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終來到,冰雪將消融。
縱是春寒能幾時,新芽綠意濃。
敢接萬里風,直立對蒼穹。
待我十年沐風雨,枝葉滿天空。
農家院里的生活千篇一律,經過一冬天的蟄伏,又開始活躍起來了。幾年前爺爺蓋房栽種的棗樹一年比一年豐茂,而且今年的棗花開的是又多又好。新來的燕子已經開始在我家房檐上搭建巢穴了,相信不久就會有新的生命誕生。院南邊的牛棚里,五頭牛爭食著草料。東南角的豬圈里,新養了一頭小豬崽兒,哼唧哼唧的自由快活!還有村里的人又開始到我家的大磨盤上推碾子磨面磨糝子了。
這一天,家里收到了張排長的信件,意思是詢問最近的家庭狀況,告知爺爺自己前段時間有點事情,但現在沒有什么事了!
同時,他還告訴爺爺一件大喜事兒,那就是爺爺的三弟,我的三爺爺的下落:他在湖北某縣當官,現在孩子也一大堆!
爺爺回信:家中一切安好,如果有時間,歡迎回來看看!特別感謝張排長幫忙找到了親人,從此心里不再孤單。
其實,爺爺簡直是興奮至極,他打定了主意要去湖北看看他的弟弟。同時,家里的事兒真的可以找張排長幫忙的,但是他沒有,他是真的不想給別人添麻煩!
這年的春天、夏天過得非???,轉眼到了秋季征兵的時間。
二大爺再次報名,所有的程序和以前一樣,可是這次二大爺是當年村里唯一的一個兵,他就這樣走出了農村!
得知消息的爺爺沒有任何興奮,這張喜報早就該來了。但還是跟遠在外地的大爺通了消息,大爺還特意請假從遠方趕了回來。
大爺帶回來好多的東西,吃得用得應有盡有,而且還有一輛舊的二八自行車。這些都是他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他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只要家里用的著,他都往回折騰,不管費多大勁兒,倒多少麻煩。
爺爺最喜歡的就是這輛自行車,她讓奶奶做了一個黃色條絨布的座套,去地里干活,走親戚,趕集,都騎著它,一騎就騎了快三十年,直到那個座套兒都磨的再也掛不住了!也是直到他病倒的時候,這輛車子徹底擱置了。
隨后,爺爺又叫來了大姑二姑,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頓飯,算是對二大爺入伍成功的慶賀宴。
我想那天村里沒人會在意,因為我家啥事都慢別人一拍,我們今天的好
吃飯時,爺爺看著這一大家子人,心里莫名的激動,那時候桌上只有老奶奶和奶奶,而現在啊,八個孩子啊,有的成家了,有的立業了,這么多年是怎么過來的啊?
這次,氣性大、規矩大的爺爺默默地吃著飯,對孩子們餐桌上說說笑笑沒有理睬,這么多年,孩子們也不容易。
快到年底的時候,二大爺走完了所有的程序,換上了綠軍裝,登上了軍車專列,在一家人的送別中奔赴了他夢寐以求的軍營。
而與此同時,爺爺把地里剩余的活兒交給了父親,獨自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到了湖北,他見到了已經是領導干部的三弟,他們一家人四子三女過的很好。
從爺爺口中得知老奶奶早已過世,三爺爺便直言不愿再返回老家了,就讓這些孩子在這里定居吧,自己死后也不入祖墳了。
爺爺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看到他這一大家子,罷了,自己就坐車從湖北返回了。
從那以后,爺爺再也沒有去過湖北,只是大爺同三爺爺的孩子保持聯系,其他人便基本不再聯系!
自此,爺爺不用再擔心他的三弟了,并在祭祖的時候,將這些告訴了老奶奶。
……………
人啊,干自己喜歡的事兒永不知道累,也不知道什么叫苦,也只有這樣,才能搞出點名堂!譬如,在部隊的二大爺。
二大爺在部隊吃了許多的苦,但他什么也不說,他就是有那個心性,也不知道這種心性是怎么來的?
他那個有點羸弱的身板啊,扛下了新兵連的集訓,加上學識不錯,當了勤務兵,后來又提干,幾年下來,已經是個不大不小的官。
后來,因為老領導發病,他自愿前往照顧,這一照顧就是好幾年。
再后來,老領導去世,二大爺也到了服役年限,就轉業留在了省城一個政府單位。
在那個單位,二大爺從一般人做起,學業務,學人際,學辦事,忙的不可開交。
他也有想不明白的時候,也有遇到難事的時候,也有徹夜難眠的時候,但這些都沒有難住他,他憑仗著扎實的文化和部隊鍛就的品格,謙虛謹慎,如履薄冰,嚴謹有度,終于二大爺是步步高升,還在省里取了媳婦,也就是我的二大娘。
在我的記憶里,我從七八歲才開始知道有這么個大娘,因為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他才回來,性格直爽,說一不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年年帶回來好多新鮮玩具和吃的。
再到后來,二大爺當了一個處級干部,這對于一個農村的孩子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
當然,這期間發生的事兒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了,沒有他的付出和努力肯定不會達到這個高度的。
爺爺從湖北回來后,為了給孩子結婚,在村里申請了宅基地,大爺、二大爺、還有我的父親各申請了一套,而且挨得非常近,都在村東頭。
特別是二大爺那一片宅子,由于后來二大爺結婚定居省城,爺爺便沒有給他拉土墊起來,直到我出生后多年,才被父親墊起來蓋上房子。
但是,在二大爺結婚之前,已經立業的大爺和鄰村大大娘被媒婆牽上了紅線,結婚除了彩禮還要有房子。
爺爺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大爺把宅基地墊起來再蓋上房子。好在有了大爺自己的收入,再加上自己的人工,蓋房倒也不再那么難。
因為,我的大姑父、二姑父都可以來幫忙了,特別是大姑父家的兩頭騾子,為大爺蓋房子是立下了汗馬功勞!那一車車的土拉起來很慢很少,都要人工用鐵掀裝車。
還有蓋房用的土坯,也是一塊塊親手打出來的。
但也有省錢的地方,那就是土窯燒磚。爺爺充分發揮他在山東磚廠學來的技術,帶著我父親連燒了三萬磚,而且質量很好。
大爺的一所庭院這就建成了,大爺大娘在里面住了十多年?,F在這所房子因多年無人居住,早已經年久失修,殘破不堪了。但是,大爺每次過年回來,都堅持打掃一番,再貼上對聯兒。
而現在的每年春節,成為爺爺最高興的時候了。這一年,我家殺了一頭豬,大部分賣掉,一部分用來吃。
閨女兒子一家一家的都趕來爺爺奶奶這里過年,家里人多了,一家一個屋的安排,差不多還夠用,爺爺奶奶沿襲著傳統的過年風俗: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兒,褪皮兒:初一兒,拜年兒。
兒女們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在一起說笑著吃飯的時候,是爺爺奶奶最幸福的時刻,這些年都熬過來了。
那一年,祖國大地迎來了她新的歷程,從此一步步走向輝煌。其實,我們這個家仍在努力,美好日子也只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