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運籌帷幄
書名: 背槍者作者名: 宵瑤九洲本章字數: 2522字更新時間: 2021-03-18 22:09:12
晚上,張友明帶著張升禹、王開發,專程來到姚逢春家。
姚逢春見張友明前來,趕緊迎進屋子。
還沒坐下,張友明一拱手,“兄弟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來找老哥,實在是想請老哥幫忙想想辦法啊!”
姚逢春見張友明前來,就知道一定和大堂主安排的掃蕩小南口有關。
“不敢當,姚某人事情沒有辦好,讓張兄弟受這份罪,真是慚愧!”姚逢春客氣幾句。
“實不相瞞,兄弟我這幾日為了打梢的事情,愁的晚上覺都睡不好。”張友明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張友明和姚逢春都是久經戰陣,說起話來,自然不像文人做文章,都是有一句說一句。
“既然兄弟看得起,都是寨子的事情,小弟自然是義不容辭。”姚逢春見張友明說得直接,倒也并不推辭。
張友明和姚逢春打了多少年的交道,知道姚逢春不是一個忸怩的人,今天見他這么敞亮,心里也是高興。
四人在屋子里,一起籌劃到底如何部署。
黃大道和范衍、曹實在旁邊幫忙端茶倒水。房子就這么兩間,三人就在房間這么聽著。姚逢春和張友明、張升禹、王開發商量起來,全神貫注。
范衍和曹實可能見慣了他們商量事情,忙了一會兒,回床上休息去了。黃大道則從來沒有見過人籌劃這行兵打仗的事情,張友明和姚逢春說的事情,又是耳目一新,干脆端了凳子,侯在旁邊,豎起耳朵認真的聽。
張升禹介紹完在小南口踩點的情況后,張友明又將自己部署的計劃給姚逢春說了一遍。
姚逢春聽得認真,中間有自己想法的地方又和兩人探討一下,氣氛倒是融洽。
黃大道在旁邊,越聽越覺得有意思,不禁也跟著盤算起來。心里贊嘆,沒想到姚逢春還有這些本事。暗自思忖,“自己還看什么歷史掌故,還讀什么三國水滸,這眼前的,就是活生生的最有意思的掌故了!當年漢朝的大將韓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就和當下差不多嗎!”
想到韓信,黃大道再看看姚逢春和張友明、張升禹、王開發,“這些人也算是人才了吧!不知道官府中的巡撫、將軍們,又是如何英明神武呢!”
黃大道見張友明和要逢春分析得透徹,考慮得周到,艷羨不矣,終于得窺行兵打仗一角,“自己要是能夠姚逢春、張友明的本事,當時哪里還會被捻匪劫掠啊!”
今天晚上所聽所見,對于黃大道,好比是桃花源,又是一個新的迷人的世界。戰爭雖然殘酷,然而其中的美妙,比空做文章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黃大道對此深深的著迷了。
張友明和姚逢春、張升禹四人一直討論至凌晨,黃大道也一直侯到凌晨。
姚逢春送完張友明和張升禹,精神依然興奮,見黃大道也毫無睡意,非常奇怪,“讀書人對打打殺殺也感興趣?”
