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近,科舉開,三月初九就是三年一次的科舉之日,京城里的酒樓客棧紛紛爆滿,人們也不再討論無聊的雜事,一切的目光都放在了今年的科舉上。
男女并行并錄,本朝開創,前無古例!萬眾矚目!
本次科舉以翰林學士為主考官,國子監祭祖輔之。
而科舉的節骨眼上,蕭衍卻早已離京,鄰國內亂,禍及秦國邊境,攝政王親臨鎮壓。顧桉也松了一口氣,他不在更好,沒人打擾她看書。
起始,有人上奏要把男女的考試場所分開,需有所避諱,皇帝一口就拒絕了,男女就要一起考,反正本朝科舉都有隔間,誰敢生事,無需稟報,直接砍殺。
男女并行勢在必行,皇帝以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生事。
“顧小姐,這考試要考那么久啊,還不能沐浴,你怎么受得了啊。”春閨三場九日,本朝歷來九日連考。林若眼淚汪汪,一副恨不得替顧桉分憂的模樣,顧桉嘴角微抽。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她前世再骯臟的環境都忍了,區區九日又如何。這都忍不了,她也別考了,侮辱科舉。
京中才女也跟她想得差不多,非但不以和男子一起為恥,反而覺得是陛下給她們的饋贈,真正身臨其境,無論結果如何,此生也無憾。
但她們的父母早已操碎了心,歷年的春閨九日下來男子都得脫形,何況她們這些嬌滴滴的女子。
于是到了春閨那日,貢院門口都是大包小包的女眷家屬,連顧桉都不由側目。不過她也好不到哪里去,蕭衍千里傳書讓管家給她備好東西,林若還要瘋狂往里添,顧桉在貢院門口看到顏丞,顏丞好笑地看著她,她只得無奈地笑了笑。
考試的位置是抽簽的,畢竟誰也不想在恭桶旁邊考試。
顧桉算是抽了個不錯的位置,抬頭一看,冤家路窄,對面居然是攝政王妃,想來那人是她的好弟弟無疑了,這時攝政王妃也看到了她。兩人兩相厭,心情都不太美。
隨行的管家給攝政王妃行了個禮,扭頭繼續吩咐下人清理顧桉的隔間。
不久后,貢院敲醒鳴鐘,提醒家眷離開,第三聲敲醒時,考試開始。
考卷下達,顧桉也放空了大腦,拾起筆時手有些顫抖,前世今生,第一次參加科舉,此刻起,就是她與千萬學子改變命運的起點。
深吸了一口氣,毫不猶豫的往卷子上寫下了顧桉二字。
考試開始后監舍也逐漸安靜下來,只剩下了學子們奮筆疾書的聲音,站在考場里的國子監祭酒撫了撫白須,滿臉的欣慰。
“祭酒的學生真是一個比一個優秀,巾幗亦不須眉。”站在一旁的翰林大學士夸贊道。
“大學士過譽,那將來,都是你的下屬。”
“哈哈,這話我愛聽。”翰林學士想大笑幾聲,但顧及場合,只輕笑了兩聲。
“不過,你的學生必將比我更高。”
“望承你吉言。”
“今年哪位學子能得祭酒青眼?”
“顧桉,其策問,無人可敵。”說到這里,國子監祭酒的表情嚴肅了起來。
“早聽聞貴徒之才,國子監才者眾多,但沒想到祭酒竟給她如此高的期待。”翰林學士有些驚訝,第一才女之名他也有所耳聞,但他心中更看好丞相府的顏丞,沒想到祭酒會這么認可顧桉。
“顧桉是個極有想法的孩子,朝廷需要這樣的新人。”明眼人都知道皇帝近年立意改革,首先改革的就是科舉,往后,應是更大刀闊斧的革新。
“你說的有道理,但本官更看好顏丞。”
“話別說太滿,目光不能限于國子監,地方亦有不少能者。”本朝的開國狀元就是地方寒門之子,也是國子監祭酒的祖上。
“其實你我都明白,寒門再難出貴子。”翰林學士嘆息道,他亦是出自寒門,縱然他們也想向地方傾斜,但能力有限,有些地方連溫飽都成問題,又談何讀書升官,歷年科舉,有不少學子都因為貧窮病死在路上。
“所以本祭酒更希望,陛下有進一步的改革。”
“望這一批學子多新者,而不是只會四書五經的保守者。”
眨眼八日過去,最后一門是策問,顧桉看著卷子沉默了很久,甚至還打了個盹,就在巡考官都以為她病倒了的時候,顧桉突然清醒了過來,猛抬頭,連走過來的考官都被她嚇了一跳。
只見她迅速拿起了筆,刷刷刷地寫了起來,考官不由汗顏。
考試結束的鐘聲響起,顧桉也正好停了筆。
收卷的考官看了一眼顧桉,顧桉朝他笑了笑,下一刻,就暈在了桌上。
考官:“......”天地良心,這真的不關他的事。
顧桉醒來的時候已經在凌霄院,抬頭,林若擔心地看著她。
“顧小姐,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跟王爺交代啊!”林若兩眼淚汪汪,顧桉一陣無語,她怎么覺得這林若越來越多愁善感。
“行了,我死不了,我還要看榜。”會試放榜在四月十五,又稱杏榜,但顧桉此時就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顧小姐一定會穩居榜首!”林若誠懇地說道。
“承你吉言。”
“顧小姐,你想不想聽一個八卦?”林若神情有些狡黠,眼珠子一轉。
“什么八卦?”顧桉接過她給的蓮子羹喝了一口,有些好笑地看著她。
“你們春閨結束的時候,有個女子帶著兩個孩子到貢院門口下跪,聲聲泣淚,說什么丈夫附庸權貴、拋妻棄子,哭得好生可憐,她們的衣服都是破破舊舊的,滿身污垢,我隔得遠都能聞到臭味。
翰林學士趕過來的時候,那兩個孩子已經病死了,那個女子見到她的夫君當場刺了他一刀,她的夫君當場踹了她一腳,那女子當場暈過去了,現在京城都傳遍了。”
顧桉聽到這里,手一頓,剛拿起的勺子掉落回碗中,濺起了幾滴羹水。
“那個女子,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