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農村生活是貧窮而單調的,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卻十分富有。臘月里,年近了,孩子們會高高興興地踩著雪白的積雪來到池塘邊,他們在塘壩上用風干的稻草垛生火,圍在一起烤著火,一邊等著大人們抓完池塘里的魚。池塘內的魚寄寓著年年有“余”的意思,村里人十分看重從年頭到年尾的收成,魚無論是飯桌上的美食,抑或是敬獻祖宗的貢品,魚是喜仔童年記憶的常客!集體的魚是不能讓小孩私自捕撈的,只有等大點的魚被捕撈完,放水進池塘時,不知誰會在下面熱心地低吼一聲,

“放野嘍!”

喜仔才拿起自家的魚撈子和面盆,跟著其他的孩子們一窩蜂般,趕著蹦下岸邊,在池塘中間低洼處撈大人們遺漏不要的小魚。

寒冷的冬季,光腳丫子的孩子從不怕冷。孩子們個個彎著腰,探下身,用雙手緩緩地在渾濁的泥水中亂摸,水較深處,觸碰到了有滑動的,就迅速上前跨一步,張開雙手掌,準確地摁住,出水的魚活蹦亂跳,甩動著尾巴,會濺了一臉的泥水。喜仔通常在淺水灘上摸那種很木訥的魚,魚在淤泥里被嗆暈了,將網輕輕地罩著,多數有成人手指般大小!偶爾也有筷子長左右的鰱魚被孩子們像撿到了寶一樣,偷偷地放置在魚網撈子的最低層,生怕被好事的大人看到后給上繳集體充公去。從泥塘里爬上岸時,每個人都有不錯的收獲,大家跺著泥濘的雙腳,跑著各自散了。喜仔捕撈的小魚會被奶奶冼凈后,放在柴火灶的鐵鍋上烘干,大多數烘干后的魚會端上全家人的餐桌,留下少部分作為貓的主食拌在稀飯里,從年尾一直吃到翌年的清明。

池塘一年四季都有熱點:春天,孩子們會去釣鯽魚或草魚,夏天會去游泳,秋天來了!滿池塘的菱角是孩子們的最愛,或生吃,或煮熟都是不錯的風味小吃。

臘月的晚上,彎彎的月亮爬上了天邊。喜仔一家人偎在火盆前,一邊聊著關于殺年豬的事情,一邊等著小舅從外婆家趕過來,因為每年的年豬都是小舅幫忙殺的。媽媽幾次催促喜仔上床睡覺,他都舍不得站起身離開,怕錯過了小舅提著外婆做好的米糕來家。小舅是個壯實的中年人,走起路來,呼呼帶風,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小時的喜仔一直覺得關在院欄里的大肥豬只有小舅才能熟練地撂倒,他是喜仔心目中的大力士。從屋前屋后到處亂跑亂躥的的是小妹,領著一群小孩,嘴里唱著祭祀童謠——“李半夜,王雞啼(卯時),張斷黑(傍晚)、吳中時,駱家崽哩過年無休止”她們盼望過年的心情格外好。月影正午。迷迷糊糊中,喜仔還是被媽媽哄上了床,依稀記得,媽媽說過,明天叫起來看殺豬。

清晨,時斷時續、刺耳的豬叫聲,仿佛鉆進了耳朵。窗外人聲嘈雜,喜仔醒來,被殺豬的熱鬧吸引,顧不得冷,胡亂穿上衣服下樓。轉過正屋,老遠,血腥味、膻味、尿臊味,摻雜著熱氣騰騰的水蒸汽迎面撲來,一股溫暖的氣息霎時包圍了喜仔。小院里早已擠滿了人,看熱鬧的小孩躲在門后,挎籃子的婦女們圍著一堆。小舅是今天場上的主角,幫忙的鄉鄰隨著小舅進了豬圈,不一會兒,大家捉豬腳、提豬尾、拉繩子,一起呼拉拉地從豬圈內吆喝著出來,小舅指揮大家齊心協力將二百余斤的豬抬上門板,豬叫得更歡、更聲嘶力竭.......

媽媽是個忠厚淳樸善良的農村婦人,干家務活身手利索。她在廚房內劈柴燒水,昨晚一夜沒睡,早早地將盆、桶、簸箕及柴火等準備好。她看重吉利祥瑞,態度虔誠,悄悄囑咐喜仔和妹妹殺年豬時別胡亂發話。小舅的技術游刃有余,熟練地剃毛、刮洗、斧辟、刀剁、分肉、稱重,從早晨要忙到上午,左鄰右舍高興地提著分好的肉陸續離開。近晌午,媽媽便張羅好了一桌豐盛的午餐,蔥蒜炒肉的香味飄蕩在整個圍屋里。廳上,幫忙的鄉親們團團地圍在一起,倒上自家釀的米酒,喜仔爸爸出門叫上幾個熟悉的鄉鄰過來一起坐,通過吃殺豬飯表達感謝,貪吃的小孩則端著空碗蹲在桌子底下叫喚著要肉吃。廚房里,媽媽拿手的“豬雜心肺湯”已是熱氣騰騰地鍋里翻滾,媽媽喚喜仔和妹妹過來,舀了三四碗,整齊擺放在灶臺上,對他們囑托道,“這是給王嬸的、這是給李婆的,快送過去,小心,別摔了哦!”一鍋熱湯分得均勻妥當,最后兩碗才是喜仔和妹妹年終最好的犒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阳新县| 西平县| 闽清县| 新郑市| 黎川县| 华容县| 麻栗坡县| 屯门区| 丹寨县| 平定县| 昂仁县| 红原县| 定南县| 普兰店市| 双鸭山市| 牡丹江市| 沁源县| 正宁县| 宜州市| 剑阁县| 将乐县| 丰宁| 扶沟县| 湘乡市| 康保县| 天水市| 桂平市| 潮安县| 平泉县| 桓台县| 门源| 阳朔县| 青河县| 兴城市| 襄樊市| 民丰县| 博乐市| 永年县| 大荔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