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過年了
- 突厥小可汗
- 君劍山河
- 3604字
- 2021-04-12 22:41:09
年關便在昂哥和他的部眾忙忙碌碌之中來到了。此時的老營人已經沒有那么多了,煤礦,鐵礦等地,已經分流走了部分百姓,他們被分配在了哪里,作為工人。
如今的昂哥部老營里,除了軍隊外,還有近四萬百姓,這里面還包括了匠營與女營。匠營是昂哥為了工業發展成立不久的一個新營,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你便可以進入匠營,待遇要比純粹的老百姓高的多。
而女營則是那些尚沒有嫁出去或者不愿意嫁出去的女子,以及那些老弱,她們主要的任務便是為士兵負擔一日兩餐,每月也有微薄食物可拿,雖然不多但還可以溫飽的。
沒辦法,昂哥也想給大家提高待遇。但是國情不允許。部落一窮二白的根本沒辦法,所以只能采取物資集中分配制度。
老營里大都建起了火炕,或者使用了泥塑的火爐。一條通往煤礦的簡易道路也修建完成,每日里都有青壯從哪里開采回煤炭堆在老營里,現在大家已習慣并接受了這個新鮮東西,說實話,采用火炕之后,這個冬天顯得也并不那么冷了。
由于部落里有大量的漢人,雖然人口不到突厥人的十分之一但慢慢的漢人的一些習俗也開始在昂哥部流行了起來。
比如說過年,今天便是年關了,小可汗昂哥殿下心懷百姓,老營里每家都領到了犒賞的物資,一家一斤大米,兩斤肉,所有的女人和孩子甚到領到了足夠做一身新衣的羊毛布料,整個老營里喜氣洋洋,到處都飄著肉香。
中軍大帳,部落高層齊聚一堂
,王座上,昂哥身著常服,端坐在案前,攤開一張羊皮,一目十行瀏覽著各處傳來的信息。案上另堆著一大疊羊皮,等著昂哥去翻閱。
這些羊皮上,書寫一水的簡體漢字,當然有些其中還夾雜著拼音。盡管有些字歪扭七八甚是潦草但看得昂哥一陣舒服。不過看著手上的羊皮昂哥感覺有些無奈,心道造紙廠的建設該提上日常了。
昂哥早已下令,部落呈現與他的所有公文書信,皆以書昂哥文字。幾乎所有的昂哥部人都知道,小可汗對移風易俗的癡迷與尊崇,說昂哥話(普通話),書昂哥文,穿昂哥服。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個道理在任何王朝、國家、種族都是共通。
不少族人都下意識地從之,想要討好昂哥,于是果兒教舍除了一批突厥和漢族孩童外,還多了不少粗野的突厥貴族。對于這些算是“聰明的識時務者”的表現,昂哥嘴里不說,心里著實滿意。有意無意地透露“這些貴族深得吾心”消息后,更多的聰明人加入到新文化運動的滾滾浪潮中。
一場自上而下的“特殊漢化”改革,就這樣別開生面地在突厥昂哥部族中展開了,一些貴族的熱情都有些讓昂哥感到驚訝。一群身著胡服,上褶下挎的突厥人,道一口奇怪的“蹩腳普通話”,甚至什么我靠,扯犢子,你瞅啥,等東北方言也冒了出來,倒是草原上的一道奇景。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對昂哥的動作抱以支持太多,每個勢力總有保守頑固派。尤其是薩滿巫師們,突厥人若是大肆學習漢人的先進文化,對他們的利益可是會造成重大損失,還是更多愚昧的突厥人,更能讓他們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
察覺到了小可汗有對突厥移風易俗的舉動,一群人聯合在一起想要制止逼迫昂哥繼續邁向“數典忘祖”的深淵。
一群老朽與地位崇高的薩滿祭祀,聚坐帳外,欲“以死諫之”。這些人都是部落中的長者智者們。雖然昂哥不想鳥他們,但也不得不妥協。畢竟昂哥只是小可汗,像昂哥這樣的小可汗突厥并不是一個兩個。別說是小可汗了,突厥百萬部眾,數十萬控弦之士如果事情鬧大了即便是吉利可汗都壓不住。
神權與皇權,在華夏神權永遠也無法凌駕與皇權之上。原本昂哥是想一勞永逸,像對拜火教,一神教那樣干脆在昂哥部滅教,斬草除根。不過顧忌到數百上千年來薩滿深入草原人心,驟然滅之,怕是會引起不可控的動亂。信仰這東西,有時候就是沒道理,得緩圖之。
既不滅之,那便掌控在手中吧。昂哥準備從薩滿教眾尋一人,強制扶其為主事。按照昂哥的心意利用其打擊薩滿內部,改革薩滿教消除對昂哥的威脅。以薩滿教為外衣,傳播昂哥的宗教思想。
自從遷移到昂哥河畔后,昂哥就在部族中展開一個動作,開始對部族進行一次深入的整合,昂哥將部落分為南北兩院,南院暫時是個空殼,北院則分為前后左右中五部,各置部落大人統領之。
打破傳統突厥氏族之間的界限,將其余部族拆分合并。以百戶部民為落,置一百長統領;以千戶部民為一聚,置一千長統領;以五聚為一邑,置一邑長統領;以五邑為一部,置一大人統領。層次迭進,等級森嚴。
邑長以上職位,都需由可汗親自簽署任命方可,直接受可汗與牙帳節制,按時匯報部落情況。昂哥此舉,將徹底打破突厥部落松散的結構,大大增強突厥昂哥部的向心力,最重要的是可汗將直接參與部民的統治,這可是昂哥喜聞樂見的。
昂哥的動作,讓上百年無一變的突厥部民們感到一陣無所適從。不過好在大遷移之前就有大部族掌權者脫離了昂哥部,沒有那么多自覺利益受到侵犯的大貴族。
小貴族則不然,弱小的他們從來都處于被支配的地位,而如今卻給了他們競爭百長、千長的機會。可汗早已下令,底層的部民可憑才能競爭職位,而在突厥,最受重視的才能便是自身的武勇了,許多底層的普通勇士借此脫穎而出。
新的制度試行,一切紛雜無措,混亂無比,但整個昂哥部在昂哥的嚴密把控下依舊朝著他設定的正軌上走下去。直接參與對邑落的管理,給昂哥增大了極大的工作量,手下又無什么理政人才。為了細致地把控諸事,征召不少漢人士人為佐吏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則以歐陽齡和盧一鳴為代表。
時至今日,我部已有七萬余人口,是吧?”昂哥看向巴雅爾。巴雅爾點頭道:“不錯。”昂哥:?“那我們現在有田多少?”
