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沒有更好,只有更糟。
手頭沒有錢的時候怎么辦!找個工廠,干幾個月,隨便應付一下,出來也有一萬多塊的收入啦!
好像,每次缺錢的時候,她都是這么操作的。
沒錢=進工廠
其實,這只是一次次的惡性循環,一次次的絕處逢生。
畢竟,工廠也不是好混的。
工廠的工資高,也是全靠加班得來的。
一天上十一小時,是基本的標配,再加上周末的雙倍,如果在趕貨的情況下,一個月一天假期也沒有。就這樣,拼命地趕生產。累得人喘不過氣。
工廠上班,吃飯時間變得彌足珍貴。半小時的時間,還要排隊打卡,還要排隊打飯,真正坐下來吃飯,有的只有十來分鐘。還要趕在下一個上班點前,打卡上班。因此,總是狼吞虎咽的。工廠的伙食,也是差強人意。剛開始還好,久而久之,就變得難以下咽了。
再說工廠的環境,有的需要穿無塵服,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個小臉蛋,跟天線寶寶似的。
其次是上廁所又極其麻煩,有離崗時間的限制,超時還要被罰款。
還有工廠的員工,組長。組長總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她們的工作就是罵人,用詞也粗俗不堪。以為這樣責罵和壓力下,產量能水漲船高。
大部分人不都是看在錢的份上,才忍受了這么多不舒服,不自在。
工廠的住宿,也是極其糟糕的。一般是六到八人一間,又是一起下班的,洗澡壓力,甚是巨大。衣服總是沒有地方涼的,因為人多。運氣不好的,宿舍都在六樓以上,爬上爬下,累的人懷疑人生。
她在進入這家電子廠的時候,還一無所知。
組長是個男的,比女的要好。
整個生產只有三道工序,女孩子心思縝密,一般會在第二道,繞線上面。一根細細的線,跟頭發絲一般,繞著左右兩邊的小柱子,轉四圈,不能重疊,也不能把線給拉斷了。
那時的她,真的靜不下來,躁動異常。倒是和新來的女孩子,兩個人相談甚歡,還會一起聯合起來,頂撞組長,氣的他無言以對。
三天以后,兩個人都沒有上手的跡象。于是,一個排到了第一道工序,她是幸運的,因為第一道工序極其簡單,把線燙一下,染上錫就可以了。而第三道工序,難度比較大。
那是看顯微鏡的,需要看到這個產品是不是繞線好了,錫燙好了,有沒有掛線,或者其他的不良。此崗位還有特殊補貼。
那時候的她,真叫一個頭昏眼花。但她仍然嘻嘻哈哈的,上班聊天,下班也聊天。
這樣過了一個多月,她總是被退貨,重看,源源不斷的退貨,令人傷透了腦筋。后來,連主管都注意到了。直接把她喊了出去,你可以下班了。
咦!想不到,工廠也是不能渾水摸魚的。
那是要求更認真,更專注了。
以前在工廠干的暑假工,那里的工作就極其簡單,只有拿起產品,削掉多余的部分,然后放下。
后來,主管聽說了她是某某某介紹進來的,居然一臉歉意地說道,我給你換個別的崗位吧!
她搖了搖頭,算了,還眷戀著工廠嗎?還好意思再回去渾水摸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