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實地游記,卻又頻繁寫游記,弄得跟真的似的,而且不是摘抄的全是從自己的角度寫的,那么,有可能意味著,這是以后想要從事相關專業工作。
或者是厭煩了自己的工作,或者是感情上受到挫折,郁悶至極,無聊透頂,非常想要出去逛逛透透氣,迫切需要找一個宣泄的出口。
最好的辦法是離開原來所處的環境,自由自在旅行一段時間。
假如沒辦法去旅行,那就假裝在旅行,讓心情去旅行!
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催眠和麻醉,但是適當的旅行值得鼓勵,無論是人在旅途抑或是心情在旅行。
人都是需要宣泄的,心理醫生也是人,但是心理醫生的宣泄出口,不像其他人那樣隨意,不能借酒澆愁,不能仰天長嘯,否則這個心理醫生其人的基本人設以及本人的人生自信,都很容易崩塌。
因此,寫寫游記,哪怕是虛擬現實的游記,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自娛自樂休閑理療方式。
心理醫生也是人,人都有煩悶的時候,其他人煩悶的時候可以找心理醫生、可以找兄弟、找姐妹稀巴爛醉亂說一通,但是心理醫生往往只能暗暗自我安慰,就像狼躲在黑暗角落舔自己的傷口。
可是,就像理發師看得見鏡子中的自己,也知道什么發型跟自己最搭,卻難于自己給自己理發,心理醫生也一樣。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知心的親朋好友是心理醫生,那么恭喜你,她他會很懂得照顧你,但是她他卻很難被照顧,因為她他的心思像哲學家一樣復雜,她他的心靈像嘗遍天下沒菜吃的美食家一樣難以滿足。
那么,這時候,她他就只能從書本、影視、虛擬現實中尋找安慰了。
到書本、影視、虛擬現實中去尋找安慰,搞得好,就是自我的超然提升,搞不好,就更加脫離現實,甚至走火入魔。
因為,書也有好壞,猶如對癥下藥般合適自己才行。
沉迷書本、影視、虛擬現實會上癮,就像有的藥會上癮,就像有的藥有副作用,就像有的良藥過量了就變成了毒藥。
田靜正常的心理起伏波動,韓喬同樣也會有,韓喬理解田靜。
像田靜一樣,韓喬也是心理學專業畢業生,也是長期獨自一個人遠離家鄉在外地生活,也是有什么心事不喜歡直接對別人說。
韓喬的宣泄方式是瘋狂碼字,把自己的各種復雜情感,代入到字里行間的各種人物身上,讓他們變得栩栩如生,讓自己得到完全的宣泄后的滿足,以及瘋狂碼字之后得到的全勤獎勵甚至更多的打賞獎勵。
但韓喬只在碼字寫小說的時候瘋狂,正如冷若冰箱所說,韓喬在小說里投入的情感細膩而豐富,跟粉絲們互動的時候卻過分云淡風輕。
冷若冰箱坦言,他愛死這樣的小橋流水了。
如果田靜通過適當的排解宣泄,走出了內心的煩悶。
如果田靜轉換到了新環境,內心世界煥然一新。
那么,韓喬就不必擔心了。
問題是,韓喬發現,田靜除了頻繁做噩夢外,醒著的時候,也存在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現象。
韓喬不知道田靜是因為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造成了噩夢頻繁,還是另有原因產生噩夢,造成了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