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姝要走過來,楊戩說道:“你別過來!”
曼姝焦急地問道:“你怎么了?”
“不關你的事,別再讓我遇到你!”說完,楊戩便揚長而去。
看著楊戩遠去的背影,曼姝不免有些心疼。
曼姝是楊戩內心深處的靈魂記憶,楊戩身受重傷時,服過曼姝的心頭血,所以當曼姝蘇醒時,楊戩的心會有感應。
被曼姝救下的那只黃鼠狼名叫黃大王,他來到千秋洞稟報,他支支吾吾地說道:“洞主,大力丹拿到了,但是……”
“但是什么?”那是一個熟悉的,深沉的并且邪惡的聲音。
黃大王回答說:“我在回來的路上,不巧碰到二郎真君,而且還被他給追殺了。”
千秋洞主轉過身來,問道:“什么?你遇到了楊戩!他法力無邊,以你的法力……你是怎么逃脫的?”
是熟悉的面孔,千秋洞主正是五極戰神曾經拼命追捕的若木。
是的,若木覺醒了,他被封印這千秋洞中上千年了,是時候該覺醒了。
在被封印時,若木也不閑著,他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一定會重見天日,所以他每天都堅持練功。
“那二郎真君追我到下界時,正好一個肉體凡胎的小子救了我,我這才回來見你。”黃大王接著說道:“看著是肉體凡胎,但是他法力好像很高。”
黃大王當年找地方修煉,誤入了千秋洞,被若木降服后,便拜若木為師,成了若木的第一個徒弟。
若木想了想,自言自語道:“難道是她?”
若木想到救下黃大王的人可能是曼姝,但他并不敢肯定,因為這千年來,他被封印在千秋洞,外面發生的事情,他并不知道。
“洞主,那人是誰啊?”
若木大笑道:“她是我的一個老朋友。”
楊戩帶著一肚子火回到真君神殿,他讓三首蛟恢復真身,三首蛟上前來,問道:“主人,你怎么了,怎么發這么大火?”
“沒什么,今天我在追殺一個妖怪的時候,一個肉體凡胎的人救下了那個妖怪,我只是想問你,你知道那個肉體凡胎的人到底是什么來歷嗎?”說著,楊戩用天眼展現他與曼姝打斗時的場面。
三首蛟一看,楊戩口中的那個肉體凡胎的人,竟是曼姝,他心想:“怎么會是她?她真的回來了?”
見三首蛟神情嚴肅,楊戩接著問道:“三首蛟,你知道她是誰嗎?”
三首蛟又心想:“曼姝離開時,特意叮囑過,不能讓主人想起曾經的過往。”他回答道:“主人,我不認識她。”
楊戩下令:“老四,老六,去給我查,我一定要知道他是誰,一個肉體凡胎的人怎么會有如此法力?”
老四和老六對視了一下,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道:“是,二爺。”
老四和老六從真君神殿出來之后,老六納悶道:“不對啊,觀瀾她不是已經……”
“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她回來了,二爺不是叫咱們倆去查么,咱們倆先下界去,找到她再說。”
凌霄寶殿,楊戩向玉帝和王母稟報了他追殺黃大王的事情。
玉帝問道:“那他是什么妖怪啊?闖了南天門,還敢偷太上老君的仙丹?”
“回陛下,是一只黃鼠狼。”
玉帝大聲呵斥道:“楊戩,你一個堂堂司法天神,連一只黃鼠狼都抓不到,是不是你故意放了他啊?”
“小仙不敢。”楊戩接著解釋道:“陛下,是因為有一個肉體凡胎,并且有法力的人出手救他,而那人法力還很高強,所以小仙……”
王母說道:“一只小小的黃鼠狼,把天庭當成什么地方了,連南天門都敢闖。陛下,你說,那個阻止楊戩的人到底是個什么來歷呢?”
楊戩說道:“陛下,娘娘,小仙已經派梅山老四和老六去查了。”
玉帝說道:“楊戩,你最好盡快給朕,給天庭一個交代,行了,眾仙都退下吧!”
大家紛紛離開凌霄寶殿,嫦娥叫住了楊戩。
楊戩的記憶里有很多人,卻唯獨沒有了曼姝,他現在的潛意識里是喜歡嫦娥的。
楊戩轉過身來,他看嫦娥的眼神含情脈脈,他問道:“仙子叫我有何事?”
“楊戩,你為什么又開始怕天庭了?”
“不是怕,是我坐在這個位置,不得不如此。”說完,楊戩便走了。
金霞洞,曼姝告訴了玉鼎真人她與楊戩重逢的事情。
玉鼎真人驚訝道:“什么?你們相見了,那他有沒有認出你來?”
“玉鼎真人,你想什么呢?”曼姝接著說道:“你怕是忘了,現在他的記憶里沒有我。”
玉鼎真人打了自己腦袋一下,說道:“哦!對對對,他的記憶被你拿走了。哎,那你們再見時,你對他還有沒有……”
“我也不知。”突然曼姝有些傷感,她嘆道:“我不知,是不是我與他的情劫又要開始了。”
若木在千秋洞修煉了上千年,他自封千秋洞主,收了很多妖當徒弟,黃大王就是其中一個。
有一只玲瓏鳥剛修煉成人形,她未經世事,便被若木忽悠,拜了若木為師,還替他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
若木吩咐道:“玲瓏,為師要你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師父請說。”
若木說道:“你去凡間找一件名叫寶蓮燈的武器,然后把燈芯給我偷回來。”
“寶蓮燈。”玲瓏自言自語道。
若木接著說道:“寶蓮燈在一個叫楊嬋的人手里,她現在是三圣母。”
“她是神仙啊!師父,我怎么從她手里偷走寶蓮燈的燈芯啊?”
若木回答說:“你本性純良,只要你接近她,就有機會偷走。”
玲瓏領命而去。
老四和老六來到凡間,他們卻犯了難。老六嘆道:“哎!四哥,你說這凡間這么大,找一個人,可怎么找啊?”
還是老四腦子轉得快,老四說道:“要不這樣,六弟,咱們先去趟玉泉山金霞洞找玉鼎真人,他見多識廣,說不定他會知道那個人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