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打著馬虎眼道:“啊,對,就這兩枚。”
歸嵐盯著他的眼睛,臉上似笑非笑,道:“是嘛,那多謝了。這一枚三生果,可比五株紫冠靈杉都要強呢。紫冠靈杉我不需要了,你收起來吧,日后修行會有需用的地方。”
“啊?”
拾荒聽了一下呆住,同時心里又有點兒酸酸的,早知道就該先拿出一枚來的,現在后悔也來不及了,于是黑著臉收起三株紫冠靈杉,塞進褡褳里。
歸嵐看著好笑,手往腰間一探,解下來一只不大的布口袋,丟給他道:“這是小乾坤袋,有儲物功用,就送你收藏東西吧,你那褡褳,好東西也給放壞了。”
拾荒大喜,連忙道謝,當著她的面不好把三生果拿出來,干脆把褡褳整個塞了進去,然后把小乾坤袋揣進懷里。
歸嵐平靜的看著他弄好,這才道:“我要走了,咱們就此別過吧。”
拾荒一愣,道:“你要走了?傷……都好了嗎?”
歸嵐道:“我本來就沒什么傷,只是修行跌落時閉塞了幾處經脈,如今恢復的差不多了,可以行走了。”
拾荒道:“那好吧。再見!”
說著就想要出洞。
歸嵐叫住他,道:“你留在這里等著,大約一個時辰后,再行離開就是。”
拾荒道了聲“好”,目送她出洞。
歸嵐沖他微微一笑,縱身跳出山洞,腳下銀光一閃,飛出一把氣劍,托著她的身體朝著山澗上面飛去。
直到看不到影子,拾荒才回到洞里,坐了一會兒,發覺這里也不錯的,環境清幽,靈氣充沛,如果不是有妖獸踞守在這里,絕對是修仙證道的絕佳場所。
不過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有弊端的地方,就一定同時也有利的一面。
就比如這老龍澗吧,因為有妖獸出沒,還是幾只實力強悍的妖王,所以其他野獸或者普通的妖獸就不敢來這里張揚,來的妖獸少了,所以就清靜了。
老龍澗為什么清幽至此,不正是這個緣故嗎。
而像小石山上的山洞,說實話,晚上睡個覺都不敢太沉,生恐有野獸或者妖獸半夜偷襲,那修煉就更不行了,一旦入起定來,豈不任由獸類撲咬了。
所以拾荒越想越覺得可行,決定在這里暫住,修煉他新學的煉“氣”。
歸嵐教授他的煉氣法門,已經開了一個好頭,說什么也不能浪費掉這次機會。
另外老族長還送過他一只牛角,上面記載著牛村秘而不宣的一套秘術,正好趁著修煉“氣”的這個機會,好好的研究一番。
安全方面嘛,他已經對玉箏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又見識過它的威力,有這樣的寶貝帶在身上,就算面對非常強大的妖獸也不用太害怕。
至于吃喝,就近能夠解決一部分,如果不夠,可以找機會偷偷上去狩獵,或者回小石山去取,只要避開那幾只強大的妖王就行。
打定主意,拾荒從小乾坤袋里取出一株紫冠靈杉,揉碎,連汁帶肉都塞進嘴里,吞咽下去,然后雙手各掐了一個法訣,眼一閉,開始吐納修行。
從此刻起,拾荒算是正式踏上修行之路,修煉的時間越久,越是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并樂此不疲。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距離牛村萬里之遙的溪國都城,王族祖廟內,一名老巫師正對著一塊臉盆大小的紅水晶,愁眉不展。
水晶里面映出一副畫面:一架極具妖異色彩的紅色古琴,正一蕩一蕩從中浮現出來。
這架古琴有一個名字,只記錄在最古老的典籍當中——血魔琴。
隨著祖廟外面腳步聲響起,一個接著又一個的偉岸身影,急匆匆走進來。
時隔上萬年,血魔琴再一次重現世間,必將掀起又一輪血腥殺戮。
溪國,難道又要重步當年血魔劫的后塵?
老巫師說話聲音不大,氣勢不響,但聽到幾位王者耳中,一個個面目失色,心情變得格外沉重。
良久之后,眾人離開。
沒過多久,一支又一支軍隊從都城開出,奔赴王國各地,開始全力搜查血魔琴的下落。
與此同時,溪國三大鄰國,林國、劉國、石國,均有巫師通過各種手段發現血魔琴問世,并預測到不久的將來將有一場腥風血雨。
別看平日里四國之間矛盾尖銳,戰爭不斷,但兔死狐悲,誰也不想他國因為血魔劫遭受重創,從而影響自己國家的利益,或者打破這么多年難得形成的平衡局面,于是在國王的安排下,三國都派出了有生力量,奔赴四國交界處,尋訪或者伺機消滅血魔琴。
于是,一場超大規模的風暴開始醞釀,而處于風暴中心的牛村和周圍各大小村落,就成為這場浩劫的血魔第一祭。
而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牛村,就是在這樣一種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突然而至的官兵殺了個措手不及,剛一交上手,就死傷過半,剩下一群傷者和老弱婦孺,在老族長的帶領下逃進深山,躲進一處隱秘山洞。
這座山洞,據說是牛村祖先當年為了避難特意開辟出來的,除了歷任族長,村民全都不知道,包括村長。
而且祖宗傳下了祖訓,除非有滅族的危險,否則一律不準入洞。
如今事態嚴重,弄不好整個牛村都得覆滅,已經面臨滅族之危,老族長思慮再三,這才帶領族人逃了進來。
雖然官兵被他們暫時擺脫了,但是大家還面臨一個難題:吃飯。
祖洞多少年沒有用過了,原先儲存的糧食早已腐爛毀壞,想要維持這么多人的口糧,必須有人出洞尋找食物。
而且還不能往山外走,到處是官兵,一旦被他們跟蹤,所有村民都將招來殺身之禍。
于是村長拖著殘軀,帶著兩個跟他差不多狀況的村民,走出祖洞,朝著大山深處尋去。
大山深處,野獸出沒無常,如果足夠倒霉,還能遇上年老成精的妖獸,一般人別說打獵了,就是逃出虎口都算是僥幸。
所以村長此行,無異于闖入了龍潭虎穴,從虎口中奪食,危險是其次的,隨時都有可能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