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街道上也有十余個法術組的人在戰斗,他們與對方激戰,也是居于下風,不過隨著劉潤招等人七八個人的加入,局勢很快扭轉,對方已經顯得非常被動。
劉潤招修煉最得心應手的武功就是《水之變術》,當下想使用的也是這個武功,而且當下場面較為復雜而浩大,施展變水術是最好的,他就施展變水術,這次施展第三式,直接打出兩條龍,一條水龍,卻是紅色一條白龍,泛出白光。兩條狂龍嘴吐刀劍,不斷進攻對方,對方抵擋,然而效果不佳,而且看上去已經十分費勁。劉潤招這招一次性完成了許多助攻,因為他的攻擊,導致數個法術組的人被斬殺。
這一路對方已經大勢已去,剩余的幾個術士轉身想逃,劉潤招直接操起旁邊的大刀,將它踢出去,正刺中一個法術人的后腰,將他斬殺。
見情勢不對,對方的組長吹響了集結號令,隨即各路的飛術人員集結在一起,很快,對方集結四百多法術組的人員。
蒙盛也不甘示弱,也吹響集結號,很快集結來三百多法術組的人員。雙方排成兩串,在八百米的戰線上相互對峙,誰也不怕誰。很快,隨著對方一聲進攻令下達,對方發起進攻,這樣兩邊打了起來。
不過由于人數較多,誰也不敢亂沖,兩邊主要依靠遠程法術相互進攻,抵擋。一段時間以后對方竟然集結法力集合出一個超級大掌推過來,劉潤招一方也集結掌力,卻做出一個大拳頭打過去,兩邊比拼起內勁,對方人數雖然多,但是整體素質卻不如蔣宴一方,相必之下,劉潤招一方只略輸一籌。
本來劉潤招一方的人也沒打算這樣耗下去,隨著后方十多人的聯手偷襲,劉潤招一方的人不得不放棄了這樣的法力比拼,然后猛然施力量將法力往上部轉移去。
這一次還是劉潤招一方打開局面,劉潤招在左側邊緣,他施展變水術,這次是第七式,一大群龍虎豬狗牛羊飛舞而出,他們都像是水,或者灰土做的,無比兇悍,口吐刀劍利刃,兇猛異常,就連牛也能忽然張開大嘴生出利齒撕咬。
一時間左邊的局面被打開,劉潤招一方的人乘機進攻,許多對方的人被斬殺,擊傷,他們不斷敗退,而且陣型已亂,相互之間不能掩護,顯得非常脆弱。
就在這時候,為首的蒙盛卻忽然遭遇飛刀偷襲,飛刀利刃入喉,他已經倒地氣絕。一時間,劉潤招一方卻又軍心渙散,原本的大好局勢瞬間失去,許多人內心大受打擊。
而對方士氣卻忽然大盛,他們從蒙盛死亡的地方不斷攻擊,那正是中心地方,不少法術人員被攻擊,死亡,蒙盛一方的法術人員不斷后退,防御變得懈怠。對方的法術人進攻卻無比犀利,他們抓住機會,不斷用密集而犀利的遠程法術攻擊,有二十多個對方的人又沖上高處,發起夾擊。
幾個對方的人越沖越近,雙方的人開始近搏起來,看上去,劉潤招一方的人顯得非常被動,不斷敗退,唯一比較占據優勢的點,只有劉潤招所在的位置,其他的位置,中側,右側都已經在敗退。
下方的士兵情況也不好,他們不斷敗退,而且顯得非常厭戰消極。
局面變得越來越壞,許多士兵已經無法抵抗,白白將命送給了對方。法術組的人也不能相互照應,他們越來越散亂,開始被對方分隔,包圍,有人不斷死去。
場面已經無人控制,這樣下去,最終結果就是全軍覆沒。劉潤招站到中間一個顯眼的地方,大呼道:“所有法術組的人,暫時后撤一段距離,所有的盾牌兵,站成一排,槍兵站到盾牌兵后面,全部交錯起來,不準后退。”
劉潤招的話已經說出去了,但是似乎不大管用,場面已經處在混亂中,他把倒在旁邊的戰旗撿起來,然后再次高呼:“我便是前皇子劉潤招,所有人應聽我命令!”于是重復剛才的話。
這次果然有些效果,士兵們開始重整起來,小段時間以后,對方的士兵卻忽然如同啃到了石頭一般,無法再繼續推進。