巴雅爾回答道:“我們突厥人是是狩獵的民族,要什么農田啊!即便是有農田我們也不會種啊!”昂哥:“老特勤,你這么想可不行啊!千百年來,草原上的霸主換了一茬又一茬。你認為我們突厥能走多遠?”
“這……”巴雅爾一時不知該怎么回答。不理會發愣的巴雅爾,昂哥看著所有人說道:“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過很多英雄豪杰,他們來自各個不同的民族。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著屬于自己民族的英雄。有些民族可以長久的存在,比如中原的漢人。而有些民族卻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比如犬戎,鬼方,東夷等。”
坐在下面的人靜靜的聽著昂哥在那里自顧自的演講,對于這種情況他們也都習慣了。因為他們可汗就是這樣一個人,特別喜歡說些莫名其妙的話。有的人感覺昂哥說的很有道理,但也有人根本就不明白昂哥說了些什么。
昂哥當然不知道下面人在想什么,可是他就是想說,想傾訴,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至于別人能不能理解,他也暫時管不了。
“同樣作為游牧民族,我比較佩服這么兩個。一個是秦國人的祖先,他們原先也是過著游牧的生活,不過他們經過改革從游牧過度到了農耕,人口開始增長繼而在秦始皇時期一統六合氣吞八荒,使中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虎赫插嘴道:“原來秦始皇的祖宗也放過羊啊!”禿鷹:“可汗,那您佩服的另一個游牧民族是哪支啊?是匈奴嗎?”
銳金說道:“匈奴早就沒影了,可汗說的應該不是匈奴吧!”昂哥接著說道:“我佩服的另一只游牧民族現在雖然也消失了,但卻并沒有真正的消失,只不過他們大部分已經和漢人融為一體了。”
歐陽齡接口道:“可汗指的是鮮卑?”“不錯,正是。”昂哥點頭道。“強如匈奴曾讓漢高祖有白登之圍,我突厥也曾逼得唐太宗一時簽下渭水之盟。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笑道最后的始終都是漢人,這一點無論是匈奴,還是突厥都比不上鮮卑。因為鮮卑將自己融入了中原,無分彼此無論是隋還是唐他們雖然都是漢人王朝,但不可否認他們的皇室都有鮮卑血統。雖然鮮卑作為一個民族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他們的血脈還在。”
虎赫道:“可汗,秦人改革后依然是秦人。可是鮮卑漢化后已經不復鮮卑了,這區別可大多了。不知可汗想把我們突厥往哪個方向帶?”
虎赫的話音一落,帳中所有人齊刷刷的將目光看向昂哥。想知道昂哥怎么回答。昂哥也被虎赫的問題問懵了,在昂哥內心深處一直都把自己當做漢人。可面對帳中眾多突厥人,昂哥一時半會居然不知道該怎么辦。
這時候巨木見可汗發愣于是替可汗解圍道:“虎赫將軍這個問題我可以替可汗回答將軍。可汗想走的路是既學習秦人和鮮卑人但又和他們不一樣。”
“哦,怎么個不一樣?”虎赫繼續追問道。巨木說道:“具體我也不清楚,只是偶爾聽可汗說過。”
一幫人討論了起來,昂哥大聲喊道好了,都閉嘴。一時間大帳內都安靜了下來。昂哥:“你們記住,只要按我說的去做就好了。鮮卑人可以和漢人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家人,那么我們突厥人為什么就不能和漢人也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家人?
現在昂哥部的漢人人數差不多占到了我們總人口的一成。這些漢人雖然騎射打仗比不上突厥勇士,但他們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種田、打鐵、制作家具、看病、等等。這都是我們需要的,因此本汗決定凡事有突厥人和漢人結合組建成一個家庭都可以分到十畝田地。”
盧一鳴對這些民生熟悉得很,“昂哥部并沒有固定的疆界,幅員千里都可以說是昂哥部,除了草原戈壁大漠之外可供耕作的土地并不少,只要人夠整個昂哥部真正能開發出來良田百萬余畝,千萬余畝都有可能。”
巴雅爾皺眉道:“可汗,突厥人并不會種田也不習慣種田。即便分配了土地”后面的話沒說,不過昂哥知道他的意思。