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革命友情
- 地平線上的足跡
- 沙棗樹林
- 3190字
- 2021-03-20 09:21:17
太陽帶著一抹寒氣升騰起來了,中午時分,繁重的勞動使大家的饑餓感更加明顯。食堂已經將午餐準備妥當,把一個個裝滿了熱氣騰騰面條的木桶抬上了架子車,運送到職工和農民手里。
在這群充滿高昂斗志的男男女女之中,那些男的插科打諢,說著粗俗的葷話,婦女們嘻嘻哈哈,真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只見周玲玲的單薄身影,蹲下身子將一副寬過肩膀的扁擔挑上肩頭,兩只筐裝著土晃晃悠悠,似乎要刮到地上。有勞動經驗的人都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肩上擔子的彈幅頻率須與木板的頻率一致,否則將會出現反彈力,控制不住必得栽下去。她試著調節了幾下,踩著節奏邁上田梗,要跨越一縫小小的坎溝,她的腳一崴,只見那身子輕捷像像一只掠空的燕子,隨著那幅晃悠著的筐一起栽倒,她沒有撂挑子,掙扎著爬起來,可偏偏這沉重的身體使他們抬不起手臂,身上沒有一絲力氣,她撐著挑子,艱難地爬起來繼續干活……晚上回來,雖然也勞累,渴望得到食物的補充,但完全沒有一點兒食欲。是的,就是這樣,越是疲憊越不吃飯,她強打精神,勉強吃了一個饅頭,喝一碗粥。
王指導員來到放線班長馬大姐身邊。“馬大姐,感覺如何?還行不?”
馬大姐喘著氣說:“我還行,背小線,也就三十來斤,你看他們背大線的,五十來斤重,加上軍大衣和工裝12斤重,又穿著笨重的大頭皮鞋,深一腳淺一腳踩在雪地里,還真是挺艱難的。你還別說,背著這么個玩意兒還真是挺磨人的。”馬大姐蹙眉瞇眼地說,讓人感覺無比的親切與自然。
“你說的倒是實話。不過你還真是行,走了個十公里,能跟上,真是了不起啊!”
“指導員你真是過獎了。
“哈哈”他在笑,馬大姐也跟著苦笑,這種苦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清楚。
天色完全暗了下來,終于,廣播站的高音喇叭里傳出了“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每當這首歌響起那一群群灰色道道服的隊伍開始在月光下蠕動了。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都表現出了一些疲倦。聽到收工的哨聲時,各班的職工和岔子溝二隊的農民才開始整理起勞動工具,準備收工了。
晚上回到宿舍,周玲玲正趴在床上,身上酸痛的坐不起來,馬大姐嗔怪著勸道,你一個女人,怎么能和男人比,非要和男人干一樣的活,舞錘弄鍬的,看你累成那樣,別整壞了身體。
“馬大姐,你那兒有沒有辣椒?我今天沒有胃口,抹點辣椒好吃。”
馬大姐拿出一罐頭瓶裝的辣椒,遞給周玲玲,她接過來,端起那爐子上熬的一大茶缸子熱茶端起來“咕嘟咕嘟”地喝了好幾大口,又狼吞虎咽地吃了二個饅頭,才有了些精神。
干了兩天,農民們感慨地說:“還是工人們厲害!要說熬時間磨洋工,農民是老牛拉稀屎,能撐一陣子,要說干勁大,下狠勁,出活路,還是工人比咱們強。“
連續干了快半個月了,當時天剛一亮的時候,他們就扛著工具到地里來干活,到下午六點鐘,天全黑了才能夠回去,所以已經累得爬不上床了。他們每個人都疲憊不堪,不少人臉上風吹日曬有了高原紅,手上的血泡磨了一層又一層,起了厚厚的老繭,李文大聲喊著:“老一輩革命者告訴我們許多道理,越是怕苦就越要失敗,只有戰勝了苦累,才能戰勝敵人“。
李文思想活躍,講話或講故事時總是搖頭晃腦,比比劃劃的,特別生動形象。下午快收工時,他拿著粉筆也不用稿,直接寫在黑板墻上,經他的手出了一期黑板報。“山溝東邊,黃土塬全區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拖拉機噴著黑煙,岔子溝幾個生產隊的上百村民,平田整地;溝西邊,283地震隊“工業學大慶”的紅旗綁在卡車頭上,迎著呼呼的北風劇烈地卷曲著。紅旗點點,人頭蠕動,晚風隱隱地送來喇叭聲,一派沸騰的景象。職工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連續半個月奮戰在冰天雪原上,數九寒天咬牙扛過去,渴了喝口山上采的雪水熬的水,餓了啃幾口硬綁綁的干饃……“
看到這里,王文漢有一些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跟許多其他上海女孩一樣,趙紅霞愛美,愛打扮,同時更是一個聰明,善良,大膽,直率,有個性的女生。
