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6章 出身

  • 伸唐
  • 此號乃小號
  • 2835字
  • 2021-03-17 18:39:39

李伸知道原因,他心里面想到,你們姐妹幾個,一會好一會壞,鬧起來生氣了,不鬧,又是一家人,我往里面攪和豈不是犯傻么?但是這個楊三姐……

他裝傻地問:“為何?”

“不許就是不許。”

“好吧,貴妃娘娘的吩咐,我只好聽從了。”

其實不用楊玉環說,李伸現在也不會與楊三姐主動往來了,原先的楊三姐是能喂飽的,現在真心的喂不飽。重心也不是楊三姐,而是楊釗以及下邳那攤子。

他心里面又想到,現在的楊玉環也不是以前的楊妹妹了。

回去。

幾天后又會見了楊釗。

楊釗也升遷了,刑部郎中。

見面后,李伸先是恭賀,然后說正事,楊釗說了兩條秘密的消息。

表面上現在朝堂李適之韋堅是進攻一方,占據著上風。實際不然,李林甫已經準備了一記兇狠的安排。

什么安排,李伸未問,也不能問。

但李林甫多少有些忌憚那個寫信人,省怕又被此人將計就計地利用,于是一直隱忍著,然后暗中派出許多人手在查尋此人。

“楊兄,不易查吧。”

“是不易,也有一些線索,是北方人,三十歲左右,有些偏瘦,連續向韋堅送了四封信,送信時此人一定在長安城內,此人家世不會太普通,不然也聽不到許多內部的消息。”

雖然長安是“國際大都市”,總體上唐朝人口流動性不強,且看為了讓人不注意肖道梁去了泗州,李伸繞了多少彎子。

有了這么多線索,理論上是能將這個人找出來的。

李伸啞然一笑。

反正不管怎么查,也查不到他身上了。

不是北方人,年齡也不對,還有,他現在是脫下衣服看到肉,但穿上衣服不顯肉,雖不能稱為魁梧,也不能稱為瘦。

“我懂了,李相公打算將此人找出來后,才會動手。”

“大約是吧。”

那更好啊,最好能找上三年五年,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不過時間拖得越久,對李伸越有利。

不過這得有一個前提,楊釗得繼續升遷。

刑部郎中還不行,官職太小了。

李伸又拿出近三千緡錢貼。

“二世子,我不能要啊。”

“李相公讓你去刑部任職,是讓韋公難受的,但你一舉一動,也受到了韋公的監視和關注,越是這時越要小心,不能貪拿受賄,還是收下先用著吧。據我估猜,也就是這一兩年時間。”

“要不了一兩年時間。”

李伸默想一下,額首道:“是啊,僵持下去,對右相終是不利的。”

“二世子,那人會不會繼續出手?”

“不好說,不過我估猜,應當不會了,他既然從開始就未露面,說明一開始就未看好左相,兩策之后,左相仍不得功,再出手,他自身就會有危險了。”

李伸想出手啊,他如何出手?天寶五年六年,這兩年乃是唐朝最黑暗血腥的兩年,然而因為他幾封信,這一年除了楊玉環吃了姐姐的醋外,幾乎風平浪靜。至于朝堂上的爭吵,那豈不是正常不過的事?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李林甫如何出手,李伸不知道了,不知道,李伸如何安排利用?

天漸漸冷了下來。

李伸未上門,楊三姐反找到了庶人府。

“二郎,妾身替你出了一口惡氣。”

“怎講?”李伸莫名其妙。

“妾身將你請的兩個造紙匠人抓了起來。”

兩個造紙匠有一個祖籍就是益州人氏。

新紙研發成功后,兩人起了糊涂心思,偷偷地跑到益州,找到本家,聯手造新紙。

偏巧因為李伸的提議,楊三姐也派了幾名奴仆帶著十幾個工匠去益州造紙印書。

竹子漚爛得有好一段時間,其他材料也一樣,如樹皮、麻,漚爛的時間更長。

楊三姐府上的奴仆就聽到益州居然還有一家在造新紙,那怎么可以呢,他們與益州官員勾聯起來,將兩個工匠,以及其中一名工匠的幾個本家一起送到了大牢。

經過審問,益州官員才得知,兩個工匠就是當初李伸請的工匠。

于是楊三姐上門報功勞了。

“三姐,他們跑就跑吧,還替我省了不少的薪酬。”李伸哭笑不得地說道。

而且益州官員做法也不對,為什么朝廷將新紙的工藝用邸報形式下達各州?這不是史上的竹紙,造紙技術到了宋朝,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竹紙直到元朝技術才成熟,元朝,404王朝,都懂的。