劉潤招拿著戰旗揮舞,士兵們在英勇抵抗。但是法術組的戰斗依然顯得非常混亂,這樣下去,很快就會失敗。劉潤招上前去,凝集法力,繼續施展水之變術,這次施展的是第八式,這也是劉潤能掌握的最高式了,因為第九式和第十式,他都還沒有掌握。
這第八式看上去比較平靜,不那么兇悍,但是卻強大無比,那是一個巨大的漩渦彈射出去,在中央巨大漩渦周圍,有幾十個較小的水球不斷的飛射攻擊,這些較小的水球能量與中央的大漩渦相互勾連,兇猛異常,如果不能消散中央的大漩渦,那么,周圍的小水球幾乎無法消散。
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夠知道這個竅門呢?巨大的漩渦比尖刀還要兇猛,插入對方法術組的中央,震懾他們,讓他們混亂,恐慌。
本方的法術人員乘機進攻,很快,許多對方的人被擊殺,打傷,他們不斷敗退,兵敗如山倒,對方這數百法術組的人大多數已經受傷,剩下的少數,發揮不出力量,只得不斷后退。
下邊的士兵遭到法術人和士兵的攻擊,便不斷后退,相互踩踏,死傷無數。
這次蕭什親自帶兵前來,他就站在眾多法術人的后側,看見自己的部隊敗退,他也無法挽回,只得順勢撤軍后逃。
但不知是哪個法術組的人,施展一個天網,正好將蕭什罩住,然后又一個飛術組的人施展無極光纜,將他捆住,天網加光纜,縱然蕭什本事再高,也難以逃離了。
有人有心救他,可是劉潤一方的人推進非常快,如果不抓緊時間逃跑,都要一起被抓了。所以,蕭什很快被劉潤招一方的人包圍了,蕭什淪為了階下囚,他的部隊遭到一路趕殺,很快逃出了寧奉城。
戰斗取得了勝利,全城百姓都很高興,但是更多的是疲憊,還有許多傷心,因為許多人因為戰爭而死去了。將領們整頓軍隊,清點人數,這次戰斗犧牲了兩萬多人。
蕭什的殘部已經撤離到城市五十多里外,不過他們依然整頓兵馬安營扎寨,沒有離開的意思,這一戰雖然他們戰敗了,不過,卻依然還有七八萬兵力,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劉潤招暫時不打算走,他來到王府,看見幾位將領在商量事情。他走了過去,幾位將領看見劉潤招過來,卻不說話。
“怎么,你們不打算抓我了嗎?”劉潤招問他們。
“你是大偉太子,我們怎么敢抓你呢?”那幾位將領道。大偉太子,也就是昭儀皇帝封太子的時候給劉潤招的賜號,不過劉潤招逃了之后也就再沒使用這個名字。
“你們知道了我是大偉太子,不過,不過你們不抓我,可是會惹禍的!”劉潤招道。
“你既是大偉太子,便是我們的主人,我們怎么會抓你呢。”有個比較有資歷的將領說道,隨后下跪,緊接著,其他幾個將領也下跪了。
原來這幾個將領商量過了,他們的主將蒙盛已經死,他們群龍無首,正好需要一個領頭人,而劉潤招正是他們心目中的人選,進過商議之后,他們便決定推選劉潤為王,而蔣宴,他們則認為雖然有才干,但是不是王主的好選,近年來西北日趨傾頹,而蔣宴卻未有作為。把劉潤招抓了獻給蔣宴,蔣宴未必善待他,這不是諸位將領和民眾的期待的局面。
劉潤招作為原本的太子,屬于名正言順,有很強的號召力,加上之前又立下大功,他們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是順應天命的事,在經過一番爭執和辯論之后,他們還是一致同意支持劉潤了。
“你們當真愿意立我為王,此非虛言?”劉潤招又問。
“絕非虛言,你是未來天子,如果蔣宴不能順應天命,服從于你,那罪責也當誅。”有個將領道。
“那好吧,這個王,我也愿意當,不過,你們絕不可背叛我。”劉潤招也就恭敬不如從命。這么多年過去了,他早已經忘記了自己是皇子的身份,更放棄了重新奪取帝位的想法,只想當個普通人。可是,他一樣卷入戰爭,忍讓沒有為這個國家帶來和平,如今情勢已經擺在眼前,劉潤招認為應當踏出這一步。