她二年前到部隊,第一次見到王文漢連長,看他憂傷而堅毅的眼神,沒有城里青年人的那種矯情和浮夸,身板總是挺的直直的,走路快,說話快,辦事利利落,女人天生的直覺,他身上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氣質,深深地吸引著她,目光自覺和不自覺地觀察著這個比自己大幾歲的戰友,發現他有許多男人的優秀品質:作為軍人,首先是絕對服從,頗得營長和團長的賞認;拉練時,王文漢總是走在最前面,昂首闊步,自信剛毅,軍營的高強度訓練和惡劣環境在他面前,好像永遠沒有困難;軍事訓的的時候,十發子彈,一百米距離,打了九十五環,把大家都震驚了。
她這個上海人開始對眼里的“鄉下人”王文漢愈發好奇了。對這個戰友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好感,甚至隱隱覺得自己有可能成為他故事里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是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年輕人血氣方剛表現欲強的地方,艱苦環境集體生活的磨練,越是能培養和甄選出人才,越是能比較出更優秀的人,王文漢在這個連隊無疑是閃閃發亮的星星。她跟王文漢時間愈久,對王文漢非常越來越依戀,在她心目中,王文漢就是讓她魂牽夢繞的白馬王子,在少女懷春的年齡,她做過不少春夢,夢里的男人很模糊,但自從遇到王文漢后,就和夢里的男人融合了。
她在日記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樂意把你當作心中的他,過去當兄長一樣交往,現在越來越想走進你的心里,喜歡看你,喜歡和你在一起,喜歡聽你講話,喜歡你走路急匆匆,風風火火的樣子,喜歡你的一切……我這萌芽的喜歡還能持續多久呢?“對著偷偷喜歡的人,她總能在想象中輕易邂逅他的微笑、浮現出很多未完的心事。
搭在鐵絲上的幾件衣服,被太陽曬干了,被風吹得要掉落下來。趙紅霞站起來,走過去,把床單收好。一邊笑著對馬大姐說:“這里的氣候太干燥了,雖然是雪天,但衣服卻能晾干了,這是王指導員的衣服。”紅霞說邊疊床單邊說,這個衣服是劉隊長的,那一件是王指導員的。馬大姐感嘆地說:“也是的,這么好的倆個人干嘛不找個女人結婚,也好有個人照顧。“
孫小葉說:“我看,紅霞你去做隊長的女人還挺合適。“
紅霞嘴一撅說:“再胡說八道,看我扯爛你的嘴。“
孫小葉擔心她倆撞車,都喜歡上劉隊長怎么辦?要試探趙紅霞的心思,故意逗著說:“我看你就是喜歡劉隊長。“
紅霞反唇相譏:“你自己好像挺喜歡隊長吧!“
孫小葉說:“也倒是的,隊上的女人,怕是沒有不喜歡指導員和隊長的。可惜呀,只有一個指導員和隊長。不知道隊長喜歡誰?“
趙紅霞說:“馬大姐你幫著小葉去問問他倆。“
馬大姐心中清楚,這倆女子心有所屬,趙紅霞喜歡王指導員,在她面前毫不掩飾,孫小葉喜歡劉隊長,可藏在心里,從來沒有表露過。想到這里,挑明了說:“我給你們倆做個媒吧。孫小葉嫁給隊長,趙紅霞嫁給王指導員,多好啊!“
紅霞和小葉被這話說到心坎上,心里竊喜,臉上紅紅的,可倆人嘴上卻說著反話,行了吧你,亂點鴛鴦譜,真是閑吃蘿卜瞎操心。
趙紅霞這幾天一直想著王文漢,可自已一個人不好意思去,吃過午飯,一邊拿起衣服,拉著馬大姐,說是去隊部看看,趙紅霞拉著馬大姐有說有笑地向王文漢和劉光輝的辦公室兼住處走去,馬大姐看穿了她的心思,逗著說:“是去看人吧!大姐成人之美。“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不好意思說出的話讓馬大姐說出來了。趙紅霞臉上一片腓紅,可是轉念一想,看著隊長,匯報工作,也很正常,這樣一想時,身體越發輕盈了,一邊走著,趙紅霞還哼唱著蘇聯的抒情歌曲《紅莓花兒開》。來到辦公室,王文漢和劉光輝都不在,只見側面墻上一幅很大且很有些年頭的宣傳畫吸引了他的目光。一面逆風飄揚的巨大紅旗,映襯著位于畫面左上方的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太陽里面則是身穿綠軍裝頭戴綠軍帽的毛主席他老人家容光煥發神采奕奕面帶笑容的畫像,一條毛主席語錄,則用黃色印刷體直接印在了那面迎風招展的紅旗上,顯得格外醒目:“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這條語錄的下邊,是一支浩浩蕩蕩由大到小排列著的意氣奮發、斗志昂揚的隊友大軍,他們以排山倒海、雷霆萬鈞之勢雄赳赳、氣昂昂地向著紅旗、向著太陽、向著……聚集……一望著這幅畫上的這條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