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笑問何處客
- 諸天有夢
- 榆十
- 2071字
- 2021-03-14 03:16:00
雨,停了。
項繼和劍老七絕望了。
影子變的無跡可尋,他知道最后一擊的時間到了。
“在那邊!”某二五仔又給影子提了醒。
這一隊兵卒的長官無語了,這是什么神仙下屬。
算了,還是正事要緊。
將領吩咐士卒將兩名疑是刺客的人包圍。
項繼松了一口氣,劍老七直接躺在了濕潤的石磚上。
“活下來了啊”×2,這是兩人內心的歡呼。
影子的嘴角掛著詭異的微笑,好像聽見了項繼的心里話,又好像自言自語道:“哦,是嗎?我可不信!”
人在生死之間會爆發出可怕的潛能,這致命一擊,硬是被項繼用翻身埋頭躲掉了。
因為這部《刺殺》他是妥妥的主角,不排除有光環的影響因素。
項繼大呼護駕。
被派出來搜尋刺客的士卒都有一個特點,沒被告知真正的任務,都是見過太子的。
將領見這披頭散發的刺客容貌竟與太子一樣,后知后覺驚喜地大呼:“快!保護殿下,那個總搗亂的,你帶人去拖住刺客。”
影子順手殺掉幾個急于掙表現的出頭鳥,隱于黑暗,向著已經被圍在軍卒中間的項繼而去。
他是無敵的,這是他的座右銘。
唯一沒被殺掉的二五仔,裝傻的坐在地上,胡言亂語道:“神仙?妖怪?不要殺我啊!啊啊啊!”
看著已經涕泗橫流的二五仔,將領有些慌了。
突然傳來一聲口水下咽的聲音,接著傳染至整個隊伍。
他們是人,可打不過妖魔。
項繼見士氣萎靡,用盡全力喊到:“有破綻的,根據地上的雨水判斷他的行動路線,他只有一個人。”
眾士兵有了辦法,畏懼少了一些。
將領靠近項繼,小聲耳語:“殿下,一會兒我們拖住刺客,你往附近的隊伍跑,我們之前派人聯系過。”
房檐上的雨水滴落在地,滴答滴答。
士卒們的心跳隨著濺起的水花,撲通撲通。
嚴陣以待的士卒們臉上布滿的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
影子動了,速度很快,第一刀已經遞出。
士卒們結軍陣,緊張地看著地面濺起的大片水花,防住了。
來不及慶幸,第二刀已至,又防住了。
不可思議,士卒們的恐懼變作了興奮。
第三刀接著第四刀,趁著士卒的反擊而刺出。
第一個士卒倒下了,軍陣出現了破綻,第五刀降臨,又一個士卒倒下了。
之后不用說了,五人的軍陣破了,都是一刀斃命。
兵卒們徹底怕了,要是影子想的話,他這會兒可以帶走在場所有人的生命。
街道的盡頭處,是誤入片場的陳凡,他剛想說一句:“走錯了,不好意思。我現在就離開。”
項繼感覺到玉佩渴望的東西就在眼前。
他拖著殘軀,面帶逃離的急切和對求生的渴望,向著陳凡的方向緩慢而去。
陳凡看著都要實質化的外掛,直呼不科學。他也感應到外掛想要幫助面前那個隨時都可能倒下的陌生人。
他懂,這個前置任務不一般。
不過,他穿越以來,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活的也不錯。
這外掛重要嗎?陳凡猶豫了。
眼前明顯是個坑,再加上他也填不滿,要冒風險嗎?萬一賭錯了怎么辦?要不下次一定?
好久沒上線的陳十萬個為什么凡回來了。
影子可不會等陳凡考慮好,他快速向項繼奔去,哪怕隱形的衣物被劃破,他也不太在意。
勝負已分,計劃完成。
這一刀,項繼避不開,他開啟了跑馬燈模式。
匕首離致命位置越來越近。
陳凡猶豫不決,開始踱步,剛往前一步。
兩塊玉石有了反應,兩者從各自主人處飛出,快速糾纏,激發了一個神奇的能量場。
匕首帶著影子被排斥開來,飛出四、五米的距離。
陳凡和項繼被能量場包裹。
看著這光怪陸離的能量場,項繼是興奮和劫后余生。陳凡卻全想起來了,是那個導致他離家參與這一系列事件的夢啊。
看著不遠處的項繼,陳凡不知該說什么好。
這一身重傷,還要去不知什么等級的唐朝,太慘了。
等等,陳凡終于后知后覺,項繼去了唐朝,那他又要去哪?不是吧,這個玩笑可開的不好。
陳凡要出去,他這次倒果決了,向著能量場邊界撞去。
異變突生,能量場變得不穩定。
整個能量場迅速收縮,一瞬間消弭于無形,好像從來沒存在過。
陳凡和項繼也消失了。
現在,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
吃瓜群眾驚掉了下巴,紛紛表示這特效過癮。
里面看不到。
外面那可是狂風大作,雨水隨風而起,匯聚成水龍卷。還有那突然變換的天色,云層被從中間劈成了洞,閃電被牽引而來,不斷轟擊能量場......
影子不知道是否完成了任務,但是他必須走了。
劣質的光學隱形衣被破壞的干干凈凈,不趁機開溜,是腦子有問題。
影子消失在遠處的黑夜里。
僥幸活下來又免費看了一場神奇表演的搜尋隊仍坐在地上。
他們起不來了,腿不聽使喚了。
不遠處的支援隊伍,終于姍姍來遲,感慨這些人能在那樣的環境下活下來。
支援隊伍覺得這隊搜尋兵卒能吹一輩子。
他們互相交換了情報,得知刺客和太子都消失不見了的消息。線索又是一個陌生的男子,還沒看清長相。
后面匯合來的隊伍表示他們可以再說離譜一點。
反正大家都看到了異象,這是天災,他們盡力了,還傷亡慘重,語言嘉獎。
··········
帝都,養怡殿,武帝已經進入彌留之際,沒能撐過半個月。
今天,一位偉大的帝王就將離去。
太子徹底失蹤的消息是早上收到的。
武帝當時很精神,召集大臣們議事。
盡管武帝說話很艱難,他還是表明了想讓二皇子暫時監國的想法。
可惜遭到了曾宰輔和陳宰輔的共同反對。
他們的選擇是六皇子,項新。
武帝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這個孩子從小就聰慧早熟。
不過,到底是什么時候呢?
抱著這個疑問,武帝與世長辭。
永興二十七年,玄武帝,項昊,駕崩,后人對他稱呼頗有爭議,一派稱成帝,另一派稱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