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初任命袁昭為少府之后,就讓工匠制作了一個布告欄,立在了王宮的正門口。每次有政令下發,都會掛在布告欄上展示七日,由識字的小吏宣講三天。還會派出專門的隊伍去漢陽郡下屬各鄉各村宣講,力求讓治下所有百姓明白劉初又干了什么,有什么意義。
此刻,漢陽王宮的門口就圍繞了一群百姓,而在布告欄前,一個胥將三卷竹簡掛在了布告欄上,竹簡上還蓋著印泥,上面印著“漢陽王璽”四字。
旁邊一個小吏道:“漢陽王新下的政令有三道,第一道是關于賦的。”
“什么?又要加賦!”一旁的百姓直接嚷嚷開了。
在古代,稅和賦完全是兩個概念。一開始賦是用以供給軍需的,后來在賦稅概念混淆后,軍需這方面直接劃歸了稅,原本的賦就進了皇帝的私庫,此后賦專門用以供養皇室。在大晉,賦直接就是由少府管理的。
也就是說,現在的賦,是給皇家修建宮室,吃喝玩樂用的,稅才是正經的國家稅收。加稅這種事情,百姓們勉強還能理解,畢竟國家運作什么的都要錢,有正當的理由增長稅收百姓甚至不會有太多怨念。但是賦就不一樣了,你這就是單純享受嘛!
一聽到有關于賦的政令,圍了一圈的百姓們直接炸開了鍋。大晉這些年是真窮,稅賦都加了不少,而且一直呈現上漲趨勢。就賦而言,已經連續漲了七年,怎么說三百年下來,皇室的數量已經極為龐大了,今上雖然沒怎么蓋宮殿,但也省不下錢啊。
而且漢陽王剛剛就國,要花錢的地方定然不少,此時提賦,不是要錢還能是干什么?
“唉,大家別誤會啊,這個政令,是仁政,是好事!”小吏直接用內氣大吼,直接把周圍的討論聲蓋下去:“大家別瞎猜了,聽我仔細說來!”
“古代的圣賢治國時,不用大家多交稅賦,國家的錢也足夠使用。漢陽王覺得自己要向古之圣賢學習,在此承諾永不加賦。若是加賦,漢陽國百姓也不必再尊敬漢陽王!大家以后就不要擔心賦一直增長了!”
小吏說完,在場的百姓們都愣住了。甚至有人挖了挖自己的耳朵,覺得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什么。
直到一人忽然對著王宮跪下:“漢陽王萬歲!”
一聲呼喊之后,周圍的百姓也紛紛對王宮叩首。外圍的一些百姓叩首之后,面帶喜色,奔走相告。短短的一個時辰不到,全城都在呼喊漢陽王萬歲。音浪突破了王宮的宮墻,直朝最高的奉天殿撲去。
劉初看著腳下的漢陽城,努力地讓自己平靜下來。永不加賦丟出來,暴君昏君之類的稱號算是和他永別了。而且從此以后,整個漢陽國都成了他的基本盤,誰要弄他劉初,就是和漢陽國所有百姓作對。哪怕是皇帝,動他之前也要考慮考慮。
不得不說,滿清這一手玩的還是不錯的,很漂亮。賦是不加了,但是沒說稅不加啊。多收點稅,回頭往賦里扒拉一點,不但沒虧,名聲還到手了。
“大王,您這招我是真沒想到。”許彥聽著城里一陣陣的呼喊,道:“此詔一下,此戰必勝!”
“這是我給自己性命上的保險,能不用還是不用吧。”劉初的嘴角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翹起。這種穿越小說里經常拿來用的套路,不拿來占占便宜真的可惜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史冊里的評價,光是永不加賦,就足以讓他名留青史了。
不過這也僅僅只是一道保險而已。真要打敗了,靠百姓死守城池,說不定又要發生什么人間慘劇。讓百姓摻和進戰爭里,本身就是軍人的失職。
“去看看,外面發生了什么。”揚寧向管家吩咐道。這些天他沒有一晚睡好過,整個人顯得萎靡不振,明顯瘦了一圈。
管家過了很久才回來,手里還抱著一卷謄抄完畢的竹簡。揚寧看著管家,感覺管家也有點不對勁了,仿佛被什么事情震撼到了,走路都在顫抖。
“家主,漢陽王下詔,永不加賦!”管家深吸一口氣,照著竹簡上的語句念起來:“孤念上古圣賢治世,民不益賦而國用饒。孤雖薄德,亦向往之。令諸卿衙門有司,即日起,漢陽國黎庶,永不加賦!”
揚寧整個人頓時愣住。隨后忽然站起,劈手將管家手里的竹簡奪來,親自閱讀。剛剛那一定是管家讀錯了,一定是!近千年來,有哪一位君王曾做出過如此承諾?有哪一位君王敢做出如此承諾!
肯定是管家讀錯了,他劉初絕對沒這么大的魄力,他……
揚寧看著手里的竹簡,整個人頓時呆住。永不加賦四個字像是用刀子刻在揚寧肉上,每看一眼心臟就悸動一次。
還不止永不加賦。揚寧往下看去,還有一道分田令。即日起,漢陽國正卒每人可分田地三十畝,免稅一年,半稅一年。
距離大晉初年大分田地已經三百年了,當年確實做到了一戶分地百畝。可三百年下來,又有多少人家里還剩三十畝的?至少就漢陽郡現有的版籍來看,五六成百姓也就二三十畝,甚至有兩三成只剩個位數的。反正劉初很懷疑這個版籍的真實性,實際情況更差才對。
這一招下來,漢陽國的軍隊必然成為劉初的死忠。劉初一倒,劉初分的田地還算數嗎?這個問題,士卒們根本不會去賭,三十畝地可是寶貝啊。
至于第三條,只是通知漢陽城百姓近期勿要外出,漢陽王即將和漢江蠻子開戰,洗刷隱王之恥,讓百姓注意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
竹簡從揚寧手中滑落,拍在地上,聲音響亮。揚寧仿佛失了魂,過了很久才將端著的手放下。
漢陽王這一套,永不加賦得了民心,分田免稅得了軍心,然后還“善意”提醒了全城軍民,馬上有人來打我這個賢明的漢陽王了,你們幫不幫我?
這用想嗎!
大晉尚武,誰家里不備著刀槍弓箭。練武這么些年,終于有機會展示實力了,一邊是蠻子,一邊是剛剛給自己發了福利的大晉漢陽王,你說選哪個!
至于分發的田地哪里來……呵呵,漢陽王是把揚氏的底都摸出來了。揚氏有田地十萬余畝,足夠給劉初發個三千人份,還有剩余。揚寧幾乎敢肯定,漢陽王的刀子這兩天就要砍下來了。
正想著,揚府門外便傳來一聲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