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廟頭村的東南角有一處空場,是每年秋收用來給糧食脫皮用的,村民稱之為場院!在它旁邊不遠處有一口大井,建造于何年何月已經不為人知,從外觀看至少超過百年歷史,半米長的青磚將井口搭建成八邊形,按照八卦圖的方向分別對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青磚超出地面半米高,井兩側立著兩根Y形木頭,上面架著一條穿著圓木的鋼筋,圓木上纏著一條早已風化的繩子,旁邊立著一塊石碑,上書三個古樸大字“鎮龍井”!
...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在廟頭村的東南角有一處空場,是每年秋收用來給糧食脫皮用的,村民稱之為場院!在它旁邊不遠處有一口大井,建造于何年何月已經不為人知,從外觀看至少超過百年歷史,半米長的青磚將井口搭建成八邊形,按照八卦圖的方向分別對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青磚超出地面半米高,井兩側立著兩根Y形木頭,上面架著一條穿著圓木的鋼筋,圓木上纏著一條早已風化的繩子,旁邊立著一塊石碑,上書三個古樸大字“鎮龍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