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學校醫學研究生規劃教材第二輪修訂說明
為了推動醫學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加強創新人材培養,自2001年8月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和原衛生部教材辦公室啟動醫學研究生教材的組織編寫工作開始,在多次大規模的調研、論證的前提下,人民衛生出版社先后于2002年和2008年分兩批完成了第一輪五十余種醫學研究生規劃教材的編寫與出版工作。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第二次全國高等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推動“5+3”為主體的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培養研究型、創新性、高素質的卓越醫學人才,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人民衛生出版社在全面調研、系統分析第一輪研究生教材的基礎上,再次對這套教材進行了系統的規劃,進一步確立了以“解決研究生科研和臨床中實際遇到的問題”為立足點,以“回顧、現狀、展望”為線索,以“培養和啟發研究生創新思維”為中心的教材創新修訂原則。
修訂后的第二輪教材共包括5個系列:①科研公共學科系列:主要圍繞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從最初的科研設計到最終的論文發表的各個環節可能遇到的問題展開;②常用統計軟件與技術介紹了SAS統計軟件、SPSS統計軟件、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免疫學實驗技術等常用的統計軟件以及實驗技術;③基礎前沿與進展:主要包括了基礎學科中進展相對活躍的學科;④臨床基礎與輔助學科:包括了臨床型研究生所需要進一步加強的相關學科內容;⑤臨床專業學科:通過對疾病診療歷史變遷的點評、當前診療中困惑、局限與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探討,啟發和培養臨床診療中的創新。從而構建了適應新時期研究型、創新性、高素質、卓越醫學人才培養的教材體系。
該套教材中的科研公共學科、常用統計軟件與技術學科適用于醫學院校各專業的研究生及相應的科研工作者,基礎前沿與進展主要適用于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研究生及相應的科研工作者;臨床基礎與輔助學科和臨床專業學科主要適用于臨床型研究生及相應學科的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