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老年護理
- 孫超主編
- 13字
- 2021-03-26 23:35:26
第2篇 綜合醫院管理
第四章 醫院護理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醫療機構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和完善傳染病醫療救治服務網絡的建設,指定具備傳染病救治條件和能力的醫療機構承擔傳染病救治任務,或者根據傳染病救治需要設置傳染病醫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因其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防控難度大,迅速被國家列為乙類法定傳染病,并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面對此次重大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除了強有力的大規模公眾防護措施外,各級政府還在轄區內統籌醫療資源,強化救治力量和收治能力,其中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1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騰訊健康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導航地圖”顯示,全國363個城市累計設有1 512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11 594家發熱門診,該數據還在隨疫情變化隨時更新。
在各類醫療機構中,護士是醫療專業技術隊伍中規模最大、與患者接觸最密切的群體,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重癥病例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科學合理的人力調配無疑是完成各項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任務的有力保障。要做好緊急狀態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必須了解不同的醫療機構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任務定位與管理特點。
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
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是按照“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設立的,重點做好確診病例,尤其是危重癥確診病例的醫療救治工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為確保定點醫院的建設標準符合《傳染病醫院建設標準》,全國的定點醫院一部分來源于原有的傳染病專科醫院,一部分來源于原有的綜合醫院傳染病病區擴建,還有一部分是按照傳染病醫院標準改建的新建醫院(病房)。不同地區的定點醫院情況不同,醫護人員的來源和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病例高發地區醫療救治定點醫院
1.任務與定位
為使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早期新冠肺炎病例高發地區從2020年2月開始,政府指定了當地多家綜合醫院和傳染病專科醫院為定點收治醫院。同時,政府提供醫院改建和改造的支持,并調集全國的醫療力量提供重癥救治支援。
以湖北省武漢市為例,經擴建改造,全市48家定點收治醫院可提供>2.3萬張新冠肺炎收治床位。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國累計派出255支醫療隊共計32 572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其中護理人員占60%~70%,有力地解決了當地自身救治力量嚴重不足的問題。
2.管理特點
在各定點醫院,當地醫院與各地支援的醫療隊聯合開展工作。當地醫院根據疫情發展情況成立了戰時護理部,統籌協調護理管理和專科護理工作,實現同質化的護理與管理。各地支援醫療隊在病區實施救治和管理工作時,引入部隊作戰的“整建制接管”模式,即援助醫院派出多學科綜合團隊、護理團隊,打包接管醫院或者病區,實施全部醫療救治措施。
“整建制接管”模式的優勢:①利于多學科綜合治療,為重癥和復雜疾病患者提供多學科整體化治療方案;②減少醫護團隊磨合時間,治療理念相近,配合更加默契;③提高護理管理效率,充分發揮護理人員在重癥監護、感染控制、物資和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和管理職能;④增強責任感,支援的醫療隊作為一個整體,將原單位的醫療技術、護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應用于所接管的病區,提高救治效率和治愈率。
(二)病例高發地區方艙醫院
1.任務與定位
方艙醫院(mobile cabin hospital)是抽組特定相關專業的人員結構,在野戰條件下,以醫療方艙、技術保障方艙、病房單元、生活保障單元及運力等為主要組成,依托成套的裝備保障,完成傷員救治等任務的機構,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
以湖北省武漢市的方艙醫院為例,從2020年2月3日開始啟動建設,到2月22日,武漢共有16座方艙醫院建成運行,來自全國支援武漢的79支醫療隊的8 212名醫護人員進駐,累計收治1.2萬多人。
在新冠肺炎病例高發地區,“方艙醫院”的大規模開展,是國家關鍵時期的關鍵之舉。方艙醫院的主要功能:①提高新冠肺炎的核酸檢測量,提高檢測率和確診率;②對所有的確診輕癥患者統一集中收治隔離,給予醫療照護;③及時識別輕癥進展為重癥的患者,及時轉診到定點醫院接受強化醫療;④切斷傳染源,解決新冠肺炎的社會傳播和擴散問題,降低家族式聚集發病。
2.管理特點
方艙醫院的運行及管理是在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協調支持下開展,臨床救治則由多個省市的多家醫療隊聯合承擔。各醫療隊在管理方式上,實行分區劃片管理;在臨床救治和醫療照護上,實行統一標準、統一治療要求,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方艙醫院的優勢:①相比定點醫院的隔離病房,方艙醫院的病房為開放式,護理人員可以照護更多的患者,看護效率更高;②相比居家隔離,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醫療護理,除了口服藥、肌內注射等必要的治療,醫療隊還會依托支援醫院的網絡醫療平臺,提供疾病宣教、心理疏導等個性化護理;③確診輕癥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高,需要的醫療與專科護理較少,還可以實現患者之間的互助照護;④發揮中醫特色,部分方艙醫院還配備復方顆粒調劑車,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中藥方劑量個性化快速配置,醫護人員還綜合運用針灸、按摩、灸療、太極、八段錦等中醫特色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
