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縣令的條件!
書名: 我當地主的那些年作者名: 書香君子行本章字數: 2670字更新時間: 2021-03-12 14:57:11
一月后……
“報!城外五十里處,趙家村,突遭南田山,山匪洗劫!”
話音剛落,又是一名捕快進入縣衙堂內,單膝下跪,雙手報拳。
“報!城外六十里處,蘭花寨,突遭南田山,山匪洗劫!”
聽著,奏報,令大堂之上案桌前李兆,頭痛不已。
數月,前,北地大旱,朝廷內憂外患,已無力振災,不少人,為求生路,變為流民朝著南方各身遷移,不少流民在各地落草為寇,讓各地官府頭疼得不得了。
半月前,這幫流民,在城外百里之處的南田山,落草為寇。
起初,只有幾十人,這幫人也沒有下山打家劫舍,平時也就是收過路的商賈一些過路費,只要給點錢,也不傷人,不時有人下山去附近村寨偷點雞,鴨之類的物品。作為知縣的李林聽聞,也就沒有放在心里。
但,就在幾日前,南田山上來了一個叫藍祿的人,這個藍祿頗有本事,短短時間就在南田山,聚集了數百人,隨后就開始對山下村寨進行打家劫舍。
等李林反應過來,糾集幾百縣勇,其中還有些連槍都沒有拿過的農民,對南田山剿匪時,早已大勢已去,南田山眾匪氣候已成。
再加上南田山易守難攻,李林東拼西湊的幾百縣勇被打得潰不成軍。
南田山,山匪一戰成名,聲勢浩大大,不少流民慕名投靠,藍祿趁此機會向周圍擴大勢力范圍,吸納周遭流民,壯大隊伍,隨后,連續洗劫了幾個村寨。
礙于城外東,西二營駐軍和周圍臨近的軍戶村,不敢對縣城周遭動手。
周邊遭搶的村寨里的豪紳糾集村民,這幾天,每天到縣衙堵著門口,對著李林訴苦。
更有甚者,直接寫信到府里做官的親戚,下令李林去剿匪。
面對著領導的催促和民眾的請愿。
李林心里那個苦啊!知道這件事辦不好可能烏紗不保,這可是他寒窗苦讀十載所得,他不到萬不得已他絕對不能放棄,日夜冥思苦想對策,愁得幾絲華叢生,不得以召集眾官吏商議對敵之策。
這已經是第九次,商議對策,前幾次都以失敗告終。
李林對著堂下兩排,官吏道:
“諸位,可有何良策?”
眾官交頭接耳,討論半天,也沒有個結果,隨后一致沉默。
唯有,坐在左側身穿黃鸝緋綠官袍的一老者,出聲道:
“知縣大人,下官認為可派,城外東,西二營,前去討賊!”
老者名為張千,是興隆縣,文官,縣丞,也是興隆縣內資格最老的人。
“你這不廢話嗎,我要能調動,我還用去湊縣勇剿匪,還用找你們商量,直接把那幾千人,拉到南田山去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剿匪了!”李林心里罵道。
“張大人,你應該知道,東,西二大營向來不聽我調令,我怎么調動得了呢?”
張千,搙了搙長須,不緊不慢道:
“下官,這幾日,日思夜想,終于想出了調動這二營的良策。”
李林一聽,精神一振,急道:
“張大人,速速道來!”
張千也不賣關子,直接道:
“縣衙調不動,二營,原因有二,其一:自天啟六年以來,二營指揮使長期空缺,兩營群龍無首,各級軍官,各自為政。其二:朝廷為御關外韃靼,長年征戰,以多年未發糧餉,久經太平,縣衙也不重視軍士,軍士不得不自己自足,若不是本縣以柴德為首的鄉紳資助,二大營早就解散了。現如今,二大營諸將大多與柴德交好,為今之計,只有說動柴德方可調動二大營。”
“張大人,也知,柴德以多年不問事事。本官前幾日登門拜訪,被他一口回絕,此計可能行不通。”
張千,起身走上堂去,對著李林附耳道:
“如此,……這般……”
李林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來。
“現,如今也只有這個辦法了!”李林嘆氣道。
柴府……
別院之中,赤身少年手握長槍,一身肌肉,武得虎虎生威,氣勢非凡。
一旁老者看得連連點頭。
柴天經過,一個月,在東叔的指導之下,把《太極槍法》,狂槍十式已經小成。
“東爺爺,怎么樣?還有什么不足的。”
一襲青色長袍,柴東林,微笑道,
“少爺,從招式上可以說已經算是沒有什么問題了,狂槍十式,在招式上不如流云,繁雜。而最大的特點就是勢,你太過沉穩,少了一點少年的狂意,這樣會很大的削弱了威力,不過,你還小,以你的天資,以后會領悟的!”
