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火證”,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贊同。當天下午16:00的時候,已經有1200多人通過學習,拿到了中央CPU頒發的“生火證”,木柴、煤炭、天然氣、酒精……這些平時被扔到犄角旮旯的燃料,一下子成了主角,在火的世界里大放異彩。學著史家齊的樣子,有人烹熟了爆米花,有人糖炒了栗子,有人烤了香甜的地瓜……有人還根據100多年前的視頻,竟做出了椒鹽蘑菇!史家齊看到后,也趕緊擠上前去,不住地左手抓一把、右手拿一把地吃了起來。咔呲咔呲的焦香味兒,直饞得大家流口水。可由于腸道消化能力減弱、牙齒咀嚼功能受損以及從未吃過熟食等原因,丙世界的人們雖然做出了美食,卻沒人敢拿自己的健康冒險,所以各種食物雖然被烹飪了出來,卻沒有人敢下口吃。這樣一來,史家齊倒是撿了個大便宜,他不再自己尋找和烹飪食物,只需去大家那里轉一圈,就能吃到各種美食,酸的、甜的、咸的、辣的,任他嘴巴再挑剔,也能把肚子吃得圓滾滾。
然而,大家做飯、烹飪雖然能產生樂幣,但是數額較小,“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像你那樣,一天能有成百上千枚樂幣可收呢?!”旁邊,一位叔叔不由埋怨道。大家也都看看自己的他樂幣,的確不是很多。“你們只做不吃,那能有什么樂趣?美食是要品嘗和分享的,只做不吃只能收獲勞動和鼻子的那部分樂幣,舌頭、牙齒、味蕾、喉嚨、甚至大腸、小腸、胃的那些部分快感都沒了,樂幣肯定也就少了啊!”史家齊不由說道。
“人類的嘴巴是干嘛的?”史家齊在人群中大聲問道。“說話啊!”、“主要是交流”、“喝水的”……“誒?這個小姐姐說的方向非常對,喝水的,水能讓我們的體液保持平衡,維持生命力。其實,人的嘴巴說話呀、交流呀都是次要的,它應該首先是用來吃食物、消化食物的!你看,它首先長著兩排擁有完美咀嚼功能的牙齒,然后還有負責攪拌食物的舌頭,以及輸送消化的管道——喉嚨、大腸、小腸等……它獨特的造型和生理特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滿足大家的第一需求——吃飽喝足!”說著,史家齊鼓勵大家可以通過智能電子化解析食物的詳細成分,每次進食一點點(科學定量)自己喜歡的食物,既能慢慢恢復消化和咀嚼的先天生理功能,也能擴大樂幣的收獲途徑。大家一聽,都覺得挺有道理,于是,美食的制造和品嘗一發而不可收拾:一個小女孩吃了一粒新鮮的水煮甜玉米,自樂幣竟然增加了2000多元;一個男士吃了一口自己做的糖炒板栗后,把剩下的一半送給自己心儀的女孩,收獲了3000多元他樂幣……
當然,上面的這些都是極端美好的案例,探索美食的道路上,也不乏失敗的案例,有人把紅薯烤焦了,有人在烹飪時油滴濺到手上疼得嗷嗷叫,有人包個餃子能把自己弄成個大花臉,還有人不恰當使用火把自己眉毛燒掉的(幸虧有兩個專業的智能消防員機器人在,及時消滅了火情),更有人竟然把蘋果用火烤熟了,味道真是不容樂觀……
這一幕幕,史家齊看著既揪心又開心,好在他不再也不用為自己的一日三餐發愁了。不過,夜色降臨時,他抬起手腕看里面的他樂幣值,發現總共才8000多元。“不對呀,我給大家教了那么多,還讓大家烹飪了這么多美食,他樂幣咋也沒能翻、翻、翻地成長呢?這一天下來,咋就增加了3000多元?”史家齊不由疑惑道。挨門逐戶地找原因時,他看到大家一個個自己找食材、準備廚具、學習烹飪,自己也就是在這個事情上起了個頭兒而已,有些人做的美食他見都沒見過。誠然,美食現在已經逐漸成為大家的“樂幣制造機”,但史家齊在這件事情上只起了個帶頭和引導作用,丙世界人類自己的積極探索才是最大的動力。這樣一來,產生樂幣的最大獲益者肯定屬于美食創造者自己了。史家齊猛地一拍腦門,滿心懊惱地叫道:“奶奶個腿兒,我錯了!安老師以前經常給我們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怎么連這句話都忘記了?!‘釣魚’的方法都給大家說了,這樣下來,誰還會掏出樂幣過來給我的‘臭咸魚’買單啊……”
伴隨著“嗚嗚”的假哭聲,史家齊已經初長成了一個16歲的標致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