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發與創新
- 張利華
- 2183字
- 2021-04-02 09:33:41
九、知識產權為中國企業的研發創新保駕護航
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來,中國持續完善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加強執法指導,深化司法審判領域改革,不斷完善保護機制,健全工作體系。這些法律法規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通過知識產權轉讓/授權獲得巨額利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國長三角正成為全球生物制藥研發的重要基地。僅創立四年的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2015年兩次與美國禮來制藥達成產品開發戰略合作,獲得首付及潛在里程碑款等合計33億美元。中國人發明的生物藥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而且賣給了世界500強的美國制藥企業,這是技術的創新突破。2016年3月15日,復旦大學與美國滬亞公司(HUYA)在上海達成協議,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青,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用于腫瘤免疫治療的IDO抑制劑,有償許可給美國滬亞公司,此次許可轉讓為復旦大學和楊青教授帶來6500萬美元的收益。
2020年4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了2019年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了5.899萬件專利申請,超過美國(5.784萬件)躍升至第一位,成為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但是在發明專利方面,據專利數據統計及分析公司智慧芽(PatSnap)的數據,中國僅是美國的39%,德國的44%,日本的43%,英國的49%,法國的51.6%。2018年,中國知識產權使用費對外支出358億美元,收入56億美元,逆差302億美元。
中國企業在創新研發領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很多企業不愿意在創新領域加大投入,認為花費巨資研發出的專利產品,轉眼就會被侵權,心血付諸東流,遭受重大損失。但是,隨著中國不斷完善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大執法力度,對創新研發的保護將落到實處。
201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決定草案。知識產權法院將實行跨區域管轄,審理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等知識產權案件,并審理所在市基層人民法院的第一審著作權、商標等知識產權上訴案。201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對故意侵犯專利權,情節嚴重的規定了一到五倍的懲罰性賠償,并將法定賠償額從現行專利法規定的一萬元到一百萬元提高為十萬元到五百萬元。2019年4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做出修改的決定,進一步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額由“一倍以上三倍以下”修改為“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并將法定賠償額上限從“三百萬元以下”修改為“五百萬元以下”。
這些都向整個社會發出了強有力的信息,即知識產權是值錢的,侵權人應當為其侵權行為支付高額賠償。2019年,中國密集出臺知識產權保護法規,不斷加大執行力度。例如,江蘇省十大知識產權案件中對侵犯著名商標的企業判罰5000萬元;北京市知識產權法院對一起侵犯金庸小說改編權的游戲企業判罰1600萬元。2019年,中國知識產權中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515億元,同比增長23.8%。其中,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1105億元,同比增長24.8%;質押項目7060項,同比增長30.5%。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及其合作伙伴聯合發布的年度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中國由2010年的第43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14位,連續四年保持上升勢頭。
研發投資、專利和商標國際申請量是全球創新指數的重要構成,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創新表現的主要參考指標,同時也成為衡量一家企業科技成色的重要指標。在專利指標中,經無效程序后仍維持有效的專利數量、公司是否對外發起專利訴訟、公司專利是否對外許可、公司專利質押數量四項,成為專利成色的市場驗證統計的重要指標。知識產權不僅是企業的一項防御型武器,也應成為經常使用的進攻型武器,這也是我們現在感受到的:蘋果、華為、高通等世界一流科技企業似乎每季度都有知識產權官司,不是作為被告就是原告,而且作為原告的次數越來越多于作為被告。
知識產權是偶然發明,還是主動布局的大規模產出?傳統觀念認為是少數天才的偶然所得,但事實并非如此。著名發明家愛迪生通過出售專利獲得數萬美元的初始資金,于1876年創立了第一個工業實驗室。隨后,1889年貝爾電話實驗室成立,1900年通用電氣公司工業實驗室成立,1902年杜邦工業實驗室成立。這些研發中心將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等擁有不同技能的人才集中起來,通過研發與創新管理體系進行有序分工和管理,開創了專利等知識產權的規模化產出,這是美國得以勝出成為全球知識產權大戶的重要原因。在經驗豐富的研發與創新管理咨詢顧問(外部智力)幫助下,企業更容易研發出專利成果,實現專利技術的整體布局。我曾委托多家接受過咨詢的企業統計咨詢啟動后的專利申請情況,數據顯示,在我做過咨詢后一年的專利申請數就超過了自其成立以來十多年專利申請的總和,專利技術推動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發與創新管理體系的建設不僅能提升研發效率,而且有助于大幅提升研發的知識產權成果。研發與創新管理是一門科學!
小結
美國將知識產權保護寫入憲法,正是這一措施,使美國的知識產權得到空前發展,使它一躍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為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有力打擊侵權,2018年,中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正案(草案)》,這更加激發了創新創造活力。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研發投資、專利和商標國際申請量是全球創新指數的重要構成,也是衡量一家企業科技成色的重要指標。研發與創新管理體系的建設有助于大幅提升研發的知識產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