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1)

〔宋〕蘇軾

黑雲(yún)翻墨未遮山(2)

白雨跳珠亂入船(3)

捲地風(fēng)來忽吹散(4)

望湖樓下水如天。

【作者簡介】

蘇軾( sik1〔色〕 shì)(公元一零三七至一一零一年),字子瞻( zim1〔尖〕 zhān),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十七歲時就進(jìn)京應(yīng)試,很有名氣,得到文壇領(lǐng)袖歐陽修的賞識。後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到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後又被貶到儋( daam1〔耽〕 dān)州(今海南省儋縣)。蘇軾一生顛沛流離,但筆耕不輟( zyut3〔啜〕 chuò,停止),在散文、詩詞方面的成就和貢獻(xiàn)至高至大。蘇軾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題材廣泛,富有哲理。至於詞作則豪邁奔放,是宋代豪放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與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並稱「蘇辛」。他的詩歌同樣富含理趣,耐人品讀。

【注釋】

(1)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一零七二年)農(nóng)曆六月二十七日,當(dāng)時蘇軾被貶到杭州做官。望湖樓:建於五代時期,又叫「看經(jīng)樓」,位於西湖邊上。醉書:酒醉後所寫的詩。

(2) 翻墨:打翻的墨水,形容雲(yún)層很黑很厚。

(3) 白雨跳珠:指雨點跌落湖面,激起無數(shù)水花,像跳躍的珍珠。

(4) 捲地風(fēng)來:指狂風(fēng)席地捲來。

【解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蘇軾在杭州創(chuàng)作的一組七言絕句,共有五首,本詩是第一首,描寫了夏季西湖陣雨時的情景。

層層疊疊的厚厚烏雲(yún)像打翻了的墨水,還沒有把山遮住,雨點就落了下來,激起湖面的水花,劈里啪啦打進(jìn)船中,就像跳躍的珍珠。突然間,狂風(fēng)席捲大地,霎時間吹走了烏雲(yún)和陣雨。這時詩人已經(jīng)上岸,登上望湖樓。在望湖樓上俯瞰,水面平靜得猶如蔚藍(lán)的天空,像甚麼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詩人將烏雲(yún)比作墨水,非常貼切;將雨滴比作「跳珠」,有聲有色;「忽吹散」三字更使我們感受到西湖天氣變化之快,彷彿身臨其境,與詩人一起經(jīng)歷烏雲(yún)、大雨、狂風(fēng)、晴天,並且在望湖樓觀賞水天一色的美景。

【文化知識】

三蘇

「三蘇」是蘇軾與其父親蘇洵( seon1〔詢〕 xún)、弟弟蘇轍( cit3〔設(shè)〕 zhé)的合稱,同屬「唐宋八大家」。

蘇洵(公元一零零九至一零六六年),字明允,二十七歲時發(fā)奮讀書,終有所成,代表作有《六國論》等。《三字經(jīng)》中曾提到他說:「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奮,讀書籍。」蘇轍(公元一零三九至一一一二年),字子由,嘉祐二年(公元一零五七年)與蘇軾一起考中進(jìn)士。雖然同樣多次被貶,但仕途較兄長穩(wěn)定。他擅長寫政論和史論,代表作有《新論》等。

【練習(xí)】

(參考答案見此處)

? 下列哪一項不是詩歌所描寫的天氣狀況?

○A.烏雲(yún)密佈

○B(yǎng).打雷閃電

○C.驟雨狂風(fēng)

○D.雨過天晴

? 詩歌中的「跳珠」指的是甚麼?



? 詩歌第三句的「忽吹散」說明了甚麼?



? 這首詩歌主要描寫

○A.西湖陰晴不定的飄忽天氣。

○B(yǎng).詩人遊覽西湖的興奮心情。

○C.西湖在夏天時的天氣特徵。

○D.西湖驟雨前後的美妙景色。

? 詩歌沒有運用下列哪一種修辭手法?

○A.對偶

○B(yǎng).反復(fù)

○C.?dāng)M人

○D.比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蓝山县| 海丰县| 抚顺市| 当阳市| 兴安县| 泰安市| 德庆县| 澄迈县| 六盘水市| 阿克| 黄陵县| 岐山县| 宜宾县| 徐闻县| 盐边县| 云安县| 于都县| 襄垣县| 威宁| 开阳县| 达拉特旗| 卓资县| 双柏县| 秭归县| 阿坝| 织金县| 安平县| 甘肃省| 湄潭县| 裕民县| 云霄县| 淮阳县| 曲松县| 藁城市| 杭锦后旗| 时尚| 庆元县| 永修县| 珠海市|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