小的清照心里成了承載向往的地方。
飽受書香浸染的她,靈氣逼人,如同一片綴著露珠的青荷般,早早地就將其聰慧與敏悟予以顯露。
如是清照,是骨子里就擁有著才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