因此一直無多少人注意,等到注意時,已經普及開來。

猛地在唐朝出現,等于是一個飛躍式的進步。

但得有人造,造的人越多,紙價才會真正便宜下來,書價同樣便宜下來了。

比如今年長安朝廷的作坊,造了許多新紙,都未賣,而是與幾個大作坊聯起手,開始印書。

不但紙價便宜。

原先是石版,現在想將石頭變成一塊塊小石板是不可能的,石板不能變成小塊,一塊石板能印好幾頁十幾頁內容,印好后分別裁剪,加上麻紙厚,所以才有了蝴蝶裝。

有了竹紙,有了活字和木版,能兩面一起印刷,能變成線裝書。字能變得更小,也就是一頁能印更多的字。

因此書價大跌,一部史記只需一千多文錢,字數更多的漢書和后漢書不足三千文錢。

還是比較貴,可至少許多主戶人家能買得起了。有的還未印好,有的全印了出來,李伸還抽空去買了不少本書回來。就是這個價格,李伸估猜還有許多利潤空間。

當然了,朝廷鑄母模,再鑄活字,加上兩年的研發,也投入了不少錢帛,若是將這些算進去,成本又不大好說了。

不過隨著技術的普及,書價必然會進一步地下跌。

四川和浙江竹子多,成了后來的兩大竹紙基地。

朝廷又專門拿出一套活字母模送到了益州。

沒想到楊三姐開始成獨食了。

你們不死,誰死?

“二郎,你不開心?”

“開心,”兩個紙匠死活,李伸管不了了,他虛偽地向楊三姐表示了感謝。

臘月二十二是李伸的生日,今年他這個生日有些特殊,因為他正好滿了二十虛歲。

李伸母親替他束發,包幞巾,然后上香,幾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頓,等于舉行了加冠禮。

然后到二十六,庶人府又迎來一件喜慶事。

李琮花了好一番心血,李伸拿出好幾百緡錢,“里應外合”,終于替李儼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小娘子。

其父是一個小官,祖上乃是唐朝開國名將褒國公段志玄,能般配李儼了,李琮也感到很滿意。

開心就好……李伸看了一下新娘子,有點小胖,在唐朝,只要胖的不厲害,反而符合主流的審美觀。

婚禮同樣的草草,但李琮夫婦以及李伸另一個弟弟李俅一起來了。

吃過飯,九月小聲問:“二郎,出身真的重要?”

“重要個屁!自夏商以來,多少朝代起起落落,誰家祖上沒遭過罪?誰家祖上未闊過?”

不提李唐皇室,那怕五姓七家,祖上也有蒙難之時。反過來說,那怕一個部曲,甚至六詔安南的一個奴仆,祖上都有過風光之時。

李儼是李伸的兄長,李琮是李伸的大伯父,名義上還是讓李琮監養的,李琮重視,二娘娘王氏也重視,李伸沒有任何資格勸阻,只好由著他們了。

李伸說法也有些草率,唐朝重般配門第,后來人也重般配,因為一成親,兩家人就是“親家”,各種的往來,甚至有利益上的糾葛,般配了,矛盾就會少。然而李儼關在庶人府,有鬼的往來和利益上的糾葛?

“人才是最重要的。”李伸也未多說,李林甫生生被他壓了一年,甚至更久,壓的越久,未來越瘋狂。

九月眼下幾年最佳定位只能是一個小婢女,不然弄不好,會牽連到她娘家。

九月哪能想這么多,她聽了很開心,第二天早上居然花了很長時間在化裝,李伸感到好笑,隔著房門說道:“不準畫八字眉,不準貼黃。”

但段家小娘子還行,雖有點胖,卻是憨憨的性子。

別看現在庶人府情況漸漸好轉,實際還是經不起折騰。

新年到了,李伸又與楊釗見了一次面。

“恭賀楊兄。”

楊釗又升遷了,成了侍御史和大理寺少卿。

“還要謝過二世子。”

楊釗拱手道,他升的快,不僅是他的腦子好使,楊氏姐妹的相助,李伸的指點和那些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右相什么時侯動手?”

“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榆林市| 新营市| 乌海市| 康马县| 阿拉善右旗| 长治市| 青河县| 德州市| 西乌| 凤阳县| 洱源县| 乳源| 江阴市| 永川市| 鸡泽县| 灵石县| 巴东县| 水富县| 湟源县| 张掖市| 静安区| 皋兰县| 阿克苏市| 崇文区| 五峰| 台北县| 友谊县| 图片| 吴旗县| 上思县| 高要市| 突泉县| 砚山县| 徐汇区| 洱源县| 上栗县| 双江| 米林县| 麻江县| 屯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