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龍深知,自己所生存的這個湛藍色的星球上面的人們,已經有一部分人在探索周圍的環境與未知的存在。
曾經有一位湛藍星上的叫克勞修斯學者提出熵增定律,這是關于所謂熱力學方面的定律,克勞修斯引入了熵的概念來描述這種不可逆過程,即熱量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是不可逆的孤立系統總是趨向于熵增,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的最混亂無序狀態。但是,對開放系統而言,由于它可以將內部能量交換產生的熵增通過向環境釋放熱量的方式轉移,所以開放系統有可能趨向熵減而達到有序狀態。
熵增的熱力學理論與幾率學理論結合,產生形而上的哲學指導意義:事物的混亂程度越高,則其幾率越大。
然而,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就有一位湛藍星上的物理學家提出:生命以負熵為生,而人類活著,就是為了對抗熵增定律。
為什么說有些人在理解了熵增定律后就會突然頓悟呢?
因為在理解了熵增定律后,原本的認知就會被徹底改變。這個熵最早是克勞修斯在于1865年首次提出的。他認為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熱量總是從高溫流向低溫,從有序走向無序。
比如我們的手機會越來越卡,衣服會越來越舊,如果沒有外界向此系統輸入能量的話,總體的混亂度,就會越來越大。并且這種轉變是不可逆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杯子,或者是揉皺一張紙,不管在之后你如何去恢復,它都不會恢復到曾經的樣子。
再比如,為了讓湛藍星上的交通變得更加有序,人們修建了公路,發明了汽車,這改變了出行,但卻又同時排放出尾氣,污染了整個星球的環境。
所以從更大的宏觀角度來看,熵還是增加了。這也是讓湛藍星上的科學家們絕望的熵增定律。
它直接的提示了萬物演化的終極法則,也暗示著人類終將走向滅亡。宇宙也終將歸于熱寂。
但,就在這絕望之中,卻仍然隱藏著一點點的希望,據科學家研究表明,其實整個宇宙一直都在熵增,但還是在某個領域內卻依然可以實現小范圍的熵減,人類無法改變所有的事物終將走向毀滅的結局,但卻還是可以推遲這一天的到來。
就像有些人,20多歲就已經“死了”,而有些人80多歲卻還依然“活著”。
熵增定律告訴人們,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明天不會變得更美好,只會變得越來越差,友情會變淡,愛的人會離你而去,事業會走向低谷,十年前你所困惑不解的事情,以后會更加的困惑。
那么,人們應該如何去改變,如何去對抗熵增呢?
答案其實就是:生命活力。
生活活力其實就是負熵,它能使得自然萬物與熱力學的熵增反向運動,那么,生活活力到底是什么呢?
其實,從每個人出生的那一時刻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對抗熵增的宿命,人們不斷的吸收物質能量,不斷學習獲取信息,不斷的去調整自己的心態,這些其實都屬于生命活力。
當人們持續做這些事的時候,在負熵的驅動之下,便會呈現出熵減的效果,比如你經常鍛煉,身體就會越來越好,經常寫字,文筆也會越來越棒。
但是,即使人們一直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可生命的終點,卻依然是不可逆轉的。人們能做的,就是在短暫的生命之熵的變化中,釋放出有益的能量,以供其它生命繼續探索。
所以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能量吸收、加工、釋放的過程。其意義就在于,你吸收的能量是什么,你釋放的能量又是什么。
世界之大,宇宙之浩瀚,自然界中弱小的生命,就是依靠相互作用產生能量傳遞,才得以幸存下來。
所以,生命即是吸收,也是奉獻。
那么,既然所有的生命甚至整個宇宙,在未來的某一時刻都將不可避免的走向終結,那人類活著,又有什么意義呢?
事實上對于整個宇宙來說,人類的存在其實并沒有任何意義。但對于人類本身來說,只要存在,那就是有意義的。生命的傳承,生活中又產生了希望,這便產生了負熵,這便是意義。
生如螻蟻,當地鴻鵠之志,命如紙薄,應有不屈之心!
