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被“出工”·被“打工”

47

被“出工”·被“打工”

小學生、初中生就能掙工分了?是呀,你可別不信哦。當然,基本都是出工不出“分”,也出不了多少“分”。

——“學生”發(fā)音“熬桑”,叫“學生子”發(fā)音“熬桑子”。

你想啊,一群小學生、初中生,好想多睡會兒的,卻被大人大呼小叫甚至咆哮著催促起床、“趕”出家門,能有啥好臉色、好心情、好狀態(tài)。每個家伙一路磨蹭著從自家來到生產(chǎn)隊倉庫場,接受隊長所謂的勞動任務指派。

大人們想的倒挺美,你們閑著也是閑著,多少掙點工分為家里分擔些不是。可隊長就犯愁了,望著跟前一個個弱不禁風、外加滿臉委屈不情愿的小不點兒們,一陣地頭疼。挑擔去?肩膀壓不起。軋稻去?怕卷到機器里受傷了。挖水溝?哪來的力氣啊。只能去大地里撒豬塮了。怕臟?那就在后場為軋稻脫粒的大人輸送“子彈”吧。怕癢?回去待著吧,這里沒你干的活!唉,誰敢啊!自家大人知道了,不得給個“左右開弓”呀。

——“弱不禁風”發(fā)音“撒不禁轟”,叫“風也吹得倒”發(fā)音“轟阿刺得倒”。

——“軋稻”發(fā)音“嘎稻”:通過機器或手工等給稻穗脫粒。

——“豬塮”發(fā)音“子啞”,指的是生產(chǎn)隊集體豬舍或農(nóng)家自有的豬棚里清運出來的、混雜著有點發(fā)酵的稻草菜葉菜梗之類的固體豬糞。你可別小瞧了這玩意,可是農(nóng)村太好的寶貝了,是農(nóng)作物極佳的有機肥料,除了味濃點,沒其他毛病,嘻嘻。

——“子彈”:此處指未脫粒的成把、成捆的稻穗。

——此處的“左右開弓”專指大人對自家小孩的打罵。

因為我們這幫男男女女實在是“小”,壓根沒到掙工分的年齡,也沒那個體格和體力,即使正式出“工”了、“干”上一整天了、被單獨計“工分”了,又能算到多少“分”呀。說到底,也沒啥成就感,執(zhí)行大人的命令而已,唉。

更多的時候就是純粹給自家大人“打工”了,比如“拔秧”。凌晨時分,我們迷糊著張不開的小眼,每人都拎著家里自制的拔秧專用小木凳,亦步亦趨地跟隨大人“黑黑里”出門,挪向遠方生產(chǎn)隊的秧田。在水里撲騰了幾個小時,從天黑到天亮再到日出,除了滿臉滿身的泥水,便是吸附在腳踝、小腿上輕易甩不掉的螞蝗們了。這樣,好歹讓大人們干完了隊長交派的任務,大人們也總算能早點回家了,吃上一口已經(jīng)不“早”的“早飯”。

——“黑黑里”:黑暗中、夜幕里。

——這樣的“吸附”叫“叮”。

——“小腿”叫“腳盔子”發(fā)音“甲盔子”。

——“螞蟥”發(fā)音“魔王”。

一個假期下來,每個小農(nóng)民最大的收獲是,皮膚曬黑了,手心磨破了,身上原本還算“出客”的衣褲早已不成樣了。

——“出客”,原意指“出門能見客”,此處專指所穿衣服、行頭的正式、光鮮。

說心里話,在當時,除了勞累和不甘心,也實在沒啥念想去操“有多少工分”那份心。給多少算多少吧,能盡力給父母、為家里分擔一些就心滿意足了。說句既喪氣更無奈的話,那時的我也從沒奢望過如此這般的含辛茹苦能為家里起到什么大的作用,家里也因此會有什么大的改變。原因無他,我們再怎么努力,我家永遠是“透支”一族,憋屈哇。

——“勞累”叫“薩度”、“吃力”發(fā)音“丘烈”或“丘留”、“走油”發(fā)音“擇油”、“走投”發(fā)音“擇豆”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河县| 重庆市| 贞丰县| 莱芜市| 道真| 贵溪市| 晴隆县| 盖州市| 湖南省| 措美县| 安溪县| 南京市| 尤溪县| 海安县| 正蓝旗| 屯留县| 多伦县| 麦盖提县| 青田县| 汉阴县| 德阳市| 寿宁县| 辛集市| 遵化市| 永昌县| 沅陵县| 庆元县| 福泉市| 双牌县| 阿鲁科尔沁旗| 襄樊市| 林西县| 米林县| 雷波县| 漳州市| 施秉县| 湾仔区| 德庆县| 深州市| 桂林市|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