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Business Insider商業觀察

拜登的科技方略

拜登新政府預計將著力增強美國的創新優勢。

(撰文 邱月燁 編輯 陳曉平 )

過山車般的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終于塵埃落定——民主黨候選人約瑟夫·拜登率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戰勝現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成功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

因疫情影響,許多選民采用郵寄選票的方式投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開票期延宕數日,其間“劇情”跌宕起伏,拜登上演了一出翻盤大戲。相對特朗普“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其競選口號“重建美好(Build Back Better)”的價值觀截然不同,勢必帶來施政的調整。

特朗普執政4年,中美間的競爭氣氛加劇,科技領域尤其成為焦點。在稅率、國際貿易、能源及氣候等諸多議題上,拜登的政策主張與之大異其趣,在科技創新等高精尖領域,其也呈現明顯變化,將影響中美產業競爭格局以及眾多巨頭的走向。

監管巨頭

11月3日是首個開票日,大選選情膠著,難分勝負,科技股則強勢上漲。

其后5天的開票日中,以大型科技公司作為權重股的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以及標普500指數期貨,連漲四日。

海港環球證券投注市場部總經理托馬斯·迪·加洛馬分析:“最開始,人們都堅信今晚會有一股巨大的‘藍色浪潮’(即民主黨獲勝)到來,而選舉情況完全出乎了我們的意料。”外媒分析,面對巨大不確定性,交易員們回到最值得信賴的處理模式:押注科技股上漲,債券收益率回落。

加碼制裁華為,威脅封殺TikTok、Wechat,特朗普對中國科技公司態度強硬,事實上,他與絕大多數美國科技巨頭同樣關系緊張,與推特、臉書等矛盾早已公開化。

在特朗普任期,美國政府針對科技巨頭進行多次反壟斷調查,例如持續調查谷歌搜索和廣告業務的反壟斷行為。《華盛頓郵報》透露,Facebook最早可能在11月面臨美國的反壟斷指控。

2020年7月底,蘋果、亞馬遜、谷歌及亞馬遜四大科技巨頭的CEO齊聚一堂,出席聽證會接受美國國會質詢。業界分析,若調查持續下去,這些科技公司可能將面臨分拆的風險。

科技巨頭們的政治傾向也顯而易見。根據響應性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資料,美國互聯網企業達98%的政治獻金,都捐給民主黨的競選活動或外圍團體。

亞馬遜公司CEO杰夫·貝佐斯公開稱,民主黨勝選,意味著“團結、有共鳴和體面”的時代重新回歸。于硅谷精英們來說,拜登顯然比特朗普更尊重規則。

然而,在某些立場上,拜登可能比特朗普更為激進。

對于科技公司的監管,拜登同樣支持對反壟斷審查,并刪除使網絡平臺言論豁免的“第230條”。

第230條有“互聯網巨頭的免死金牌”之稱,根據現有的規定,臉書和推特等互聯網平臺無需為平臺用戶發表的內容而承擔法律責任。就是說,如果有人在推特上誹謗你,你可以起訴那個推特用戶,但不能起訴平臺。

特朗普主張廢除的動機,是認為該法律被用來審查保守派言論,打壓共和黨及其支持者的聲音。科技界意外的是,拜登也支持廢除該法條,認為某些社交平臺規范太少。他抨擊臉書對政治言論相對放任,希望社交平臺積極下架某些不當言論。

“拜登一向說最大的罪惡就是濫用權力。科技巨頭及其高管不只濫用權力,還誤導美國民眾、傷害民主制度、逃避應擔負的責任,拜登會結束這一切。”拜登發言人麥特·希爾說。

更有甚者,民主黨內存在拆分科技巨頭的聲音。

新當選的女性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公開提出,應認真考慮拆分Facebook。10月初,一份由民主黨議員領導制作的調查報告,指控科技巨頭壟斷之余,主張科技巨頭應拆分業務,并禁止在相近業務中經營大型平臺,如谷歌擁有YouTube、臉書旗下控制Instagram等。

