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是一種自然,一種唯美。
幽幽闌珊處、月色朦朧間,如清澈剔透的小溪,融入靜默如水的心扉;靜者不懼,坦然面對,因果自律。心靜無憂,靜心才致遠。
一簾清幽,心靜如蓮。細細冥想,總給人一種悠然自得,香遠益清,亭亭靜植。
蓮能靜美而淡然。自古一心向上的眾生,崇尚于朵朵青蓮,關注于一種超越,嫻靜,清心的生活方式,凈化出顆顆凡塵俗子的心魂。
心靜若水,則從容恬然。止水無波,則明澈無塵。歲月輕輕,則平淡似花,心動如水,則漣漪漫溢,清香呢喃,則自然禪靜悠遠。
享受心靈的自在,用淡雅雕成花一朵,將心語串成一縷縷歲月的心路,讓墨香自我灑脫,蔓延著一份自然、一份心靈的情懷。
有時在想,一個人行走在喧嘩的都市,身驅繁華霓虹燈下的閃閃處,透過五彩繽紛的世界,心靜者,似乎,總要想稀解,去找尋一個可容納穩身的角落,一個人使心為靜。不管是尋游還是放逐,總喜歡超脫世外,看淡是非,凈化心靈的祝愿。
捧著歲月清幽,淺恬觀賞春花夏草,秋月冬雪。以甘泉落水煮茶,迷香透過神情,讓心情安然,讓一本事,書事,詩事融化于一盞盞香氣氤氳中。茶無貴賤之分,而分合在于人心。只要心靜坦然,用大碗盛了,也會喝出明白。
常常有些事兒,是人為,不是為。淡然的人過著簡單的生活,是一種平實。
人淡如菊,以一份嫻雅灑脫的心態,淡如菊,心若水,涵養從容。生活是一種選擇,它不屬于宿命。順其自然,凡是心靜看透,清得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面對淡定喧囂人生。
心靜,致遠。于是,心靈溫和敦厚,飄逸而瀟灑。守住一門心窗,首握一道寧靜。
讓所有的苦難過去,讓笑迎滄海桑田。我自不動心,哪兒染塵埃。讓歲月靜好!讓神情安然,從容恬然,心靜其中。
秋天總讓人多愁善感,秋風瑟瑟,總是讓人心里蕩漾起許多的愁緒。
下了幾場的秋雨,讓這種愁緒一下泛濫到極致,綿綿細雨吹在人臉上,卻涼在人心底,情緒一下跌落谷底,失落、感傷一起哽咽在心頭。
站在光明的巷口感慨萬千,人自墜入滾滾紅塵,無不與情結下了不解之緣,親情、友情、愛情,情系一生,人終究掙脫不了一個情字,為情所困、為情所累,為情所傷,有誰能斬斷三千情絲,絕塵而去,恐怕寥寥無幾。世人大多一生都在情網中掙扎,直到精疲力盡,最后無力到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遷就命運,順其自然。
順水而下,是速度與自然的最好體驗,逆水而上總是徒勞而疲憊的,人往往要痛徹心扉,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
落葉蕭蕭而下帶著無限的眷戀,那種綠葉對根的情意無人能懂。春夏秋冬四季輪回,秋葉終究化作塵土,滋養下一季的花期。
人生并無輪回,自墜入凡塵,走的是一條單行道只能向前,區別只是路程的長短。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修行重在修心,人生千回百轉,沉沉浮浮,最后都要回歸自然與簡單。
人活得累其實就是欲望太多,年輕的時候給自己套上了太多的枷鎖,負累前行只能身心疲憊,只是我們懂得太晚。
我們把生活過成一杯白開水,雖然淡而無味,但它是人生永不褪色的味道。
酸甜苦辣咸都是我們在人生路上必須品嘗的味道,只是這些味道都有苦盡甘來的時候,人生的滋味每個人都必須品嘗,只是份量的輕重。
人的煩惱,都起源于放不下、忘不掉、丟不了,放不下自己的欲望,忘不掉曾經的傷痛,丟不了世間的情感,做得到那是超凡脫俗了。
就是因為做不到,所以我特別喜歡夜晚,夜晚一切都籠罩在夜色中,遠離塵囂浮華,讓心靈回歸沉寂,可以暫時無欲無求,夜晚再做個好夢讓浮躁的心有整晚的安詳。
如果世上真有三生三世里的忘川水,我想世人也都會去喝上一口,把最痛苦的、最傷感的一段記憶抹去,留下的都是美好回憶。
可惜世上沒有忘川水,我們只有塵封記憶的門扉,把它塵封在心底的最深處,永不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