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章 迷上圍棋

  • 青山網事
  • 青山HYY
  • 1463字
  • 2021-03-20 13:01:55

首先小桂子跟青山介紹了圍棋入門基礎知識。

圍棋,是一種策略型兩人棋類游戲,中國古時稱“弈”,西方名稱“Go”。

流行于東亞國家(中、日、韓、朝),屬琴棋書畫四藝之一。

圍棋起源于中國,傳為帝堯所作,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

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它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圍棋使用長方形格狀棋盤,黑白二色扁圓形棋子進行對弈,棋盤上有縱橫各19條線段,將棋盤分成361個交叉點。

棋子走在交叉點上,雙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動,以圍地多者為勝。

棋盤上面有小圓點,用來作為星位,中間的星位就是天元。

圍棋黑子的數量是181個,白色的棋子是180個。

因為黑方有先行占地之利,故而人為規定黑方局終時要給白方貼子。

圍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棋盤游戲。

小桂子看《體壇周報》都是只關注圍棋版塊。

對各國的圍棋大師更是如數家珍。

中國的“聶旋風”聶衛平、“妖刀”馬曉春、“忍者”常昊、“神豬”羅洗河,合稱中國棋壇的四大金剛。還有新千年第一冠“魚頭”俞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圍棋歷史上第一個女子九段棋手“魔女”芮迺偉(芮乃偉)。

她在2000年擊敗李昌鎬、曹薰鉉奪得韓國圍棋國手戰冠軍,成為第一個奪得重要棋賽冠軍的女棋手,第一個在番棋中戰勝男子高手的女棋手,轟動世界棋壇。

韓國的“石佛”李昌鎬、“快槍”曹薰鉉、“不死鳥”徐奉洙、“玉面殺手”劉昌赫,合稱韓國棋壇的四大天王。

日本的“昭和棋圣”吳清源、“美學棋士”大竹英雄、“常青樹”林海峰、“宇宙流”武宮正樹、“天煞星”加藤正夫、“七番棋魔鬼”趙治勛等等。

對圍棋賽事也是十分關注。

比如應氏杯、春蘭杯、三星杯、LG杯、富士通杯、豐田杯、亞洲杯等。

青山對著名棋局戰也很關注。

其中印象深刻的有:

擂主決戰對局(聶衛平&藤澤秀行)

1985年是是中國乃至世界圍棋史上值得大書一筆之年。

中日圍棋擂臺賽誕生了。“擂臺英雄”聶衛平連勝日本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秀行三位“超一流”更令世人震驚。

敗局后,日本三位高手削發謝罪。

中國掀起一輪圍棋熱潮,并因此造就了一代甚至兩代棋迷。

聶衛平憑借自己在擂主決戰中的表現,不僅使中國隊奇跡般地獲勝,而且他本人也由此完成了自我超越,從此躋身于世界級“超一流”之列。

馬曉春出藍之局(馬曉春&小林光一)

1992年的冬季對馬曉春來說實在太溫暖了。

就在這一年的第五屆中日圍棋名人戰上,他首次打敗了此前對他八連勝的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

面壁十年圖破壁,馬曉春總算等到了他期待已久的一勝。

日本“超一流”的堅冰在他面前從此不復存在。

三年后,馬曉春分別在東洋證券杯、富士通杯賽兩大賽中奪冠。

其中在富士通杯賽中戰勝小林光一奪冠后,馬曉春情不自禁地說:“我今天首先要感謝小林光一先生。”此話也算是對他在中日名人戰六連敗的概括。

世紀末激情之局(馬曉春&李昌鎬)

1999年12月25日,馬曉春等到了期待已久的一勝。

作為兩大頂尖高手,兩人自1991年富士通杯賽以來共激戰29局。

雖然李昌鎬以22勝7負、高達76%的勝率遙遙領先,但馬曉春屢敗屢戰、愈挫愈奮的不屈斗志無疑也是世紀末棋壇一大風景。

比馬曉春年輕11歲的李昌鎬終究徹底超越前者,但兩人每次碰撞都令棋界如癡如醉的激情表演為世紀末棋壇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青山有空就跟小桂子下圍棋,棋藝進展很快。

一個多月后,青山已經可以和小桂子下到收官階段了。

青山對一件感興趣的事情很容易沉迷進去,無法自拔。

這是他的優點,也是缺點。

當青山還在沉迷圍棋時,別的同學都已經紛紛為畢業后的工作單位而努力奔走。

實習結束后,馬上就要畢業了。

青山才突然發現大部分同學都已經找好了工作,而自己還不知道何去何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天水市| 罗甸县| 丁青县| 安乡县| 漳平市| 乳源| 凤庆县| 汉中市| 岐山县| 舞阳县| 阳曲县| 郴州市| 简阳市| 东辽县| 东源县| 银川市| 齐齐哈尔市| 庄浪县| 平顶山市| 乾安县| 海安县| 乐陵市| 五寨县| 东宁县| 庆安县| 来安县| 惠安县| 德化县| 成安县| 鄂温| 托克逊县| 阳山县| 盐亭县| 浏阳市| 乐陵市| 耿马| 哈密市| 许昌县| 柳河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