拜登陣營對科技公司監管的要求,還包括社群媒體加強打擊錯誤資訊、制定政策幫助受無人車等創新技術威脅的勞工等。

《華爾街日報》指出,即便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科技領域的監管只會愈加嚴厲,限制谷歌、蘋果、臉書等巨擘的市場權力,已成為兩黨共同目標。未來4年,科技巨頭的日子恐怕未必好過。

瞄準未來

拜登高度重視研發投資的戰略意義,已公開表示,將把對科技研發的投資作為總統任期的基礎工作,以確保美國在創新上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2011年,奧巴馬提出要讓美國研發總投入水平達到GDP的3%。無奈,特朗普在任時期,大幅削減聯邦研發支出:除AI、量子科學和航天等領域外,多數領域研究資助減少,特別是基礎研究資金遭到大幅度削減,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機構的經費也都受到壓縮。

特朗普任內的4個財年預算,均建議削減聯邦研發預算,比如,2021財年的研發預算較2020財年實際支出下降9%;盡管扛起“制造業回歸”大旗,特朗普也支持建立新的制造業創新研究所,然而,2021財年預算中,國防部所屬8家制造業創新機構的經費支持同樣減少63%。

特朗普更加重視功利性的產業短期發展,以稅收抵免等方式,吸引海外企業回流,短期內迅速帶動制造業就業機會回歸,以緩解工薪階層失業的困境與壓力。

拜登將改弦易轍,在競選計劃中提出,將在未來4年內投入3000億美元的創新資金,主要用于大幅增加聯邦對于NSF、NIH、能源部(DOE)等部門以及大學的直接研發投入,設立新的突破性技術研發計劃支持5G、人工智能等影響美國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創新,設立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BIR)的升級版“美國種子基金”,支持勞動力先進技能開發和技術培訓以及建設新的科研基礎設施五個方面。

在影響美國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判斷上,拜登尤其關注清潔能源,其政策與特朗普完全背道而馳。

特朗普在任時,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提議大幅度削減聯邦能源技術研發資金,提出廢除DOE資助的國家制造業創新研究所,限制州政府在執行清潔電力標準、零排放車輛規定等方面的權力。同時,他積極支持頁巖油氣、煤炭發電等傳統能源技術研究和發展。

拜登則全力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發展,計劃在清潔能源和綠色基礎設施領域總共投入2萬億美元,推動美國到2050年實現“百分百依賴清潔能源”和“凈零排放”,呼吁增加清潔能源技術相關的研發資助,主張聯邦政府主要部門和各州應制訂減排目標,采用政府采購等鼓勵政策,也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電動汽車的未來愿景,減碳相關的產業預計將明顯獲益。

拜登是一名癌癥幸存者,其長子也因癌癥去世,他個人尤其關注癌癥領域的研究。2016年,時任副總統的他主導了美國“癌癥登月計劃”,誓言要像完成登月壯舉一樣,整合美國科技資源,用12年時間攻克癌癥。可惜的是,特朗普上臺后,這一計劃被束之高閣。

拜登參選伊始,即得到廣大醫學專家的公開支持。9月底,美國81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及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發表聯署信,支持拜登。他上任后,預計將優先為癌癥等醫學領域研究提供資助和支持。此外,哈里斯的母親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名專門研究癌癥的博士。

在制造業研發方面,拜登延續奧巴馬時期的“再工業化”戰略,呼吁制定全面的“制造和創新戰略”,建議建立50個以上的“美國制造”技術中心,促進聯邦投入建設的美國制造業創新研究所與地方的商業發展和就業聯系起來;提出擴大“制造業創新伙伴關系”,加強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聯系,以強化美國國家實驗室對于區域創新生態系統和經濟體的支撐作用。

