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部曲
- 伸唐
- 此號乃小號
- 2254字
- 2021-02-06 11:31:40
“伸兒,你為何發笑?”
“韋公乃是韋家人?!?
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兩家本身就是最頂級的門閥,又位于長安,所以終唐一朝,韋氏出了二后十六相,至于其他的重臣名將文人嬪妃更是數不勝數,比如現在的太子妃韋妃,名將韋皋,韋莊,韋應物。
杜氏雖不及韋氏,在唐朝也出了十個宰相,而且人家歷史更悠久。
“那又如何?”
“不如何,我說的是韋公,他還是太子的舅兄,除了太子的關系外,他岳父乃是姜皎,姜皎又是李林甫的嫡親舅舅。同時韋公又是清流大臣,與左相李相公(李適之)等重臣交情似乎也不錯?!?
這些關系理出來,真的很古怪。
但眼下李林甫的真面目還沒有暴露出來,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李亨與李林甫的對立關系,甚至遠遠低估了李林甫在三庶人案中的重要作用。
“韋公復修廣通渠,動用許多民夫,怨聲載道,然而站在大唐的立場,卻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善政,僅是長安城城內百姓與外來人口就達百萬之巨,如果不修廣通渠,廣通渠則會漸漸全部淤塞,僅是關中,根本養不活這么多人。而且韋公本人不僅擅長水利,也擅長理財?!?
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
其實韋堅修廣通渠還算好哪,至少遠比隋煬帝那種暴力式修大運河強得多。
“伸兒,你是說韋公要升官了?”
“出身,人際關系,政績,有能力,又獻了得寶歌讓圣上大悅,如何不升官?”
“韋公升官對你有什么好處?”
李伸笑而不答。
以前唐朝宰相的選用一是清流,也就是有名望有操守有政績有才學出身好的大臣,如姚宋張九齡等。
二是立下邊功的大臣,蕭嵩等人。
三是兩者兼顧之,如張說李適之。
而李林甫是靠他舅舅姜皎的關系蔭補上位的,不久姜皎案發作,牽連了許多人,但李林甫腦袋足夠用,居然逃過那一劫。
但不管怎么說,他是真正的“濁流”,才學也不大好,多次傳出別字的笑話。
于是武惠妃暗中找到李林甫,你助我兒為太子,我助你上位。
李林甫的心機,加上武惠妃暗中相助,李林甫迅速上位。
兩相聯手,三庶人案爆發。
李林甫再三提議讓李瑁為太子,不過因為高力士的勸說,李隆基未答應,反立了李亨……現在名字不叫李亨,而叫李紹,立了李紹為太子。
武惠妃做賊心虛,不久被三庶人“冤魂纏身”去世。
她死了,李林甫這才作罷。
眼下李伸三叔李亨可能不知道,知道了也未確認,兩者暫時還未爆發沖突。
三庶人案后,李林甫雖然害了不少人,如嚴挺之,可他在沒有完全掌控朝堂的情況下,手段總體上比較克制,看上去似乎是朝堂上正常的斗爭。
李適之是清流,道不同不相為謀,不過他是左相,實權不及李林甫,加上他沒有張九齡的火眼金睛能力,未看透李林甫,兩相也沒有太大的矛盾。
這兩年朝堂是平靜的。
然而這種平靜對李伸頗是不利。
別看是一家酒樓,只要李林甫注意了,李伸就會立時變的很危險。
偏巧的東市的隔壁就是平康坊,李林甫的宅子就在平康坊內。
但是得寶歌出來了,朝堂休想平靜了。
果然不久李隆基下詔,進韋堅為銀青光祿大夫、左散騎常侍、陜郡太守、水陸轉運使,同時還保留了韋堅原來的勾當緣河及江淮南租庸轉運處置使官職,全部是極其重要的官位,其實權不亞于宰相。
十王院種種,李伸真的不清楚,不過這首得寶歌李伸是知道的。
一首得寶歌不但是韋堅一生命運的轉折點,也是唐朝許多人命運的轉折點。
……
“舅父,帶我去一趟肖山寨?!?
“為何要進山?”
“開酒樓,要備辦食材?!?
“這樣啊?!?
趙良成帶著李伸進山。
“舅父,肖山寨很是貧困?”
“也不能說貧困,肖山寨邊上有一條山溪,山民在山溪邊上種著一些糧食,又狩獵,不納賦稅,不服徭役,吃的方面不差,差的就是穿住用?!?
“婚姻如何?”
“山里還有幾個寨子,也與外面有婚姻,多是部曲家的子女?!?
“部曲能買賣?”
“部曲一般跟地走,不買賣耕地,鄉下一般不會專門賣人,到是城里胡來。”
長安西市就有專門販賣人口的店鋪,交易搭成后必須在三天內,向市署報備驗身,以免良人被人販子當成部曲奴婢僮客販賣,驗身后,交易就合法了,其過程美其名曰“過賤”。
其實趙良成美化了鄉下,這些被販賣的人來自何處?五湖四海,包括外國,也包括鄉下。
人隨地走,也是一種買賣行為。
“還有什么區別?”
“主家傷害部曲,罪減一等,部曲傷害主家,罪加一等,兩相罕有婚姻往來。”
李伸明白了,不完全算是奴隸,但能算是半奴隸。
翻過四座山,來到肖山寨。
李伸打量了一下,似乎在吃的方面是不太差,他看到了好幾個身材魁梧的漢子。
許多人家門口涼曬著各種獸皮,有的還曬著藥材。
狩獵、采藥和采摘堅果,乃是肖山寨主要的經濟來源。但靠這個想過上好日子,又是不可能了,否則老祖先們干嘛走出深山老林,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至于東北那群人不僅是打獵,人家還捕漁,所以被稱為漁獵文明,況且人家資源更豐富,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趙良成帶著李伸找到寨中幾個長者,先是談買野味。如果酒樓開業了,肖山寨的獵戶將他們打來的獵物賣給趙家,這個無所謂了,只要價格合適,賣東也是賣,賣西也是賣。
李伸也無所謂了,在東市上也能買得到,雖然價格更高一點,但選擇性更多。
接下來才是他來的主要目的。
一是購買野果子,采摘下來后送到趙原村釀果醋。
二是教他們烘曬蘑菇。
終南山野生蘑菇比較多,前幾天落雨時,趙原村也有村民去山上采蘑菇,多是花茹和雞縱茹,李伸嘗了一下,味道確實鮮美。
當然,如果不懂,千萬不要采,終南山蘑菇多,毒蘑菇同樣也不少。
不過蘑菇如果不做烘曬處理,保存時間就不會長。
烘曬好了,運到趙家,趙家立馬付錢給他們。
先聯系肖山寨一個寨子,若是生意好,還會找第二個第三個寨子。
然而這時卻傳來一條不大好的消息。
小胡村那家是將信傳到大明宮,但那家的女兒只是一個普通的宮女,她根本見不到楊玉環。
“伸兒,是不是胡家騙我們的錢?”趙別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