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平安
- 我真沒想成為星主啊
- 印第安老咸魚
- 2009字
- 2021-05-17 01:22:21
趙帛失蹤的消息終于傳開了。
原因就是遲遲不見趙帛回到邯鄲,連同行的護衛都不見了,這可急壞了宮里的王后,也就是大王子趙錦的生母。
趙王對這個小兒子是無所謂的態度,但是也從沒有想過不要這個孩子,畢竟是親生骨肉,但是使臣都回來好幾天了,趙帛卻遲遲未歸,還是要派人調查一番,一個趙王子總不可能這么不明不白的消失。
趙王后就是她暗中買通護衛,讓找帛回不到邯鄲。原本的計劃就是把趙帛宰了,帶著他的遺體回到邯鄲,隨便編一個劫匪的理由,相信趙王也不會多說什么,但是現在活不見人,死不見尸,肯定是要去調查。
趙王的人順著兩條路線,還是找到了四具尸體,稟報于韓王。
時間過去了太久,又地處荒郊野嶺,尸體早就被野獸啃食的不成樣子,經過鑒定,把猜測結果遞了上去。
趙王看到結果大為震怒,上面清晰的寫著:“四具尸體是屬于馬夫和侍衛,現場勘查,應該是隨行的兩個侍衛動的手殺的馬夫,趙帛不知所蹤。”
趙王何等老練,侍衛竟然敢殺馬夫,就肯定要殺趙帛,卻不知何等原因被趙帛反殺,而趙帛自己也逃掉了。
肯定是有人不想趙帛這個變數回到邯鄲,這個人顯而易見,就是王子趙遷的母親,趙國的王后趙悼倡后。
趙王就三個兒子,大兒子趙嘉,生性憨厚老實,由于過于愚笨,根本沒人投靠他,朝野并無勢力,而且以他寬仁的性子,也做不出來這等事情,也因此趙王早早的把他排除在權利之外,只能說活的很快樂。
二王子趙遷,生母乃當今王后。
趙王直接拿著呈上來的奏報,去往王后的住處,如此家丑之事,豈可大張旗鼓的被人在背后恥笑。
自從趙王派人去查這個事情,趙王后就知道,憑借一點蛛絲馬跡肯定會找到她這里來,可是她一點都不后悔,為了兒子的王權,她愿意再做一次。
趙王把奏報直接甩在了找王后的臉上:“你是不要給本王一個解釋?”
事到如今的地步,趙王后相當的淡定,收起散亂的奏報,一眼都不看的收好就放在桌子上。
“沒有什么好解釋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趙國的穩固。”
趙王臉色都紅了:“事到如今,還敢紅口白牙的說是為了趙國的穩固,那可是本王的親兒子,我看你是為了你兒子趙遷的穩固。”
趙王后相當平靜:“大王可別忘了,趙遷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兒子,也是你的兒子。”
趙王怒不可遏:“所以這就是你加害趙帛的理由?”
“大王不妨想一想,一個懵懂之童,從下就質押在秦國,待了這么多年,秦國對他灌輸了什么思想我們不得而知,讓他以王子的身份回歸趙國,大王對這種隱患真的放心嗎?”
“那是本王的親兒子,有什么不放心的。”
“大王從小對他有過關心嗎?還有請大王想一想,他的生母。”
趙王沉默了,確實對這個小兒子沒有關照,甚至在趙帛送往秦國之后,任由他的生母在宮中死的不明不白,真回到了邯鄲,可能真的對他這個父親恨意多一點。
趙王后看趙王不說話,繼續說下去:“況且現在也不確定趙帛是死是活,這樣不是挺好的嗎?”
“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事讓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本王?必定背負一世罵名。”
趙王后不急不緩,這有何難,“只需要對外宣稱:趙帛有資質,大王安排他去修行了。生死不知,音訊全無,況且在這邯鄲城中,根本沒人會關心一個長在秦國的質子的死活。”
趙王沉默不語,在趙王后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勸說下,妥協了。
只是這對外宣稱的措辭,需要仔細斟酌,好堵住這百姓的悠悠眾口。
趙王后輕輕的扶著趙王坐下,輕緩的為趙王按按肩膀,撫平心中的積郁之氣。
“你這可是為本王出了一道難題啊!”
趙王緊皺眉頭,思索平穩解決之道。
趙王后用手輕撫趙王的眉頭,“沒幾人關心的小事,其實拖幾天也就過去了。”
“怎么會沒人知道,對外宣稱的就是去接回趙王子,現在趙國的百姓都知道這次出使秦國就是為了接回趙帛,但是現在人遲遲未歸,總歸要有個交代。”
秦國剛同意結盟,不能再刷鍋給秦國了。
趙王還是針對趙帛發出了一則懸賞:
“趙帛公子從秦國回來的途中,在趙國境內被歹人抓走,身邊的護衛和車夫都慘遭毒手,趙帛公子不知所蹤,現發出懸賞,提供消息者賞金百兩,帶回公子者,賞金千兩。”
此公告一出,看公告的眾人嘩然,沒想到竟然有人敢劫持趙國的王子,膽子真大。
旁邊又有人說也怪趙王,接個兒子大張旗鼓,恨不得讓全天下都知道,這下好了吧,兒子被歹人劫持了吧。
一個年輕人也感嘆一句:本意是想彰顯國力強大,誰知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兒子沒了。
此事一出,那些說書的又有新橋段了,明日有沒有同去茶館聽書的?
同去,同去!
此事也由秦國的暗探傳到了秦國。
趙帛是是死是活,秦本就是無所謂的,一個閑棋,沒想到看樣子這個趙帛福大命大,竟然沒死,這樣才好玩,“讓本王看看以后能鬧出什么風浪吧。”
秦王把密報遞給下人:“把這個送給扶蘇,讓他看看,幾年的同窗應該告訴他。”
扶蘇拿著密信就找到了嬴陰嫚。
“陰嫚,快看父王給的密信,趙帛失蹤了。”
陰嫚公主趕緊從扶蘇手中接過密信,看到了趙國發的關于趙帛的懸賞公告。
“活著就好,活著就好。”
扶蘇感嘆了一句:“相信趙帛吧,最難過的都過去了,剩下的沒什么難的,沒準以后的成就會更高呢。”
“只求平平安安就好。”
戰亂的年代,平安都是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