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火灸療法
- 趙時碧主編
- 1245字
- 2021-04-16 20:20:41
第五節 以辨證施灸為綱要
我們歷代灸家在與疾病作斗爭中不斷研究發明了幾十種以上的灸法,來治療各種疾病,并取得好的成就。各種灸的用途是根據各種疾病治療需要,而發明和創造出來的,這說明在施灸的治療時,需要辨證施治。雷火灸的研制發明是在現代醫學和中醫學基礎上創新發展出來的,它的特點是藥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灸療面廣。它的治療準則也脫不了中醫辨證施治法則,只有辨明了疾病的位置和性質,才能采用正確的雷火灸各種治療方法,或用灸時間的長短來達到灸療的目的。
一、 八綱辨證
1. 表與里辨證
表示人體的經絡、肌肉部分,里是人體臟腑、骨骼、骨髓、血等部分,表證的癥狀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鼻塞、舌上無苔而脈浮數,而里證表現為臟腑或氣血津液功能紊亂,發熱或潮熱、心煩口燥、舌苔厚膩黃黑、脈象沉數等。表里是辨證疾病的部位所在。
2. 寒與熱的辨證
寒與熱是識別疾病證候屬性的要領,寒證疾病的病性應屬寒。寒又分表寒和里寒,表寒是體表、肌膚、四肢、肌肉、經絡寒冷,里寒是臟腑、骨髓、骨骼發冷。寒證的癥狀表現為臉面發白,四肢發冷,喜食熱飲,小溲清長,大便稀溏,苔淡,脈沉遲。熱證屬于熱性病,熱性病也有表里之分,表熱為外感風熱證,里熱則分為熱入臟腑氣血、津液、骨骼等。熱證的臨床癥狀多為面赤紅,發熱,口干喜冷飲,心煩不安,尿赤少,便秘,舌質紅苔黃,脈洪數而大。寒熱還有真假之別,因寒極會生熱象,熱極會發生寒的癥狀,所以會出現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的征象。只要結合寒與熱證屬性,明確真寒假熱、假熱真寒的鑒別點,就能正確的施灸。屬真熱的可結合內服藥的使用。
3. 虛與實的辨證
虛與實的辨證是診斷邪氣在人體盛與衰的重要措施。邪氣盛為實,精氣衰為虛,也就是人體內正氣、津血、陰陽平衡的程度。實證患者,灸療時間宜短,同時須結合中西醫內服藥物治療。
虛與實有時會出現真虛假實現象,需要認真辨別。真虛假實即“至虛有盛候”,本病屬虛,但出現了實的癥狀,用灸時間需稍長,具體部位應在腹部。真實假虛則謂之“大實有羸狀”。本病應為實證,而在癥狀上出現虛證的現象。此時,一定不要為患者寒戰期神倦、身體肢冷現象所迷惑,這是因為熱邪壅盛于肺,阻礙了肺部氣機功能,不能溫煦肌膚,四肢出現的虛寒假象。而此病的舌質紅苔黃、口干,應是邪盛的實證,用灸時宜用四肢上的腧穴,引邪外出,同時結合中西醫內服用藥。辨真假虛實,舌診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4. 陰與陽的辨證
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綱領,把表里、寒熱、虛實、或它們之間錯綜復雜的變化統一起來,只要在色脈之中分清屬陰屬陽,就有利于指導臨床的灸療時間、面積的大小、穴位的選擇和采用中西配合治療。陰證灸法以扶正為主,陽證灸法以瀉法為主,可結合中西醫內服藥。
二、 其他辨證
衛氣營血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風火寒熱燥濕辨證,在本書不詳盡討論,但不是說不用以上辨證方法施灸。討論八綱辨證的目的,就是說明雷火灸的治療也要辨證施灸。根據辨證采用不同的灸法,確定用灸時間的長短,使用瀉法或補法,才能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目的。故而能代替其他多種灸法,而且治療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