“歷代圣武莫不以武功定天下,讀書也是為求治國平天下,我看讀書、打仗,兩者殊途同歸!”黃大道見姚逢春問自己,認認真真地說出自己聽了一個晚上后的想法。
姚逢春聽了,覺得很有些道理。自己幾次和黃大道談話,以及暗中觀察,這小子談吐氣度,很是一個人才。只是自己也就會些打打殺殺的事情,總感覺上不得臺面,難得黃大道感興趣,自己也許能夠為下莊寨培養一個人才。
“我也沒有其他的本事,只是跟著大堂主時間久了,知道些勘察地勢、探明虛實、見敵動機等事情,這只不過比一般山賊土匪打劫強一點,你要是真感興趣,以后但凡我們有所行動,你大可以跟著見識見識。”姚逢春告訴黃大道。
黃大道一聽,極為心動。只不過畢竟自己是被擄來的,算不得莊里的人,而且自己真不愿意和莊子盜匪混在一起,一時也沒有回話。但是有一件事情,黃大道覺得眼下可以趁機和姚逢春提一提。
“其他的事情還太遠,眼下,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你能不能答應?”黃大道問道。
“你說來我聽聽!”姚逢春答道。
“你教我練習長槍怎么樣?”黃大道問道。
“好!”姚逢春看看黃大道,沒想他盡然提這個要求,爽快答應道。轉身從屋子里拿了長槍遞給黃大道,示意讓他觀摩一下。
黃大道沒想到姚逢春答應得這么爽快!雙手接過,早就想仔細看看這把長槍了!
拆開布袋,果然一把好槍。槍管渾鐵鑄成,槍把松木鑲嵌,槍管根部還塹刻著“肅州府”三個大字。
姚逢春見黃大道眼里閃閃發光,喜愛之情溢于言表,自己也很高興,開始給黃大道介紹起這把長槍。“這把長槍,乃是三年前,我隨堂主應白旗首領龔樹德旗主征召,北上與官軍作戰時所得。當時龔旗主集齊一萬多人,防守圩寨,被官兵圍困五個多月,那真是血流成河,尸積如山!回想起來,真是慘烈!”
黃大道能夠感到姚逢春在講述的時候身上那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雖說咱們吃了虧,可官軍也沒占到多少便宜。后來龔旗主見傷亡太大,率領兄弟們分三路突圍。大堂主領著我們先從西路出去,準備把另外兩路的官軍引過來,好讓龔旗主從南門出去。不曾想官軍也有能人,看穿計謀,并不上鉤,我們反倒將龔旗主落在了寨子里!”姚逢春此時漸漸激動起來。
“當時龔旗主還有一位得力干將,人稱“小李逵”李東松,帶著大堂主,不顧官軍云集,返身又殺進官軍中。官軍雖然刀槍厲害,但弟兄們舍出性命,沖到跟前,官軍反倒亂了陣腳,南門官軍見了,才趕緊過來支援!龔旗主這才得以突圍!”
“當時一戰,人命簡直如螻蟻一般,死傷枕籍!”姚逢春說道,“龔旗主得救后,將從官軍繳來的三十六桿長槍,賞給當時作戰賣力的弟兄。因為三十六正合天罡之數,當時得槍的兄弟被戲稱作‘三十六天罡’!”姚逢春說道了高興的地方,“那都是當時弟兄們抬舉,現在也沒人再提了!”
姚逢春低頭摸著長槍告訴黃大道,“這桿長槍乃是官方督造,無論是其射擊的距離,還是射擊的準頭,比民間制造的精良百倍。”
簡單介紹,姚逢春拿過長槍,邊講邊向黃大道示范如何上藥,如何壓實火藥,如何上鉛彈,最緊要的,就是如何擊發和瞄準。
長槍一直作為官方作戰的重要武器,被官方禁止民間使用,特別是官方打造的火槍,更是每支槍上均刻有或者分發地方、或者制造局所的名字。但是由于長槍制作工藝并不是特別復雜,民間的鐵匠鋪往往也能夠根據官方長槍的形制仿造,雖然大多數鐵匠鋪對火槍的關鍵技術并不十分明白,仿造的火槍,在射擊準頭和使用壽命上打了折扣,但是相比于刀槍,無疑仍然具有很大的殺傷威力。姚逢春的這把,即便在官軍中,也是難得的一把好槍。
姚逢春教的盡興,黃大道學得認真,不知不覺天色已經微亮,姚逢春趕緊收了長槍,回屋休息,準備白天到大堂主處參加會議。
黃大道則久久不能入睡,想來這姚逢春一身的本事,都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很有點“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