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TM嚇人了。
更離譜的是,我都不知道哪里嚇人。
狗頭保命.JPG
好了,不說這個了,說點“九宮格”笑話。
第一個九宮格,三乘三,“善良、邪惡、中立”X“守序、混亂、中立”。
第二個九宮格,就有點復雜了,分別是“完美型”、“給予型”、“實干型”、“浪漫型”、“觀察型”、“懷疑型”、“享樂型”、“領導型”和“調停型”。
前者是陣營九宮格,后者是人格九宮格。
當然,陣營九宮格也不是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的。
雖然只是三乘三,但九個陣營每個都是一種特殊的“類型”。
“十字軍”、“施恩者”、“反抗者”、“審判者”、“中立者”、“自由人”、“支配者”、“犯罪者”以及“毀滅者”。
兩顆九角星相互重疊,所構成的便是每個小說角色的命運。
有的人是實干型中立者,有的人是領導型犯罪者,有的人是觀察型反抗者,等等。
當然,同時分析兩顆九角星,這無疑是非常復雜的。
所以,先將它們分開,逐步地了解它們。
“那就先說陣營九宮格。”
這里需要說的是,作者本人我在書中所處的,應當是“絕對中立”的“中立者”。
在作者眼中,小說里的角色應當只有立場不同,沒有誰對誰錯。
但事實就是,這世上壓根不存在這樣的“中立者”。
“世上沒有絕對中立,別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然后因此評論他人的觀點。”
所以,才會有“相對中立”這種說法。
“相對中立者”希望擺脫權威的影響,從權威中抽離,以成就“絕對中立”。
但他們又無法完全減少個人欲望與外界的接觸,因此外界難免對他們產生不良影響。
說來好笑,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中立者”。
但我確實應當是一個“中立者”,最起碼測試結果是這么告訴我的。
當然,測試結果并不是十分準確地。
所以,僅作參考。
說完“陣營九宮格”,再說“人格九宮格”。
在這顆九角星中,存在一個等邊三角形和一個不規則的六角形。
等邊三角形顯然是由核心性格構成的,而六角形則是核心性格內化或外化的變異類型。
換言之,六角形是由等邊三角形發展而來的。
因此,其中自然潛藏著核心性格的特質,并具有潛在的共同特點。
在了解這一點之后,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三元組”之說了。
而三個“三元組”,分別是“情感”(浪漫型+實干型+給予型)、“思維”(觀察型+懷疑型+享樂型)以及“本能”(完美型+調停型+領導型)。
這里需要說的是,被寫在中間的那個是“核心性格”。
旁邊的兩個,自然是“核心性格”的兩翼。
因此要注意,只有“核心性格”的兩翼是其內化或外化的表現。
所以不要突然來一句:
“給予型的外在表現有觀察型。”
當然即便如此,所有的“性格”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全都會對角色的性格產生影響。
一個人不可能只存在于一個“陣營”,也不可能只有一個“性格”。
就好像我上一秒還是一個中立者,下一秒就成了支配者。
又好比,我的性格絕大部分是觀察型,但也有其它的成分。
所以有的時候,我就會表現得像是一個享樂型或者實干型,又或者領導型。
然后,給你們出點題。
我把題目混在了一起,我也不想告訴你們最終的結果是什么,畢竟我也不知道你們選擇了什么。
對了,需要說的是,陣營是“選擇題”,人格是“是非題”。
溫馨提示:
“括號內外分別是兩個選擇。”
長輩在家族中公開反對你,你會:
A、接受批評,改變方法
B、嘗試與長輩妥協,用折衷的方法
C、忽略長輩的輕蔑,誹謗他們
D、千方百計使他們收聲
我很(不)容易迷惑。
我(不)喜歡獨立自主,一起都靠自己。
有一位家人疏遠了你。在他彌留之際,他想與你和解。你會:
A、與他談談,但堅守立場
B、不跟他說話
C、不計前嫌敞開心扉地討論前事
D、積極進行和解,并留心聽他的遺言
我(不)習慣推銷自己,從不(經常)覺得難為情。
幫助不到別人(不)會讓我覺得痛苦。
我(不)喜歡當主角,(不)希望得到大家的注意。
你會親近朋友,還是與大部分人保持一段距離以保安全?
A、我有一大群密友
B、我有些密友
C、我有幾個密友
D、我會與人保持距離
我經常(從不)忘記自己的需要。
我的計劃比我實際完成的還要少(多)。
我(不)知道如何讓別人喜歡我。
同伴回避你,或嘲笑你嗎?
A、是的,這些井底之蛙不會理解超規格的人
B、有些會,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我
C、不會,我看起來一切正常
D、不會,我就是集體中的正常人的標準
我很難(容易)找到一種我真正感到被愛的關系。
如果你接手一項工作,盡管它會很危險,你會努力完成嗎?
A、會,我說話算數
B、會,因為人家會認為我信得過,這很好
C、你可以賭我是否會爽約
D、如果這不是什么好差事,那算了吧
好了,以上就是所有的題目了。
當然,關于“人格九宮格”的題目,其實不應當是一些“是非題”。
事實上,測試內容是在一大堆的陳述中,憑借第一感覺進行選擇。
不需要過多地權衡,因為每種性格的背后都有好有壞。
而在這里呢,我只是單純的給你們幾道“是非題”。
因為我真實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讓你們做這樣的一次測試。
很顯然,相關測試你們可以找到很多,不管是陣營的還是人格的。
這樣的測試你們可以翻來覆去的做,這完全不是什么問題。
而作為一個作者,我僅僅只是將這兩顆九角星作為工具,以此來塑造小說中的角色。
盡管我塑造的角色依然非常糟糕,但我確實是這么做的。
舉個栗子,比如說林東,他就是一個“浪漫型自由人”。
還帶有享樂型和觀察型,或者說懷疑型。
而其在調停型方面,表現出來的就非常少了。
當然,自由人的身份一直沒變過,這一點是值得明確的。
總之,如果你們愿意的話,可以把測試結果可以留在評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