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趕插
- 重生之小民有田
- 樹龍
- 2065字
- 2015-03-01 23:57:43
接下來的日子,全家出動,投入到晚稻趕插搶季節中,早飯、午飯基本上都是挑到在田垌里吃,吃完歇一會兒又繼續下田趕插。
高有田挑大梁,天沒亮就起來趕著大水牛耙田去,耙好田后,還得幫著挑秧,拔秧。能者多勞,父親還在臥床養傷,母親又有風濕骨痛下不了田,他只能把活攬過來,不過犁犁耙耙還好,就是拔秧對他來說比較辛苦,他個頭大,長時間彎腰蹲著拔秧有點折磨他。
“有田,你去歇著吧,拔秧的活兒不適合你干。”嫂子夏春鳳見他累得滿頭大汗的,不禁心疼說。
“嫂子,聽說大業縣那邊開始推廣拋秧技術,既省工、省力、省種子和秧田,又操作簡單、高產、穩產、高效,咱們抽個時間去學習取經,先在一兩塊田實驗,如果效果好咱們再推廣,我如今也算是一個村官了,既然鄉親們這么信任我,我也應該為鄉親們做點事。”高有田說。
高有田這段時間呆在縣城也不是全部時間都花在照顧老頭,有空時他會看看報紙和電視,特別關注有關農業經濟發展方面的信息,大業縣推廣拋秧技術引起了他的興趣。
“好啊,嫂子支持你,我也覺得目前咱們紅蓮灣這種耕作方式太原始了,應該改變改變,現在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勞力不足,如果有一種省力省時又高產的耕作方式來代替這種原始的耕作方式自然是好,不過要在咱們紅蓮灣推廣拋秧技術,村民起初一定會觀望,短時間內無法采納,得像人家搞個試驗田什么的才行。”夏春鳳讀過點書,對于新生事物她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于是說。
是啊,一種延續千年的耕作方式突然要放棄了,確實是要有一個接受過程,但高有田相信,高效能的耕作方式一定會受到鄉親們的歡迎,關鍵要讓鄉親們體會到它的好處。手工插秧注重莊稼的行距、株距,更顯得精耕細作,而拋秧給人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亂拋亂扔,行株較雜亂,不如手插秧整齊,通風透氣不好,人工收割較費時。但是水稻拋秧種植省工省力,節約成本,特別是拋秧種植的水稻根系淺,吸收營養快,拋栽后活蔸返青快,植株分裂大,有利于提高畝產量。看來要想讓鄉親們采納這種新的耕種方式,還得解決收割的問題。
高有田感激地看了嫂子一眼,說:“謝謝嫂子,有了嫂子的支持,我就更有膽量去嘗試,一定會想辦法把拋秧技術學回來。”
二妞的性子就像夏天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好好睡了一覺,第二天起來,仿佛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煙消云散了,又回復到原來的心情。不過高有田還是感覺到她的變化,少了以前的大大咧咧,多了一些溫柔和成熟,反正是懂事多了。
看到高有田耙完田上來,她主動上前幫忙將牛牽開,拉到旁邊的一棵苦楝樹上綁著。
“有田哥,辛苦了,喝一碗米湯吧,歇一會兒再吃早飯。”二妞殷勤地替高有田端上一碗米湯,那模樣就像小媳婦服侍辛勞了一天的丈夫。
隨后又忙多了幾日,兩家的責任田總算都插完了。
村里的災后重建工作因為縣高官的重視,也有條不紊地展開。桂花嬸家的房屋倒塌和損失也報了上去,民政的救災物資也領到了手,被子、大米、快餐面、花生油一并領回高有田家里。被子留給桂花嬸一家子用,大米、快餐面、花生油則兩家共享。
插完責任田后,高有田的精力集中在學習蓮塘鎮的蓮藕套種水稻技術。蓮塘鎮有一個千畝蓮藕套種水稻基地,當地村民在藕田間免耕套種晚稻的新型栽培方法已經成功,“稻藕套種”之前每畝地只能產蓮藕2500多公斤,套種后,每畝地不僅能產3000多公斤的蓮藕,還能增收500公斤左右的稻谷。該技術已被嶺西省農業廳認定為全國首創的一種新型套種模式。
然而當高有田興沖沖地趕到蓮塘鎮一了解,才知道蓮藕一般是在3月底至4月上旬種植,而套種的水稻一般在8月上旬前移栽到藕田上,種蓮藕的時間已過,要等到明年了,高有田大致了解套種的方法以及種藕購買的聯系方式后,又快馬加鞭趕回紅蓮灣,因為公示期滿了,他已經接到了村委的電話通知,明天要去村委報到,跟班見習,試用三個月。
高有田打算先在那片新開墾的田地上種豆科植物如花生、豌豆、扁豆,因為豆科植物的根可以轉化空氣里的氮,這樣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接下來種其他東西都很好。
回到自家院子,看到老爸高大元在院子曬太陽,高有田放下行李,到龍頭處擦了一把臉,然后去陪老爸說了一會兒話,看到他的腰和腿恢復的效果不錯,已經可以扶著墻走路了。
“爸,我明兒要去村委報到上班了。”高有田一邊按照醫囑幫助他進行康復治療和訓練,一邊說。
高大元聽了,渾濁的雙目掠過一絲興奮,瘦削的臉頰泛起了一層病態紅,干咳了一會兒,笑呵呵地說:“好啊,咱老高家終于有一個吃皇糧的了,放心上班去吧,我也恢復得七七八八了,不要記掛太多家里的事。報到后,不僅要埋頭苦干,也要搞好關系,特別是搞好村支書和村主任以及鎮領導的關系,要好好珍惜每一個機會,做出點成績給人家看看,證明一下自己,你的官做得越大,老子的臉面也就越有光。”
“還有,刀也堅持練,不能荒廢了,咱老高家的先輩哪個不是文武雙全,當官難免會得罪人,人家包青天身邊還有展昭和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保護呢,有武藝防身也是好的。”高大元想了想,又補充說。
“嗯,有田記住了。”高有田應著,不禁覺得好笑,心里想:“村文書算什么官呀,整天跟鄉親們打交道哪用得上武藝,也只有高大元這樣的人才會拿我這村文書和人家包青天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