“我等甘愿為大王效勞,誓死愿意追隨大王。”他們齊呼。之后昭告萬民與諸軍,劉潤招奉承天恩,應天地之勢,封作大偉王,掌控諸權,統轄千萬民眾。
幸運的是民間反對的聲音并不多,沒有引起大的波瀾,軍中也一樣。對于局勢的變化,他們只是淡然觀望的態度。
劉潤招做了一些整頓軍務,安撫民眾的事情,民乃立國之根本,劉潤招也非常知道。只是劉潤招當然不太明白怎么做,全靠那些將軍和原本的掌權人員幫著他,劉潤招只是跟著參與,雖然他要做出最終決定,但大多數還是順著這些老道之人。
這天他來到監獄,見到蕭什。
“怎么,你可服氣我嗎?”劉潤招問他。
“有什么服不服的,輸就是輸,贏就是贏。”蕭什道。
“也罷,你可知道我現在是什么身份?”劉潤招又問。
“你是大偉王,我早聽說了。原來,你就是十年前失蹤的大偉太子。”蕭什也有些驚奇道。他看著劉潤招身上的王侯裝扮,也猜到寧奉的守軍并不為難劉潤招,還承認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沒錯,而且,如今我現在已經寧奉城的王主了。”劉潤招道。
“那又如何,我的數萬大軍還在城外,蔣宴的十多萬大軍還在招第,你不長久的。”
“如果你愿意跟我合作,我們合力抗拒蔣宴,到時候,天下可得,世界安寧,你也錦衣玉食。”蔣宴自打聽到劉潤招成為寧奉的王,便和他對立起來,劉潤招也想有一些辦法去解決。
“為什么,我不如等你和蔣宴斗個兩敗俱傷,再來收拾殘局豈不更好?”
“你別忘了,你現在可是階下囚。而且,我是前朝太子,按理說是真正的天子,劉常如今已經失敗,退回南方,北方理應屬于我派,蔣宴如果識得道理,也該知道投降,而到時候,你能有什么前途未來。”劉潤招給他分析道理。
“我知道如果我不投降,就沒有活命了是嗎?”他道。
“你應該知道,我不會這么放了你,我不會做下這個決定,也沒有人會同意。”劉潤招道。
他不語。
“也罷,我便給你多一些時間考慮。”劉潤招說完話就走了。
一個月后,劉潤招再去找到蕭什,他果然答應投降,奉劉潤招為主。他的國家原本叫上遼國,他是上遼王,劉潤招就繼續封他作上遼王。
很快蕭什和手下十多名大將,及其家眷,還有一部分士兵,受邀入駐寧奉城,他們正式成為劉潤招的部下。
西北三郡也同意歸附劉潤招,唯獨西南五郡,卻依然被蔣宴統轄。
蔣宴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有些憤怒,此時圍攻招第城的蕭什軍隊已經撤去,而且改易旗幟,歸屬于劉潤招,劉潤招坐擁西北三郡,外加原本屬于蕭什的北方大片地區,實力也不容小覷。
蔣宴雖然有心支持劉潤招,但那必須是在他的策劃安排之下,如今劉潤招在寧奉自立為王,他自然不服,當即領兵數萬前來討伐。
劉潤招自然也不讓他,更不能叫他攻打到寧奉來,當即親自也點兵五萬,前往前方的知江縣。
兩軍在那知江縣外對壘。
“劉潤招,你個叛賊,竊我國家,偷我王城。”蔣宴前方罵道。
“我乃大偉天子,你早點順應天命,歸降了我吧。”劉潤招回他。
蔣宴不理會劉潤招的話,堅持進攻,劉潤招也奉陪,兩軍在知江縣外打了起來。
起初,兩邊勢均力敵,誰也不怕誰,但是隨著戰斗的進行,大概姜宴的兵馬較為疲憊,加上不堪凄慘戰果,他們許多士兵開始后退,接著,許多士兵遭到趕殺。蔣宴兵敗跡顯露,然后開始有士兵逃跑,一切來得很快,越來越多士兵往后逃跑,法術組的人也在往后撤退,未幾,姜宴全軍潰逃。劉潤招領軍追趕十多里,直到他們完全潰散,劉潤招這才叫停部隊。