(三)非病例高發地區醫療救治定點醫院
1.任務與定位
在非病例高發地區的全國其他省份,按照省級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方案,均確定了一定數量的省級、市級、縣(區)級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其中上一級的定點醫院不僅承擔本轄區內患者救治任務,還接受下一級定點醫院轉診的危重癥患者以及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轉診的確診病例。
各級定點醫院的救治任務略有不同:①省級定點醫院更強調診斷、救治、防控多重任務,所以承擔省級定點醫院救治任務的,除了大型傳染病專科醫院外,還包括各省醫教研防綜合實力較強的三甲醫院;②市級、縣(區)級的定點醫院一般由原來具備傳染病收治能力的醫院(病房)承擔,收治轄區內的確診病例,以輕癥為主;③各省還根據實際情況組建了三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專業涵蓋呼吸重癥、傳染病、急診、影像、臨床檢驗、院感、重癥護理等。
2.管理特點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國多數省份的省級定點醫院由本院管理團隊運行與管理。醫療救治任務超出本院負荷能力的,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協調抽調部分其他醫療機構相關專科的醫務人員支援。其中,支援人數最多的來自急危重癥護理、呼吸科護理、醫學影像、重癥醫學、呼吸與重癥醫學等專業。所以,除了臨床重癥救治,省級定點醫院還需做好前來支援的不同單位、不同專業醫務人員的管理。
也有個別省級定點醫院是新建醫院,例如北京的小湯山醫院,護理管理主要由政府指定的護理管理團隊負責,并從全市抽調多批次護理人員支援。護理工作的范疇除了患者救治,還包括施工建造期間病房功能、空間、設備、設施的溝通和驗收。
對于市級、縣(區)級的定點醫院,部分省份通過協調高級別專家駐點對口醫院,指導危重癥救治、專科護理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充實提升定點醫院的醫療護理水平和救治力量。
二、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
(一)發熱門診
1.任務與定位
2003年,在與SARS斗爭的實踐過程中,北京市政府率先提出并實施建立發熱門診(fever clinics)。SARS疫情結束后,部分醫療機構在原有發熱門診的基礎上成立“感染性疾病科”,或將發熱門診作為門診常規保留,這成為一種疾病預防控制模式。近年來,隨著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征等重大傳染病不斷發生,發熱門診的作用越發重要。通過發熱門診的“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對有潛在社會公共危害的患者提前干預,是醫院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設有發熱門診的定點醫療機構,不僅要收治疑似患者并有效控制疫情傳播,更要通過規范的感染控制管理,阻斷病原體在醫療機構內傳播,降低感染發生風險,保障人民群眾和醫務人員生命健康安全。不具備確診病例定點救治資質和能力的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經檢測確診后的疑似病例,需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轉運工作方案(試行)》,轉運至定點醫院集中救治。
另外,很多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還同時承擔著支援病例高發地區的臨床救治任務,所以院內的臨床護理力量面臨一定的挑戰。
2.管理特點
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要點:①預檢分診能力建設,預檢分診是對就診人員進行初篩、合理引導就醫、及時發現傳染病風險、有效利用醫療資源、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醫療機構要通過完善預檢分診流程、配備專業醫護力量、優化預檢分診與發熱門診的有效銜接等方式,加強門急診預檢分診管理;②發熱門診管理,包括規范劃定診區、嚴格隔離留觀病區(房)的管理、落實疑似病例輕癥患者轉移,以及加強醫護、醫療輔助人員的培訓管理等;③隔離病室管理,包括隔離病室的設置,疑似病例的治療、護理與生活保障,診療物品和診療環境的院感管理等。
在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中,無論是預檢分診能力建設還是發熱門診的規范管理,以及隔離病室的管理,護理人員的作用都不可忽視。護理部作為全院護理隊伍的直接管理部門,在統籌人力、協調資源、專業支持、教學培訓、后勤保障等方面,更是發揮了重要的領導作用。
(二)疑似病例輕癥患者首診隔離點
1.任務與定位
首診隔離點是醫療機構以外的其他場所,是地方政府為有效控制疫情,專門用于針對新冠肺炎輕癥患者進行隔離觀察的場所。2020年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首診隔離點觀察工作方案》,對首診隔離點的收治對象、設置要求、物資保障與人員配備、轉診與接觸隔離規定等內容,從操作層面上提供了具體指導。
2.管理特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文件強調“在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周邊就近選擇場所作為首診隔離點,原則上可步行前往”,并要求配備適當的急診急救物資與醫護人員。所以,原則上首診隔離點的設置和管理,與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之間有一定聯系。但是,通過各類途徑,并未檢索到各級政府、各級醫療機構有關設置首診隔離點的具體做法和管理實際,且大多數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內也設置有隔離病區(房),用于疑似病例確診前的集中隔離觀察,所以本書不再就首診隔離點的相關內容進行深入探討。
(王貞慧、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