對于,柴天的天賦,東叔,很是認可,在東叔所見的人之中很少有人,有柴天這種天賦。
“小天,勤加練習,等你把狂槍練到大成了,我再來教你!好了,吃早飯去吧!”
“好的,東爺爺我會努力的。”
柴天這段時間,不只體質和武力值,都指教型上升,而且憑著強大的記憶力四書五經,治國,論道都倒背如流,連教他的先生,都暗暗稱奇。
…………………
柴府大門外……
“在下,不知,李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還望海涵!”柴德笑著對著李林做揖道。
“柴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為兄甚是想念啊!”李林笑著回禮道。
兩人,一番寒暄后,柴德將李林迎入會客大廳。二人,分別坐下之后,丫鬟將茶雙手奉上。
“李大人,你我兄弟二人,有什么事不訪直說?”柴德笑著問道。
“既然,柴兄如此直爽,那為兄也不繞彎子,也就直說了,為兄此來正是,為令郎謀一個前程,不知柴兄意下如何!”
柴德一聽頓時,來了興致了。
“李大人,請講,在下愿聞其詳!”
“本縣,城外駐軍自天啟六年以來,指揮使的位置一直空缺,城外駐軍群龍無首,不受府衙調遣。而如今,縣內匪患橫行,正是一個為朝廷建功立業的機會,為兄知道柴兄你不好名利,喜清雅,但令郎還年輕,正是建功立業的好年紀,我欲將城外指揮使的位置予于令郎。不知柴兄意下如何?”
柴德沉思片刻道:
“劇柴某所知,我兒非科舉出身,朝廷怎會讓一布衣之子擔此重任?”
李林搙了一下不長的胡子,笑道:
“柴兄大可放心,現如今朝廷處于用人之際,各地官職,空缺之多,正所謂,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我想陛下會允許的。況且,城外駐軍受柴兄恩惠良多,令郎去任此職,再適合不過了!更不用說,柴兄與葉知府之交了”
在“陛下”二字之時,李林對著北京方向做一個揖。
柴德算是明白了,李林被匪患搞得夠嗆,上邊,下面的壓力,讓李林為了保住那頂烏沙帽,可謂是煞費苦心,如果答應接這個位置了,肯定就得幫他處里匪患這個爛攤子,但比起處理匪患這個官職極為劃算的,讓一介布衣,直接變成一縣位高權重的人,這種柴德根本無法難以拒絕的條件。
柴德保留著一絲理智,還是覺得問問柴天的意見,若柴天不愿踏入官場,承受不了,官場的爾虞我詐,柴德只能忍痛拒絕,畢竟,一切以柴天的幸福為重。
李林自信的看著沉思的柴德,他不相信柴德會拒絕,因為這是一個連他自己都心動的條件。
柴德沉思良久,才對著李林做揖道:
“李大人,你知道犬子仰仗老天保佑和天子隆恩剛開靈智,若,犬子無此志向,我也很難強施于他,不若,我喚他來問問,他愿否,再答復大人。不知道大人可否?”
李林略微吃驚,心想,“想不到這柴德,意志如此之強,如此誘惑之前還能保持理智,不愧當年為天興十杰之一。”
“哈哈,柴兄所言甚是,你我所做一切皆為后世子孫,恰我也想見見令郎,就依柴兄所言。”
得到李林的回應,柴德對著一旁東叔道:
“勞請東叔,去把那臭小子叫來!”
柴天別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