蔣宴只得跟著部隊往后逃離,一直逃出六七十里,見追兵已經沒有,他才開始整頓殘兵。這次慘敗讓姜宴感到很消沉,但更讓他感到消沉的是,他的全軍毫無斗志,這次失敗跟他的軍隊缺乏斗志有關,望著這伙敗軍一個個灰頭土臉,埋頭失望的樣子,蔣宴也開始反思,這次攻打劉潤招,會不會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沒錯,劉潤招本來就是皇族天子,而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封王,而今北方統一的時機已到,而北方卻遲遲沒有浩瀚之主,但劉潤招卻恰好是一個。蔣宴不斷思考,但憑他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統一北方,更別說全國,如果劉潤招愿意受降,歸附劉潤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就算他日劉潤招傾倒,他在自立也不晚。
這樣想著,蔣宴便有了投降的念頭。劉潤招此戰雖然獲得勝利,但是,也元氣受傷,損兵折將。劉潤招實在不想和蔣宴繼續開戰,他如今的實力,只是比蔣宴略強一點,而且東部鄭驕虎視眈眈,如果斗下去,民不聊生,兩敗俱傷,也得不到好的結果。
劉潤招依舊希望蔣宴能夠歸附,但卻不知蔣宴作何打算,半年過去了,劉潤招見蔣宴并未有什么大的動作,猜想他也不想和自己兵戎相見,加上大西北的百姓和將領都希望能統一,于是劉潤招遣使過去和談。
這次和談非常順利,蔣宴果然答應歸降,不過要求保留王號和封地,劉潤招答應他的要求。蔣宴原本是大勝王,就依舊封他做大勝王。
劉潤招橫空出世,稱霸西北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震懾天下。不過一時間也沒有人敢來討伐,如今劉潤招何等實力,劉常居于西南,興兵西北,要長途行軍,而且他實力一般,難是劉潤招對手,所以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劉潤招稱王。
而鄭驕,居于東部,占據東部還有東北大片地區,實力最強,但是他也不敢貿然攻打劉潤招,他和劉常無法修好,自然就擔心腹背受敵。
時間很快過去幾個月,雖然暗潮洶涌,但一切終究看上去都終究是井井有條的運行著,劉潤招的母親并沒有過來,她已經厭倦官場的種種爭斗,認為在小村子里面生活,反而舒適,關于兒子的一切,她只說感到很驚奇,高興。對于劉潤招取得什么成就,是否能夠重新回到帝王之位,她早已經不抱什么期望,也許她認為平凡的生活更好。劉潤招曾經叫她們去市里,不過她們并不樂意,李菲然的確已經習慣安靜的生活。后來劉潤招就差人給她們擴建村子。但由于劉潤招各種事情實在太忙,還沒有親自回家見母親一面。
還有一件劉潤招感到驚喜的事,姜見情竟然要訂婚了,對方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師弟。當了這個人不會是李翰海,而是一個叫張溫戴的人。這個二十歲的青年比姜見情年紀更大,不過進入紫云觀較晚,來了不到一年。
劉潤招雖然很忙,但一樣打算過去喝她們的喜酒。送賀禮的人已經出發,劉潤要忙幾天才去。這好像讓姜見情感到有些不自在,他只想告訴劉潤一聲,讓他知道罷了,或者,他能叫人送些賀禮過來也就是了。沒想到劉潤招親自過來,她的確一時間不知怎么才好。
劉潤招當然也能感覺得到,他遲早要抽時間回家一趟,看自己的母親,同村的人,當然,也是看看姜見情,給她賀喜。
冷靜下來的時候,劉潤招卻想到自己的感情事來,的確,他還年輕,還有一些時間去等待,等待屬于自己的緣分,也等待自己逐漸的成長,成熟。姜見情,這個他當做親妹妹一樣看待的人,如今找到自己所愛,劉潤招由衷替她高興,只希望早一點抽個空,去看她一次。