湛藍星的現代科學還在用信息這個概念來表示系統的有序程度。面信息本來是通訊理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指的是在通訊過程中信號不確定性的消除。后來這個概念推廣到一般系統,并將信息量看作一個系統有序性或組織程度的量度,如果一個系統有確定的結構,就意味著它已經包含著一定的信息。這種信息叫做結構信息,可用來表示系統的有序性;結構信息量越大,系統越有序。因此,信息意味著負熵或熵的減少。
人類生活在一個矩陣中。在這個矩陣之外,還有著高我,他可以表現為一個個體,也可以是一個團隊。
高我、高我團隊、以及當下控制矩陣的存在,會在更高角度協助當下的靈魂。
比如身體敏感的你到了商場吸收了一些不和諧能量,引發了頭暈、惡心、煩躁、體癢等暫時無法轉化的癥狀,然后出來到商場之外,此時高我以及團隊會進入調解狀態,會在你身旁一個不經意的人那里臨時輸入指令,那個人可能在與你擦肩的一瞬,你便會覺得心頭一熱,同時脈輪在清理;類似的狀態,也會出現在其他媒介的情況下,比如你會看到一個笑容、一個孩子的回眸、一個標牌、一盆鮮花等等,在你忽然感覺熟悉并溫暖的時候,請體會清理的進行。如果被輸入指令,那些當下的顯化都會起到協助的作用。
這種狀態一般發生在小我壁壘薄的人或事物上。高一級指令就是靈感,就是直覺。這種狀態也適用所有在覺醒邊緣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執行高我指令,比如你看到一個孩子很可愛,你很想蹲下來朝她笑笑,但小我可能會覺得自己這樣很傻。能在這種狀態下選擇蹲下來微笑的人,覺醒壁壘已經很薄了;而最終選擇相信自己這個想法很傻氣然后離開的人,則離覺醒還有一段距離。
覺醒有不同的狀態,或稱為所謂的級別。剛開始是淺層覺醒,隨著直覺度的增強,以及貫徹直覺行動的增多,覺醒會最終通過中度覺醒邁向深度覺醒,這就到達了一個不可逆的狀態。
深度覺醒的人會發展出適合自己的覺察方式(包括某種體覺)。比如在一個不舒適的低頻環境中,會有這樣和那樣的難受癥狀,覺醒的人會初步了解難受的緣由,并用自己獨到的方式清理平衡;而很多未覺醒的人,有些也有自己清理與平衡的功能,只是自己通常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一切自動就發生了,當自動平衡系統無法承載的時候,則進入情緒系統,無法平衡的能量將通過情緒的釋放,得以排出。
我們作為體驗者每一次的吸收不和諧能量,以及清理、轉化、平衡的這些過程,會由高我總結,并精煉。更多的體驗者被精煉的經驗,將被編成密碼,寫入最新式載具中,也就是新出生的孩子。這些孩子將具有天生的“抗體”以及“天賦”,天生可以平衡,但他們已不再需要重新經歷什么。
經驗的程序指令寫入新載具的過程,就是DNA重整過程。DNA的重整,將帶來人類的基因變異,新人類因此而發生變化--更強的適應能力,更飽滿的愛心,更專注的當下覺照,以及其他更強化的心態功能,這種變化更適合高我的意識進入載具,并自由地表達以及體驗,這就是進化。人類已經在進化過程中。
那些試圖控制自己不去依直覺而行的人,會在靈魂層面產生積累、壓抑,盡管暫時可以度過,但當湛藍星頻率越來越高的狀態發生,內在壓抑終有一天會被強力釋放。有些藥物造成緩釋膠囊的形式,是有原因的。藥物具有毒性,緩釋,人體將逐漸吸收,藥效將大于毒性的作用;而一下子釋放,藥物會對腸胃以及其他某些臟器造成損傷,甚至是永久性損傷。
類似道理,陸小龍慢慢了解到,只要有越多人類積極參與壓抑能量的緩釋,越能夠讓更多的有蹉跎經歷的人更平順地度過進化期。否則在高頻放大之后,肉體、情緒體、心智體就會一下子崩潰,載具承受不了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瘋狂、歇斯底里的狀態。最近有的人墜樓了,有的人端搶掃射了,有的人開車撞人群了,有的人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很多,都是由此造成的。
進化,是一個大事件。對于我們,對于湛藍星上全人類,都重要非凡。
對于更高級存有來說,湛藍星的進化也尤為重要。因為湛藍星上的人類身上匯集了太多宇宙因素,人類的進化,代表了整個宇宙的進化。因此人類的進化,不僅僅是個體的事,也是人類群體的事,更是宇宙性的事件。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需要整體的配合,而不是各自顧各自、或彼此間推諉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