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啟蒙
- 人在大唐傍靠山
- 我不配學醫(yī)
- 2036字
- 2021-02-22 00:05:42
上輩子深知世間疾苦,渴望有一個風姿卓越卻又富甲一方的阿姨可以看穿自己的堅持。
只可惜世道艱難,到死那一刻李霖連女生的手都沒牽過。
所以,在這一刻,當有一位富貴逼人的女子愿意認作他媽。
李霖很快把握住了,盡管孩子他爹不是很情愿。
而李霖這跪下,喊娘一氣呵成的動作也讓秦瓊夫婦二人有些吃驚。
盡管兩人也有所準備,但是你身為神仙子弟的矜持呢?
當然,該走的流程還得走,秦瓊讓這對剛剛出爐的娘倆先去屏風后說說貼己話。
自己吩咐下人準備好相關的東西順便聽一聽管家那邊打探到的信息。
不一會,娘倆有說有笑的出來了,秦瓊看著面前這個俊秀少年郎,不由感嘆,這是個人精啊。
李霖在剛剛秦夫人的一番教導下明白了接下來的禮儀。
給兩人奉完了茶,二人喝過后,這關系就成了。
不過因為主要認得是秦夫人,秦瓊只是捎帶的,所以秦瓊也沒有公開給周邊的那些國公們。
這也是為了將來把這個孩子“掃”出家門做準備。
沒錯,昨天袁天罡給秦瓊的建議就是讓秦夫人收李霖做義子,借著沖喜的名頭,去一去秦瓊身上的怨氣。
這樣名頭有了,人家對于李霖也不會太在意,以后李霖只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就可以找個由頭掃出去。
人家也不會認為兩家有多深的關系。當然這些也都是袁天罡跟秦瓊打包票李霖不是那么小肚雞腸的人,只要事后說清楚這么做的原因就行了。
算半個人精的秦瓊也不會全信了袁天罡的話,所以才會有這一路下來的各種考驗。
現(xiàn)在生米已經(jīng)煮成熟飯了,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孩子還是很有孝心的。
在這個年代,百善孝為先的觀念可是根深蒂固的。
吩咐家里的下人帶著李霖回去洗漱干凈,換一身新衣裳后,再讓家里的兩個男仆帶著一車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和幾個匠人去李林的屋子里修補修補。
順便把他兒子成了秦夫人義子,這幾天暫住國公府的事說清楚。
事成之后,沒戲份了的秦夫人就離開了,秦瓊開口:“李霖啊,你阿耶之前和我說過你想讀書?”
“是的,秦公,因為小子發(fā)現(xiàn)神仙教得字跟咱大唐的文字有些不同,所以小子現(xiàn)在還屬于一介白丁。”
“嗯,好的,小霖啊,私下的時候可以稱我義父,不用喊秦公喊得這么生分。
在外面的時候才喊我秦公,畢竟你是……”
“我明白了,義父,所以我那讀書的事情?”
“這樣吧,我過兩天請個先生來先教你蒙學。等你字識全了再讓你去弘文館,你看如何。”
“全憑義父吩咐。”李霖自己深知,和古人相比,自己的長處在于眼界和格局以及對事物多角度的探索。
但是現(xiàn)在無論是心計還是謀慮,又或者是處事規(guī)矩都遠遠不如同齡的各家紈绔。
就好比平民百姓頭一次進高門大戶,不說像黛玉妹妹那樣,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恥笑。
卻也得謹記事事小心,禍從口出的道理。然而還不能小心的過頭了,畢竟官場上年輕人犯錯,吃頓板子,挨李二一通數(shù)落就過去了。
等成年了,行冠禮了,就沒有年齡紅利了,到那時候再犯錯,很有可能是要掉腦袋的。
所以先按部就班的從弘文館畢業(yè),不要搞什么大的幺蛾子,然后憑借這個畢業(yè)身份慢慢參加一些文壇詩會攢攢名氣。
最后當個和珅那樣的大奸臣就挺好。所以,現(xiàn)在開始讀書識字,練書法自己必須樣樣學起,一想到未來痛苦的學生生涯。
啊,作者啊,你還是給我多開幾個外掛吧!我想作弊了!我不秀了!
言歸正傳,秦家莊的所有人看到大車小車的往李林家里搬時,就有人喊李林趕緊回去。
李林到家后聽到主事的話,喜極而泣,撲通一聲跪下了。
嚇得周圍的人連連躲開,這可受不起啊,這是娘子剛認的義子的生父啊。
等到李林情緒緩過來后,連忙有人過來攙扶,在得知自家娃娃近期不回來,要開始讀書了。
李林除了高興之外還有說不出的擔憂,自己這些年又當?shù)之攱尩模粭l爛命全指望著兒子活。
高門大院或許吃穿不愁,但是規(guī)矩多,自家孩子難免受人欺負。
今夜,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了。
第二天,李霖早早的被昨天秦夫人安排過來的兩個丫鬟叫醒了。嗯,模樣板正,身材勻稱,氣度不凡,估計也是讀過書,識過字的。
享受了一把貴族奢侈生活的李霖(除了暖床!)渾身很舒坦,哪像那些前輩似的。
還有這那的不適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試問誰會不喜歡,而且服務的還是兩個樣貌還算不錯的小姐姐。
李霖現(xiàn)在渾身上下就三個字“困!舒坦!”
天微微亮,秦瓊找好的先生就過來了,仙風道骨的模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哪位世外高人。
但是手上的戒尺,說明了這家伙來者不善啊。兩個丫鬟見到先生來了后就退下了,全程沒有和李霖有任何交流,服務態(tài)度滿分!
“啪”的一聲,是戒尺打在書桌上的動靜。
李霖一個激靈,清醒了很多,微微一揖,道:“謝先生。”
“嗯,無妨,今日第一次授課,若有下次,這戒尺就不只是落在桌子上了。
昨天聽秦公講了你從未上過學,那么今日就先跟你講講千字文吧。”
先生搖頭晃腦的念,李霖搖頭晃腦的學,對照這字形字音一個個認。
該說不說,盡管千字文對比后來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和弟子規(guī)有所不如,但是對于李霖來講都一樣。
因為他從來沒有背全過這幾樣,三字經(jīng)就記得大耳朵圖圖版的,到茍不教就開始歪樓了。
百家姓更是只記得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弟子規(guī)更是一竅不通,大學里山東室友個個會背弟子規(guī)。但李霖三年下來愣是一句也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