劉潤招很快決定回家一次,這次回去,卻是大駕光臨一個小村子,這不免讓人大跌眼鏡。但劉潤招不這么認為,這里本就是他長時間生長居住的地方,而且經過擴建和改建,成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小村莊。劉潤招安排衛兵,還有一些必要的排場,便前去為姜見情祝賀。
劉潤招除了是最大的坐上賓,還要為他們主持婚禮。他真心的祝愿姜見情幸福。看見婚禮圓滿完成,劉潤招也顯得很高興。
之后,劉潤招就要見母親去了。他很希望母親和他去寧奉,但李菲然卻偏偏不同意,她認為那里太嘈雜,還不如在這里。劉潤招反復勸說,她也不同意。無奈,劉潤招只得繼續為她擴建村子,并增派護衛。
劉潤招一呆就是三個月,就和母親每日居住在村子里,并親自監管村子的擴建工作,與母親一起探討擴建方案等。最終,因為有些事太忙,劉潤招不得不回寧奉。
才剛剛回來,卻是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劉潤招的士兵和鄭驕的士兵在邊境發生矛盾,兩邊大打出手,導致十多人受傷,死亡,鄭驕一方的將領認為是劉潤招一方的士兵無理挑釁在先,才導致這禍端,要求劉潤招的部下賠償巨款,道歉。
劉潤招的部下也不肯,矛盾由此擴大,后來雙方士兵爆發戰爭,這只是一場小規模戰斗,導致了上百人傷亡。不過卻導致鄭驕憤怒,他下令士兵進攻,兩邊大戰爆發。
此事非同小可,劉潤招必須親赴前線,因而也無法去拜訪家人了。劉潤招先親自率領三萬騎兵開赴前線,其他部隊亦要陸續趕來。
劉潤招在前線指揮士兵與鄭驕的兵馬戰斗。鄭驕的兵馬并沒有劉潤招想象的那么厲害,不到半年,劉潤招已經攻克許多縣城,軍隊已經兵臨廣治城下。
不過廣治城雖然被證驕占據,卻不是他的總部所在,他的總部設在距離廣治城以北兩百多里的浩海城,但是廣治城作為原本大友國的都城,一個重要的城市和關隘,意義重大,鄭驕也十分看重,有二十萬兵馬駐守。劉潤招領兵三十萬前去圍城,廣治城已被包圍。
對方守城的主將是孫杰和周兵,這兩人都是鄭驕的得意將領。
劉潤招一時無法攻下廣治城,鄭驕也不輕易放送,又從各處抽調五萬援軍前來支援廣治城。
眼看援軍接近,劉潤招只得抽調數萬兵去堵截援軍。
守城主將孫杰見時機已到,此時正是決戰的大好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劉潤招已將數萬兵馬抽去堵截援軍,此時若不抓緊時機打他個措手不及,更待何時?”周兵也道。
“說的沒錯,我看劉潤士兵,圍城日久,如今已經困頓疲憊,如今正是攻打他們的大好時機。”孫杰道。
“那你打算攻打哪一方?”周兵問他。
“就攻打正西方,正西方是劉潤招的主攻方向,也是他們大營所在,攻打西方,自然導致劉潤招軍心大亂,而且正西方視野平闊,不利于防守,卻反而利于我們進攻。”孫杰道。
“就依照將軍所言,打他大營,叫他浩蕩而來,殘滅而回。”周兵道。
次日,孫杰周兵果然幾乎傾巢出動,直接攻打劉潤大營,劉潤招整理軍士,發起抵抗,并調來其他諸路大軍的主力,共同圍剿孫杰,務必將他主力擊敗殲滅,攻下廣治城。
大戰爆發了,數十萬人展開激戰,劉潤已經撤離營帳,來到山頭上觀戰。
雙方的搏殺非常激烈。對方的士兵也很英勇,對方法術組的人亦不容小覷,風火各系法術不斷被施展出來,召喚術,暗影術,飛劍術,瞬移,分身等,各種各樣的法術叫人眼花繚亂,不斷有士兵被他們打死,打傷,戰場遍布廣治城周圍各處,蔓延到十多座山頭。
潤招方的法術組人員也在奮力搏斗,不斷堵截,圍剿對方的人,雙方的人都英勇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