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彭宇杰與馬銘旭的世界再次交鋒,卻立刻相互錯過,因為一個趕著尋覓,一個趕著赴死。
馬銘旭,個掀起大不小風浪的詐死師,安然地躺進了棺內,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帶著他的快樂遠去了,孤獨的靈魂到該去了的地方。
彭宇杰,一個孤獨忠誠而心傷的守墓人,永久地困于謊言中,將在痛苦中結束余生。
彭宇杰并沒有在悲傷中發奮,馬銘旭也沒有在安樂中沉淪。悲喜交替的生活振動著悲喜交錯的我們,不愿暗自傷心,就脫困歡愉;不愿沉溺歡樂,就審視自己。氛圍,謊言只是外部因素,改變還是取決于心軟或心堅。
守墓或詐死代表了受害與施害,兩者都將與生活至今的所謂經驗進行化學反應,生成物因反應物而不同,人格隨所見所聞所感而變,正因如此,才有了悲喜,才有了因悲喜而游蕩于地獄與天堂交界處的靈魂。只要有風吹,就自然而然地偏向了一方,越行越遠,難以回頭。
所以,深諳世事的人們啊,你們是愿上天堂卻悲傷還是愿下地獄卻快樂呢?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