創新競賽

2020年3/4月號的《外交》雜志上,拜登發表了一篇重量級的競選文章《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國外交政策》,明確提出內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框架。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鐘飛騰分析稱,根據此文的陳述,其對華關系的基本主張可概括為3條:

1)美國將與其他西方國家聯合起來,憑借占據全球一半以上的GDP,塑造從環境到勞動力、貿易、技術以及透明度的規則;

2)美國對華將采取強硬措施,不讓中國主導未來的技術和產業發展;

3)在氣候變化、防核擴散和全球衛生安全等“利益交匯的問題”上,美國打算與中國合作。

顯然,這一政策主張,預示美國新政府將恢復多邊主義,以重塑西方的優勢。相比特朗普頻繁祭出關稅和許可證大棒,拜登支持重返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等國際貿易組織。就中美關系而言,雖然保留一定的對抗性,但在若干關鍵問題上將和中國合作,且相對不支持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承諾上任后會對這些關稅重新進行評估。

然而,拜登仍然直指中國科創產業,阻止中國崛起為技術和產業強國。中美間科技領域的直接對抗可能會減少,長期競爭則會更激烈。

紐約城市大學巴魯克學院公共與國際事務副教授戴維·霍夫曼認為,拜登和特朗普在中美關系大量關鍵議題上的立場,不會有根本性不同,“你可以期望,拜登通過與特朗普不同的策略來達到這些政策目標,至少措辭上更為禮貌”。

就華為、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巨頭在美國的發展前景,霍夫曼認為,較難預測拜登的舉措,取決于是否真正存在國家安全隱患。

拜登已明確要將關鍵供應鏈重新回歸美國本土,以應對國家安全的關切,這或許意味著,他至少會部分延續對中國企業和產品的相關禁令。

“在對外經貿方面,我認為特朗普對許多國家掀起的關稅戰,拜登可能不會繼續進行,但是拜登政府還是會拿這個說事,逼中國開放市場準入。對中國高科技公司的封殺和一些關鍵高新技術的封鎖會繼續。”復旦大學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公開分析稱。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刊登在《外交》中的文章寫道:美國要想在未來與中國或其他任何國家的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增強其創新優勢。回顧美國歷史,美國的創新依賴于兩種力量,一是政府,特別是安全領域的持續投入;二是市場競爭,這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主導力量。

此前,特朗普政府采取“孤立主義”政策,加強限制高技能移民,大幅提高H-1B簽證申請標準,縮減專業范圍,縮短簽證期限。例如,以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宣布限制部分中國留學生及研究人員入境。

拜登則提出,將免除對于美國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博士畢業生簽證的上限限制。他甚至認為,排斥高技能人才的移民制度,威脅美國的創新和競爭力,所有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外國畢業生,都應獲得美國綠卡,以避免智力資源流失。拜登承諾,將增加高技能簽證的數量,并取消對簽證的國別限制。

奉行多邊政策的拜登政府,預計將全力支持高等教育和研究、吸納全球高科技人才,在盡可能廣的范圍內動員力量,以保持美國在科技領域的領先,并企圖在與中國的創新競賽中占據優勢。

就中國而言,決策層已明確,要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且在科技創新等領域進行一系列部署。

“中國將來和美國競賽,唯有提高教育,沒有其他路。”華為集團創始人任正非這樣判斷,并建言中國要用更大的力度,吸引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瑞丽市| 汾阳市| 嘉义市| 梅州市| 白水县| 白水县| 娄烦县| 厦门市| 通化市| 肥城市| 望奎县| 九江县| 望奎县| 高邮市| 门头沟区| 沧州市| 延边| 涿鹿县| 文水县| 宁强县| 永州市| 乌拉特前旗| 平南县| 英德市| 长乐市| 军事| 永德县| 台州市| 正宁县| 北宁市| 红河县| 兴安盟| 许昌市| 时尚| 平阳县| 卢氏县| 永州市| 凤庆县| 凤庆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