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王母也附和道:“聽你爸的,快回去吧,我這有你爸就行了。”
“那明天還得辦出院呢。”
“沒事,你爸帶著卡呢。”
此時王琋的心中是無比的愧疚,但無能為力,于是只能默默的說好。
于是他又想起來,父親還沒有吃飯呢。
“爸,您吃點什么,我在這等著,您先去吃。”
“下午那大姐,給倆燒餅,都讓我吃了。”王父朝旁邊床的大姐努努嘴。
哦,原來是新搬來旁邊床的那個老太太的女兒給的。
王琋對她的印象比較深,一個連自己姓名都沒有的老奶奶。
中間隔著簾子,王琋也就進門的時候能看見,老太太躺在床上,有的時候是孫子夫妻陪著,有時候是兩個女兒陪著。
王琋不甚在意這些,于是確定問道:“您吃兩個燒餅就行了?”
“行!晚上嘛,少吃點得了。”
王琋聳聳肩回道:“那好吧,我這就回了。”
王母笑道:“嗯,你早點回。”
王琋走后,王父埋怨道:“你看你把他慣的,一句話還不能說了?”
“誰不讓你說了?”
“那你剛瞪我干嘛。”
“貝貝下班本來就這個點兒了,路上又沒耽擱,你說他也沒用,還干嘛說呢?”
“讓他也體會一下生活的不容易,又怎樣?”
“行了,這事都過去了。”王母不想再多說。
“要像老李頭就好了,冒著被開除的危險也要生二胎,現在多好,兒女雙全,遇見個事情兩個孩子相互幫助,壓力也沒多大,閨女忙了,兒子能來幫幫忙,兒子有事了,女兒還能搭把手。”王父感慨道。
“那他媳婦兒還不是被開除了!”
“人家下海,雖沒掙什么大錢,現在日子過得也比咱們滋潤,有什么不好?”王父歪著頭說。
“那能怪誰?還不是怪咱們膽子小唄~”王母說起這事,也沒什么招。其實王母是很喜歡孩子的,奈何當年計劃生育,只讓生一個,多生不說要開除公職,有的孕婦懷孕七八個月,發現了,照樣引產,有的孩子被打下來的時候,還能聽見哭聲,想想真是殘忍。
王家人也都是老實巴交的工人,沒有那個膽子。
剛說到的老李頭,他媳婦原本就是個膽大的農村婦人,之前在老家生了個閨女,后來跟著丈夫到了工廠,成為一名工人。因為他媳婦本來就有些胖,等有了兒子,六個月才開始顯懷,又正值冬天穿的厚,所以把周圍的人瞞得嚴嚴實實的,到了八個月的時候,肚子太大看實在瞞不住,跟廠子里請了三個月假,躲到農村老家,生下兒子后,落在老家親戚的戶上,等到孩子三歲的時候,要把戶口轉回BJ來,這才露了餡,工廠嚴厲處分老李頭夫婦,他本人記大過,他媳婦直接被開除。他媳婦在家待了半年,覺得這么下去不是個事,就想著做點服裝的小生意,剛開始掙不上什么錢,就是個保本。老李媳婦呢,腦子也活泛,再后來,想辦法在商場里開了自己的服裝店,生意越來越紅火,能掙上些錢了,又迎上改革,自己盤下店鋪。老兩口就這樣把兩個孩子都供出來,送進了名校。老李頭退休以后,他媳婦也把店面租出去給別人經營,自己收房租,兩人算是雙雙退休,到處去旅游。
相比之下,家屬院里的其他家庭,都是一個孩子的,現在基本上那些老兩口就是給兒女帶孫子,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一個小孫孫身上。
就像白錚的父母,總是勸他再生一個,但是他總說:我現在店里的事情這么忙,家里的事情全靠倩倩一個人,平時她還要上班,雖然不忙,但是她一個人要照顧你們四個老人,一個孩子,再加一個孩子那還得了?
父母也會勸:我們現在身體硬朗,能幫你多帶帶就多帶帶。
岳父母也說:我們也能幫忙啊,一家帶一個嘛。再說倩倩要是再生一個,就在家里帶孩子也行嘛。
白錚總是會在這時候打斷父母和岳父母:你們光放眼現在,等上了學還要輔導孩子作業,還要送補習班,這不是一兩年,是十二年啊,那會兒你們都快八十了。是能幫忙輔導作業啊,還是能干啥?倩倩有她自己的工作,況且她還挺喜歡現在的工作,以后光圍著孩子轉她會后悔的。
那會兒你們要是能顧好自己就是給我和倩倩最大的幫忙了,這幾年享享清福不好嗎?再說,現在社會壓力這么大,生那么多孩子干嗎,有一個就行了,我現在把我能給他最好的都給他,再生一個,我就不能像現在把精力都放在他一個人身上了。本來我就沒多少空余時間,哪有那么多精力。
老人們到這會兒基本暫時就放棄勸子女生二胎的建議,不過呢,要不了小半年,就又會提起來。到時候,這樣的話再重復一遍是不行了,得拿出新的理由來說服老人。
再說王琋,回到家以后,簡單的沖個澡,打兩把游戲,睡前看一眼各類消息,就放下手機睡覺了。
平時他都是關機睡覺,這幾天,他怕父母有急事,于是都是調成震動睡覺,不敢關機,他也和父母打過招呼,說有事就給他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