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懵懂的初心
- 重活1982
- 庭前山
- 2049字
- 2021-03-23 10:30:00
這是馮義勝和趙學飛之間的默契。
各自管好自己該負責的工作,扯錢的事情趙學飛更加不敢去深入了解。
畢竟身份擺在這里,有些敏感。
馮義勝看他如此態度,也只能作罷說了句:“行吧,完了后咱們一起回清平縣我請你喝次酒。”
“你們陪著我跑了這么多遠,喝我一頓酒是應該的。”
趙學飛爽朗的哈哈大笑:“一瓶紅星二鍋頭就可以了,咱們組里的人都好這口。”
說著走向了前面。
不過,馮義勝既然提起了這問題,他心里也開始好奇,這次小馮他們到底賺了多少錢。
不但是他,其他組里的人都好奇,只是這玩意兒問多了容易違規。
所以都壓制著沒問。
一直到了招待所門口后兩撥人告別。
趙學飛他們的自律性非常強,每天晚上都要開一個總結會議后才會各回各房間休息。
今天雖然喝的有點多,但規矩不能變。
一群大老爺們又圍在了一起匯報工作。
一圈下來后,有人嘀咕了句:“同志們,你說小馮這倒騰一下到底能賺多少錢,你們有知道他們數據的嗎?”
趙學飛原本是要打斷這話題的,但耐不住我也很想知道啊。
所以到嘴邊的話又生生吞了回去。
這是一個拋磚引玉的話題,話匣子一但打開就有些控制不住了。
都開始討論。
最后有一個青年有些不好意思的舉手了下:“領導們,我,我可以講一下嗎?”
一個上了年紀的小組成員哈哈大笑:“有話就盡管講,咱們從不壓制個人想說的話,你講。”
諸多人沉默了下來。
趙學飛也淡定的端起了邊上的杯子喝水。
青年起身拘謹的說:“今天我和小盧聊了挺長時間的。”
“所以我知道他們的情況。”
“小盧說,他們這一趟就賺了…賺了…”
青年有點不敢往下講,因為這數字若是放在計劃經濟時代絕對能轟動華夏。
幾個人看他話說一半有些難受,開始催促。
“你這孩子,有話就講啊,支支吾吾什么情況這是。”
“就是嘛”
青年硬著頭皮,望了望正在喝水的趙學飛。
看趙學飛沒有反應,努力挺起了胸膛說:“小盧說,這一趟下來,馮老板賺了二十幾萬。”
“噗!”
一直裝沒聽見喝水,但實際上一個耳朵豎起來趙學飛口里的水噴的到處都是。
嗆的咳嗽了很多聲后,不可置信的抬頭:“你說啥?賺了二十幾萬?”
…
一個晚上過去了。
又是前往下一站的一天。
馮義勝帶著盧喜三他們幾個大早就來了工廠,對車輛進行最后一次的檢查后即刻出發。
此刻馮義勝依舊還是那個推著二八杠賣鍋子的走販。
只不過從走路到二八杠到三輪車,又換成了現在的卡車。
明明只是幾個月的時間,卻像是過了很久。
趙學飛他們的態度有些古怪。
過來后都對著馮義勝笑了下后沒說多話,直接上車。
不過,車子在啟動之后,車里工作小組的人馬上就聊開了。
各種嘖嘖稱奇,各種不可思議。
幾天就到手了二十幾萬。
這錢怎么在馮老板手里跟紙一樣的好賺?
要知道我們工資也不過三十多塊錢一個月啊。
趙學飛并不知道,他們組里其實已經有了幾個年輕人想要辭職,一起跟馮老板的想法。
畢竟年輕人的血容易熱,心里也有一塊天地,誰不想闖一番。
不想在單位上一天一天這樣消耗自己的青春。
…
第二站越過了山后就是韶縣。
這里已經是廣省境內,氣候明顯要暖了很多。
按照他們的行程安排,車子直接開到了縣政府。
不過在縣政府得到的消息令他們有些意外。
縣長并沒有出面,但縣政府的工作人員一臉懵逼的望著他們。
“你們要賣貨車跑到縣政府過來干嘛?直接開到市場里去賣啊。”
“我們縣里又不會干預你們的生意。”
這就是時下的南方。
很多省份還在不停探步的時候,廣省早就已經全面開放市場經濟。
畢竟華夏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工業特區就在廣省,他們這邊的市場經濟意識明顯要開放很多。
雖然沒有縣長出面協調,但不干涉更利于他們做事。
幾臺卡車做了個分配,一人跟一輛車,迅速下達了這邊縣城的各大市場。
開放的地方好做事,但也有弊端,因為沒有人管制市場經濟,所以貨物流通性好,不至于物質匱乏,競爭壓力是有的。
所以這些卡車在韶縣停了三天時間才把貨倒完。
接著就是在當地收貨了,主要收了很多農產品蔬果類的產品。
下一站是省府洲城,這些倒騰出來的農產品大城市里需求量大,容易走貨。
這一來而去又耽誤了差不多個把星期的時間。
2月3號這天。
年味越來越濃了。
因為在韶縣待的時間長,所以這天馮義勝收到了王小瑾的來信。
信里有一個座機號碼,王小瑾說是她家的。
馮義勝拿著信在縣里找了很久,才在一家單位傳達室找到一臺電話機。
好說歹說,塞了門衛室大爺兩塊錢后,大爺無奈的投降:“三分鐘啊,最多打三分鐘。”
“待會要是領導從我這里路過看到了,非得要開除我不可,這電話費貴的狠,隨便打打小半個月的工資就沒了。”
馮義勝趕緊道謝。
坐在電話機跟前,想好了要說的話后撥通了電話。
電話響了很久才接通。
聲音非常的清脆動人,如是山間流走的清風,帶著微微的暖意。
“喂你好。”
“王小瑾嗎?”馮義勝臉上笑道。
對方沉默了會,遲疑著問了句:“我是啊,你是?小勝?”
“嗯,是我。”
“哦,信收到啦。”
“收到了。”
這是兩人來往了數十封信后第一次通話。
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在這些信件的來往當中早就變了模樣。
誰也說不清是什么關系。
王小瑾在電話這頭臉滾燙滾燙的,那張帶著紅暈的瓜子臉,加上忽閃靈動慌亂的大杏眼,顯得十分的可人。
說幾句話就會去看下屋子別處忙碌的父母,生怕他們會過來偷聽她打電話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