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熟悉現代醫學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是指醫師運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傳統或簡便的檢查工具,如體溫表、血壓計、叩診錘、聽診器、檢眼鏡、壓舌板、電筒、檢耳鏡、檢鼻鏡、卷尺等,客觀地了解和評估患者身體狀況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檢查方法。全身體格檢查時力求達到全面、系統、重點、規范和正確。體格檢查的方法有五種: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和嗅診。
一、 視診
是醫師用眼睛觀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現的診斷方法。視診可用于全身一般狀態和許多體征的檢查,特殊部位的視診需借助于某些儀器,如耳鏡、鼻鏡、檢眼鏡及內鏡等進行檢查。不同部位的視診內容和方法不同,但它簡便易行,使用范圍廣,常能提供重要的診斷資料和線索,有時僅用視診就可明確一些疾病的診斷。
二、 觸診
是醫師通過手接觸被檢查部位時的感覺來進行判斷的一種方法。它可以進一步檢查視診發現的異常征象,也可以明確視診所不能明確的體征,如體溫、濕度、震顫、波動、壓痛、摩擦感以及包塊的位置、大小、輪廓、表面性質、硬度、移動度等。觸診的適用范圍很廣,尤以腹部檢查更為重要。由于手指指腹對觸覺較為敏感,掌指關節部掌面皮膚對震動較為敏感,手背皮膚對溫度較為敏感,因此觸診時多用這些部位。
觸診方法:觸診時,由于目的不同而施加的壓力有輕有重,因而可分為淺部觸診法和深部觸診法。
1. 淺部觸診法
適用于體表淺在病變(關節、軟組織、淺部動脈、靜脈、神經、陰囊、精索等)的檢查和評估。腹部淺部觸診可觸及的深度約為1cm。
2. 深部觸診法
檢查時可用單手或兩手重疊,由淺入深,逐漸加壓以達到深部觸診的目的。腹部深部觸診法觸及的深度常常在2cm以上,有時可達4~5cm,主要用于檢查和評估腹腔病變和臟器情況。根據檢查目的和手法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 深部滑行觸診法;
(2) 雙手觸診法;
(3) 深壓觸診法;
(4) 沖擊觸診法。
三、 叩診
是用手指叩擊身體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動而產生音響,根據震動和聲響的特點來判斷被檢查部位的臟器狀態有無異常的一種方法。
根據叩診的目的和叩診的手法不同,分為直接叩診法和間接叩診法兩種。
1. 直接叩診法
醫師右手中間三手指并攏,用其掌面直接拍擊被檢查部位,借助于拍擊的反響和指下的震動感來判斷病變情況的方法稱為直接叩診法。
2. 間接叩診法
為應用最多的叩診方法。醫師將左手中指第二指節緊貼與叩診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與體表接觸;右手指自然彎曲,用中指指端叩擊左手中指末端指關節處或第二節指骨的遠端,因為該處易與被檢查部位緊密接觸,而且對于被檢查部位的震動較敏感。
叩診時被叩擊部位產生的反響稱為叩診音。在臨床上分為清音、濁音、鼓音、實音、過清音五種。
四、 聽診
是醫師根據患者身體各部分發出的聲音判斷正常與否的一種診斷方法。
1. 聽診方法
聽診可分為直接聽診和間接聽診兩種方法。
(1) 直接聽診法:用耳聽的方法;
(2) 間接聽診法:借助工具,如聽診器等。
2. 聽診注意事項
①聽診環境要安靜,避免干擾;要溫暖、避風以免患者由于肌束顫動而出現的附加音;②切忌隔著衣服聽診,聽診器件直接接觸皮膚以獲得確切的聽診結果;③應根據病情和聽診的需要,囑患者采取適當的體位;④要正確使用聽診器;⑤聽診時注意力要集中,聽肺部時要摒除心音的干擾,必要時囑患者控制呼吸配合聽診。
五、 嗅診
是通過嗅覺來判斷發自患者的異常氣味與疾病之間關系的一種方法。來自患者皮膚、黏膜、呼吸道、胃腸道、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膿液和血液等的氣味,根據疾病的不同,其特點和性質也不一樣。例如正常汗液無特殊強烈刺激氣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玉树县| 莱西市| 洪洞县| 巴楚县| 石林| 和田县| 铜梁县| 波密县| 凌云县| 平昌县| 涡阳县| 威宁| 横峰县| 定远县| 台中县| 万州区| 鸡西市| 莲花县| 陈巴尔虎旗| 巴彦淖尔市| 县级市| 平顶山市| 渭源县| 桃源县| 丘北县| 怀柔区| 凌源市| 营山县| 金乡县| 宣化县| 九寨沟县| 武鸣县| 濮阳市| 崇信县| 南昌市| 汝城县| 桦甸市| 聊城市| 米易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